第24次互联网报告:网络生活形态研究咨询报告
7月16日消息,CNNIC今日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
以下是《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七章:网民网络生活形态研究的文字内容:
一、总体分析
互联网作为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生活平台,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尤其值得研究。根据近年来互联网研究和业界关注重点,我们将网民的上网行为和态度划分为网络信任,网络互动和网络依赖三个方面,包括信息信任、交易信任、社会参与、网络分享、网络成瘾等七个部分来描述网民一般的网络生活形态,并且比较不同年龄、网龄群体在各个生活形态领域的差异性。
表 1 网民对生活形态语句的总体认同度
网络在促进网民信息获取,拓展人们人际交往,鼓励人们参与社会,便利人们实际生活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较为突出,但是也容易引起人们与现实的脱离,可能造成一定的网络沉迷和成瘾。总体而言,网民对互联网作为生活助手的认可度较高,信息渠道和交往工具的价值突出。
二、中国网民网络信任
1.信息信任
目前,84.3%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渠道,48%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比电视更高。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结构,使信息的渗透速度和传播范围更广,这给信息真伪验证带来巨大挑战。目前网络新闻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78.7%,是网民第二大的网络应用类型。在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信息信任状况下,网络信息治理和信息安全的问题尤为重要。
图 1 网民网络信息信任
分析发现: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极高(90.5%),但是他们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的信任程度却又极低(37.1%),这种反差值得深入研究。
2.交易信任
网民网络交易信任水平偏低,仅有29.2%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不到四成的网民愿意在网络上填写真实信息。虽然目前中国互联网商务类交易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较低网络交易信任度成为商务类应用发展的障碍之一。
图 2 网民网络交易信任
深入分析发现,网龄越长、收入越高,互联网使用越频繁、网民对网络交易的信任度越高。但是,对学历的分析发现:虽然学历越高越相信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但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和低学历网民相比,更不愿意填写真实的注册信息。
从网民的信息信任和交易信任程度可以看出,不论是网上信息还是网上商务应用,网络安全与诚信一直是让网民担忧的因素。在互联网从web1.0的网页浏览时代到web2.0的用户自创内容时代,互联网应用从最初简单的邮件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互联网还应从可用阶段向可信阶段迈进,这样才能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秩序,尤其是推进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三、中国网民网络互动
1.社会参与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在促进网民关注和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81.7%的网民表示上网以后,比以前更关注社会事件,较2008年提升了4.8个百分点。
图 3 网络促进网民社会参与程度
深入分析发现:年龄越高,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在网上发表意见的比例越低;从职业身份分析,中小学生比大学生在网上发表意见的比例更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比企业公司管理者发表意见的比例更高。
2.人际拓展
目前即时通信的使用比例达到72.2%,是使用率排名第三的网络应用,通过开展网络社交类应用,人们的交往广度被拓宽,人际联系密度加深。目前有近九成的网民认同互联网加强了其与朋友的联系,这一比例半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网民对互联网拓展其人际关系的认同度也达到了66.5%。
图 4 网民人际交往拓展
深入分析发现:年龄越低、学历越低、收入越低、网龄越短,对互联网拓宽人际关系的认同度越高。
3.网络分享
目前网民在互联网上的分享行为越来越多,有76%的网民在网上看到好东西会转发,有78.5%的网民经常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知识。网民的互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知识和信息传递,促进生产和生活效率提高,也与构建和谐、健康积极的上网环境紧密相关。
图 5 网民一般分享行为
年轻网民在网上的分享行为较为活跃,由于低龄网民在网络互助行为上更加积极,随着网民的成长,未来网络空间的分享行为和互助行为将更为普遍。
四、中国网民网络依赖
1.生活助手
81.6%的网民对网上办事节省了很多时间表示认同,77.5%的网民觉得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广大网民也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生活便利。从网络应用上来看,基础性网络应用如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等普及率较高,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使用率年年上升,互联网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图 6 网民感知互联网的助手作用
2.社会隔离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日益浸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距离感即社会隔离也逐渐增大。与2008年末相比,感觉到互联网减少了其与家人相处时间的网民攀升了5.4个百分点,而由于使用互联网感觉更孤单的网民也增加了2.1个百分点。
图 7 互联网带给网民的社会隔离
3.网络成瘾
根据网络成瘾相关量表,我们选择了相关测试语句对网民的网络成瘾倾向进行调查。目前有16.4%的网民表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也有17.4%的网民觉得与现实社会相比,更愿意待在网上,平均每6个网民里有1个有上网成瘾的倾向。
图 8 网民的网络成瘾倾向
深入分析这两个生活形态观点,可以发现:“与现实社会相比,我更愿意呆在网上”更多的偏向于被动的、无奈的、回避式的选择,而“一天不上网我就觉得难受”更具有主动的、积极的、趋向式选择的倾向。分析发现,低年龄网民因回避现实社会而上网的倾向强于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高年龄人群则恰恰相反。从人群职业特征上也表现出了差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林牧渔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因回避现实社会而上网的倾向强于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