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政企合作共赢云和虚拟化

2009-10-16    来源:中国电子报    编辑:邱江勇
2009年5月,微软与杭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约定将联合建立微软(杭州)云计算中心。7月,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盘古天地软件服务创新孵化平台(以下简称盘古天地平台)在无锡(国家

       2009年5月,微软与杭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约定将联合建立微软(杭州)云计算中心。7月,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盘古天地软件服务创新孵化平台”(以下简称“盘古天地平台”)在无锡(国家)软件园投入运营。8月,我国华南地区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在广东省南海宣布成立,为当地的软件、数字设计、动漫等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服务。9月,山东东营市政府与IBM签署了“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石油之城、数字之城和生态之城”。

       而早在2008年,无锡市政府就与IBM合作,在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了全球首个商用云计算中心。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基于云计算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国内颇有几分“燎原”之势。其实,国内很多政府部门对云计算兴趣浓厚已经不是秘密,除了期望利用云计算提升传统产业外,通过云计算加快服务转型与创新,实现政府和企业共赢的希冀也愈来愈强烈。

       企业尝到“甜头”

       坐落于无锡(国家)软件园内的无锡德立公司是国内专门从事烘焙行业IT解决方案的软件供应商之一。德立公司利用“盘古天地平台”,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烘焙管理系统的“孵化”,将传统的产品型烘焙行业管理系统业务模式转化为互联网服务提供模式,降低了企业成本。

       每当谈起“盘古天地平台”的运营效果,平台建设方、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总监吴怡总是对上述案例津津乐道。

       吴怡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盘古天地平台”这个基于云计算的公共服务平台给进驻园区的软件企业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再购买昂贵的专业开发软件,直接租用平台进行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节省了开发成本和IT维护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对企业需求的响应速度,快速为终端客户提供软件外包服务。

       无锡市市委书记杨卫泽认为,搭建“盘古天地平台”的初衷非常简单,只有搭建一个更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技术和服务支撑,降低他们的运行成本,提高他们的运营效率,才能吸引更多的服务外包企业到无锡来。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监朱近之对记者说,与传统的公共服务平台相比,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通过网络交付服务,用户通过网络就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种服务,无须再租借设备。也就是说,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使客户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放心可靠的基于互联网的服务。

       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周震刚表示,对于传统的公共服务平台而言,通常是企业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比如企业需要两台服务器,平台就买两台服务器提供服务,企业支付一定租金,之后再根据企业业务增长需求进行扩容。而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需求的平滑过渡,即随着企业业务的增长,只需不断增加虚拟机的个数即可,这样既能减少投资,也能省去系统迁移等麻烦。“目前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依托于互联网的企业如网游运营商等,都希望能以弹性的方式租用计算服务。由于成本低廉和规模效应,没有自建数据中心且IT架构经验不足的中小企业更容易接受云计算模式的服务。”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健平说,“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对刚刚起步发展、业务增长快的中小企业非常有利。”

       据吴怡介绍,“盘古天地平台”已经与来自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无锡本地的20余家ISV(独立软件供应商)签订了孵化合作协议,其中5家企业的孵化项目已成功上线运营,这些企业尝到了云计算带来的“甜头”。

       政府企业实现双赢

       有关人士表示,建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因为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市场上,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营造良好环境,集中各方资源,做好服务和支持工作。

       对此,蒋健平认为,作为目前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体,政府部门既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满足企业对于公共信息和弹性计算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要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服务的范围和技术标准加以统一,对政府采购进行规范。

       周震刚介绍说,在国外,给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云计算中心的运营商是一些大型的电信运营商或IT服务提供商,但在国内要求某个企业在刚刚启动的云计算市场进行大规模投入显然有些勉为其难。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担还需要政府部门来挑。从国内目前已经开始运营的云计算中心来看,政府主导肯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平台建设初期,政府会投入一部分资金,但由于不能直接扮演“运营商”的角色,通常会将平台整体打包交付给联合投资的企业或者具备一定实力的公司进行商业运营。在周震刚看来,政府部门在运营初期要做大规模的投入。然而由于政府部门还担负着对本地企业进行扶持的任务,因此从长远来看这种投入也是值得的。而现有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状况如果越来越好的话,电信运营商和一些传统的网络企业就有可能进入这一市场,以此获得额外的增值业务。“现在一些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对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研究。”周震刚说,“但政府的作用是其他企业无法取代的,未来政府也不可能完全退出这一市场。”

       一个运转良好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不仅能带动区域软件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政府与企业实现“共赢”。周震刚指出,招商引资一直是各级政府很重要的任务,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所提供的良好服务能增加政府与外商谈判的筹码。不仅如此,国内一直在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创新,而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也是一种技术角度的创新。政府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是一种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外包服务,从长远来看,肯定会促进政绩的提升。

       吴怡透露,通过“盘古天地平台”,无锡(国家)软件园改变了过去高科技园区只能向园内企业提供政策、场地和环境管理服务的状况,增加了新的IT服务模式,进一步成功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日前东营市政府在宣布与IBM签约共建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时,该市副市长李金昆表明,此项目是东营探索创新途径、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推动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积极尝试。

       有效的商业模式助力发展

       自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诞生之日起,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便是无锡(国家)软件园及其他运营商无法绕过且必须解答的问题。

       吴怡告诉记者,在试运营过程中,无锡(国家)软件园确立了“联合研究、深度孵化、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与几家先期入驻平台的软件企业签署了股权合作协议。“股权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帮助中小软件企业充分利用平台的优势,减少其转型SaaS(软件即服务)的风险,又可以通过快速发展的方式实现企业自身和软件园区的双赢。”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吴怡说。他认为,“盘古天地平台”立足于为ISV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并介入ISV项目前期可行性分析、加强ISV之间协作的方法,有利于ISV减少创新商业模式的风险。

       那么建立一个有效的长期运营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商业模式,需要具备哪些要素?蒋健平认为,第一,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并且市场需求是长期稳定的。第二,提供的产品、服务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第三,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保持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第四,合理的投入产出比以及稳健的长期赢利能力。他建议,平台应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分类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服务,按不同的计费方式和较低的价格提供服务。

       从国外运营的经验来看,一些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已经拥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云计算平台运营模式,但国内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做得并不是很好。周正刚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平台对提供的计算资源还没有一套很好的计量标准和方法。“资源的分配应当能明确计量,好比打电话,年底可以看到账单,花费了多少钱清清楚楚,这才是一种比较好的运营模式。”周震刚说。

       除了费用需明确计量外,周震刚认为国内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形式也有待丰富。

       我国中小企业的IT需求多样化,但政府建设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应用软件类型还较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因此有些企业在使用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还“养”着几台服务器以满足办公需求。

       “国外的平台运营商提供的是标准化的应用服务,而国内企业定制化需求特别多。”周震刚强调。他认为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国内企业应当转变思想观念,逐步适应并接受标准化应用服务的理念。另一方面,政府和主导厂商在宣传标准化应用好处的同时,应进一步丰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应用。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