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保持清醒云和虚拟化
近日,在马尔代夫海域一处4米深的海底,一群内阁部长身着潜水衣,头戴潜水面罩,打着手势,召开了一次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他们不仅端坐在海底办公桌前开了半个小时的内阁会议,还在海底签署了内阁文件。
也是在最近,通信业巨头沃达丰公司与EMC公司旗下的Decho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为企业客户以及个人用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备份服务。
乍一看来,这两条消息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两者间却有着不容忽视的逻辑关系。
近来“云计算”的概念受到了业界的狂热追捧,Sun公司更是很有先见之明地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在“云计算”刚刚在互联网领域发祥的时候,甚至有过这样的说法:当今世界只有五台计算机,一台是Google的,一台是IBM的,一台是Yahoo的,一台是Amazon的,一台是微软的,因为这五个公司率先在分布式处理的商业应用上捷足先登引领潮流。而随着电信运营商不甘寂寞地加入进来,“云计算”打造的“超级计算机”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事实上,如今,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未来,如手机、GPS等行动装置都可以透过云计算技术,发展出更多的应用服务。
一时间业界风起“云”涌,云计算被套上了无数光环。但它真的就完美无缺了吗?当然不是!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经举过一个例子:Google为了减少能源运输消耗,将云计算数据中心建在Oregon水电站附近,而它每天的耗电量与瑞士日内瓦的耗电量相当!
是的,云计算打造“超级计算机”的代价就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巨大的碳排放量。以最基础的云计算应用搜索引擎为例,搜索引擎的使用会消耗大量能源,造成巨大的碳排放量。运行用户计算机需要电力,运行遍布世界各地的服务器和控制庞大的数据中心的温度更要消耗大量的电力。Google称,通过Google搜索引擎的每一次搜索会产生0.2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美国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阿历克斯·维兹纳尔-格罗斯则称,每一次搜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7克。目前,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大约2%。这些数字大大颠覆了人们头脑中对科技行业是绿色行业的认知。
这时文章开头的两则消息就建立了关联。因为马尔代夫的水下内阁会议正是为提醒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升温问题而召开的。
事实上,云计算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距离它的核心问题还像马尔代夫之于我们一样遥远。其存在的更大问题是,云计算意味着用户无法控制自己的程序、自己的资料和自己的隐私,安全问题将成为云计算的阿克琉斯之踵。
此外IT业界对云计算概念的追逐导致其真正内涵已被扭曲和篡改,厂商将任何与互联网沾边的产品都贴上了云计算的标签,它已经成为一个广告词,而“IT业界已经成了比女性时装还要追逐潮流的行业”。云计算如今已经站到了过度炒作的边缘。
因此,面对云计算,要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