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是能力 更是服务云和虚拟化
云计算是什么?云计算能拿来干什么?云计算为什么这么火?近千人拥挤在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云计算产业峰会的会场,带着这些问题,听着台上的演讲人“吞云吐雾”,自己也很快“落入云端”。记者交流发现,有很多来自互联网企业的代表还没有弄明白云计算是什么,就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在靠云计算挣钱了。在这次中国互联网界最高规格的围绕云计算的研讨会上,对云计算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成为各位演讲人最重要的“责任”。
云计算,是能力,更是服务。从大家的观点中,这一定义是普遍被认同的。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专家说:云计算是通过整合、管理、调配分布在网络各处的计算资源,通过互联网以统一界面,同时向大量的用户提供服务。学者说:我们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看计算能不能像水和电一样,打开龙头就可以进行了,而不必关心资源在什么地方。这个梦想,我们正一步一步走向实现。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面,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投资人说:云计算非常像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从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来说,最早期是组机时代,然后开始了PC革命,然后是互联网。现在随着宽带能力的不断加强,带宽、软件的虚拟化,我们看到信息的处理又集中到一个云上。看起来好像是又回到了30年前,但实际上是否定之否定,我们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互联网企业说:用户可以像拼积木一样在上面轻松实现自己的服务,包括内容的服务、展示的服务、客服的服务等,做一个网站会变得特别便宜。云计算,就是让每个人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应该很简单。
运营商说:“大云”计划是中国移动研究院为打造中国移动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系统开发计划,既是为了满足中国移动IT支撑系统高性能、低成本、可扩展、高可靠性的IT计算和存储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中国移动提供互联网业务和服务的需要。
据统计,目前业界对云计算,总共有12种说法,真要搞清楚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不管怎样,确实已经有一些企业将云计算的能力和服务融入自身的经营中,在探索基于云的新商业模式。至于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移动孙少陵:努力推动“大云”成熟应用
与全球很多的先驱企业来比,中国移动在云计算方面是比较后进的企业。但是在国内的运营商和国内所有企业中,中国移动的起步是比较早的。中国移动从2007年开始做云计算方面的研究,包括一些开发的工作,目前“大云”计划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大云”计划是中国移动研究院为打造中国移动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系统开发计划,既是为了满足中国移动IT支撑系统高性能、低成本、可扩展、高可靠性的IT计算和存储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中国移动提供互联网业务和服务的需要。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开发了一个内部的“云计算”版本,以便推动云计算尽快落地。中国移动已经在做一整套的研究,包括中国移动引入云计算的总体策略,包括产品的研发应用的实验、标准化、产业化等等这样的一些工作。今年,中国移动还将发布一个1.0的版本,进一步改进完善中国移动的“云计算”。
在推动“云计算”中,中国移动本身也体验到了云计算的便捷和高效。例如:中国移动研究院自己内部实验室的IT系统经过虚拟化,用云计算的方式进行管理,12台物理服务器能够提供100多台的虚拟服务器,让研究院的效率提高了8~10倍,而且能耗降低了70%,占地面积降低了60%。其他用户通过应用中国移动的云计算,效果也非常明显。在数据挖掘方面,云计算匹配度达到90%。处理的速度比传统解决方案提高了30倍,数据挖掘的性能提高了9倍,整个系统性能提高3~7倍,而实际成本只是原来的六分之一,同时在耗电和机房占用方面和原来的解决方案基本持平。中国移动将不断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希望整个产业能够尽快把云计算推向成熟。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秘书长林润华:更多的是一种服务
云计算是通过整合、管理、调配分布在网络各处的计算资源,通过互联网以统一界面,同时向大量的用户提供服务。
云计算的特征第一就是虚拟化。因为云计算把很多的资源尽可能地虚拟化,使用户可以摈弃非常复杂的环境,比较简单地利用这些资源来实现他们不同的任务。第二是云计算的便利度和跨粒度。云计算将复杂的软件和任务进一步碎片化,同时可以把分布在网络中的各种Web服务,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请求聚合。第三是不确定性。云计算不是一个人参与的计算,是群体智能的集体体现,不确定性自然存在于云计算中。同时,在基础设施这个层面,因为存储和计算的快捷,系统会快速调度其他节点进行替代,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第四是软计算。软计算是区别于传统的硬计算,是指研究对象只求近似而非准确解释的一类有效的计算方法。这个“软计算的答案”通常会涉及基于自然语言的理解形式,对于语境的理解,对于图像的理解,以及流媒体的理解,都有特别类似于软计算的特征。
云计算更多的是一个服务,一种服务资源,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服务。有了云计算,客户没有必要去购买软件、硬件,甚至不知道谁提供的服务,只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资源,或者需要得到什么服务。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不必担心因为自己的业务快速增长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是因为资源部署不足,造成客户的流失。这种不需要额外代价就能获得信息资源使用上的柔性、按需获取,在IT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信息产业可能在云计算的大环境下,存在着重新洗牌的可能。首先是大量的中小企业面临工作平台和工作方向的重组,同时软件产业结构也面临调整,大众普遍参与形成群体的智慧。另外,网络终端设备多元化、个性化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刘鹏:将计算变成水和电
我们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看计算能不能像水和电一样,打开龙头就可以进行了。这个梦想,我们正一步一步走向实现。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面,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走进日常生活的计算就是云计算,云计算从2007年到2009年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包括Google、亚马逊、微软、IBM这些重要的大公司,以及facebook这样的小公司都在运用云计算。我们理解的云计算实际上是一个资源池,就好像我们吃自助餐一样。根据IDS的调查,在全球IT企业开销中,硬件的开销是逐年下降的,能耗的成本则上升得很厉害,管理的成本上升最厉害。而云计算有更低的成本,利用率从原来的平均10%~15%,提高到现在的80%。
云计算是靠规模效应取胜的,是虚拟化的,是高可靠的,也是通用的。另外它是高可拓展性的,它是按需服务的,是非常便宜的。云计算有这些特征,所以,我们可以预测,在三到五年内,传统的IT企业必须转型。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否定之否定”的提升
云计算非常像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从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来说,最早期是组机时代,然后开始了PC革命,然后是互联网。现在随着宽带能力的不断加强,带宽、软件的虚拟化,我们看到信息的处理又集中到一个云上。这看起来好像是又回到了30年前,但是实际上否定之否定,我们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从投资的角度看,云计算第一是基础设施,核心可能是数据中心,或者是宽带的网络。第二是各种信息的存储,或者说是系统,再上面是平台、应用、虚拟化软件、服务,最终是用户。将来在云计算的情况下,数据中心本身就可能成为一个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可以被租用,平台也就可能变成服务。第三,我们今天看到一些很成功的服务企业,把软件当成一种服务,像Google,或者电信运营商的短信,某种意义上理解就是云的一种服务。
中国大陆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最大的手机用户群,最大的宽带用户群,我们应该设想,能不能把用户变成云计算的参与者、规划者和应用者呢?一种网络服务新模式的兴起,都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机会。我们说到云计算,经常谈跨越式发展。云计算的能力确实可以给中国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在云计算的时代,因为大部分的计算能力在中央,如果计算环境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话,今天的服务器结构、交换机结构,可能就要重新考虑。无论是在CPU、交换网络还是在软件操作系统方面,如果我们做好准备,这个产业变革的机会,应该能带给中国的信息产业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