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最惊人的商机云和虚拟化
智能手机、智能车、智能家电、智能电网、智能化控制系统……,一场科技革命正热闹展开。看似单一产品的创新,背后其实有着更大的驱动力,那就是当移动通讯与因特网结合后,催生出来的Mobile Internet新领域:所有数据都上网、所有物品都连网、所有人都上网。从个人到企业都必须做好准备,因为前英特尔CEO葛洛夫提出的“10倍速时代”,已不足以形容这股浪潮将带来的改变……。
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在电影《少数派报告》里,站在屏幕前,用双手轻快操纵着各种信息显像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这个从2002年想象的2045年世界,除了是一部热卖的电影,更清楚勾勒出未来世界的蓝图。 现在电影中的一切,即将成真。而美国苹果公司,是关键的引爆点。 2007年,苹果CEO贾伯斯(Steve Jobs)拿着iPhone向世人展示,在这之前,外界只是把iPhone看作众多手机的新选项之一,谁也没想到,随着这项产品而来的,竟是一场扑天盖地的产业革命。
根据Gartner调查,07年第三季iPhone在智能型手机的市占只有3.4%,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已经来到17.1%。但惊人的不仅仅是iPhone与苹果在手机市场跃进而已。根据手机广告平台AdMob的统计,仅这一款手机(包含iPod Touch),就产出了占全球43%的智能型手机网页浏览流量。再从与iPhone合作的美国电信商AT&T公开的数字来看,从07年第二季至今年第二季,AT&T的移动上网流量已经转眼成长了约二十五倍。
iPhone杀伤力的关键,不在于承袭苹果一贯的产品美感,而是伴随推出的App Store,彻底改变了产业的游戏规则。在iPhone问世前,不少手机也可以上网,但因为内容并不是针对“移动”的特性而设计,上网行为始终也并未普及,而App Store的出现,让许多内容或软件商从此有了直接与使用者互动的新平台。
驱动推力一: 应用软件经济成形
“苹果的App Store可说是移动网络︵mobile internet︶的起点,”Gartner移动通讯资深分析师吕俊宽指出,循着App Store而来的新获利模式,让软件开发商有利可图,而消费者也得到多元的服务及内容,找到上网的动力。 新的移动上网行为浮现,手机是开启这个新世界大门的钥匙:用户不只讲电话、玩游戏,还可以下载影片、拍照,然后立刻上传到部落格与朋友分享;只要按一个键,就可以轻松完成购物,甚至可以把手机当作生活摇控器,管理家中电器用品的使用。
一九九五年,以一份“网络报告”开启了一系列网络产业的相关研究,为投资大众勾勒达康︵.com产业荣景的摩根士丹利权威网络分析师玛丽米克(Mary Meeker),当年精准描绘出网络的革命性角色。在今年的Web 2.0高峰会中,米克则是再度宣示移动网络将带动的大浪潮:移动网络将接续网络的发展脚步,成为下一个引领产业翻倍成长的关键。
驱动推力二: 移动装置设计力提升
“移动网络现在与未来都将会比众人想得更具规模,”米克分析,从大主计算机(mainframe computing)、迷你计算机(mini computing)、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ing)直到桌面网络(desktop internet computing),每阶段的计算机运算时代都较前一个成长十倍。相较于已拥有十亿用户/台的桌面网络,米克认为由移动上网领衔主演的新运算世代,将把数字直接推升到至少百亿台的规模。
根据统计,全球已有四十三亿人口使用手机,而近日出炉的分析报告也纷纷指出,在不久之后的2013年,甚至是2012年,移动上网用户数就会超越计算机上网用户,而且在包括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移动上网更会是主要的上网途径。
“全世界只有低于25%的人拥有网络服务,现在都能够通过手机接触到网络,”浏览器公司Opera执行长谭咏文(Jon S.von Tetzchner)如此观察。市场调研公司Mobilesquared分析师主管蓝恩(Mick Lane)更进一步强调:“两年之内,移动装置将成为品牌及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主要管道。”
依照Gartner移动装置与客服团队研究总监沈哲怡的分析,由iPhone所引发的智能型手机,在互动接口、浏览器使用接口的改造,以及网络、应用服务针对移动上网设计的提升,都是促使移动网络终于破茧而出的重要元素。在此潮流下,智能型手机由商务往中层客户群移动的现象,是市场扩大的关键。 此外,Google移动暨产品研发部门主管沃戴尔(Matt Waddell)也认为电信营运商在上网资费透明化的改变,也是此波趋势的重要推手之一。“移动宽带网络的成熟,是整个移动上网普及的趋动力,”赖弦五为此下了这样的脚注。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全球3G以上的通讯技术渗透率将在2010年超越20%。米克认为,一旦超越这个普及度的“甜蜜点”,所有相应的商机、应用范围,在欧美市场都将来到发展的蓬勃阶段,其后的一、两年,这一趋势更将在全球遍地开花。
影响力一: 开启产业正向循环
“移动网络带来的最大刺激是,它将带来一个极大的市场,所有目前在网络上适用的商业模式,都可以找到相对应于移动网络端的机会,”谭咏文说。当越来越多的装置支持上网,越来越多的服务可透过云计算,以各种上网终端来取得,这个趋势也会将所有消费者、企业卷进浪潮里,如同当年.com的热潮。在吕俊宽看来,这一切源头仍是iPhone,不过这并不完全是一家公司的功劳,而是因为它开启了一场正向的产业循环。
这样正向循环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我们从手机产业今年纷纷挂牌上路的在线软件市集,就可以看出端倪。包括诺基亚(Nokia)、RIM(Research in Motion)黑莓机等手机硬件厂商,微软、Google Android等操作系统业者及电信商,大家都要在这个新的应用软件领域里分一杯羹。
但这只不过是产业往移动网络世界移动的第一步。配合云计算,将来所有零散在各处的信息,都可以有系统地被储存及接取。而社群网站如Facebook热潮的推波助澜,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需求更强。未来手机、笔电、电视,甚至是汽车、家电,几乎所有想得到需要用电的东西,都将成为连网环境的一个节点,产生新的互动连结关系。
影响力二: 新的互动世界诞生
举例来说,当你开车出门时,挡风玻璃可以直接变成导航系统,随时提醒路况、车况及旅游信息;后座的家人也可以透过显示器,与远方的同学联机对打游戏或聊天。医疗及教育现场,也都将出现各种有趣贴心的服务。例如出差的老公,透过超音波与移动装置的联机,能实时感受孩子的胎动;老师也能以更有趣、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生动地完成授课任务。
旦内容与服务拥有更多的选择性,自然也就会刺激使用者更频繁、强大的移动上网需求。硬件手机厂商开始做软件,电信业者跨足内容产业,设备厂商则由制造逻辑转向服务思维。原来泾渭分明的产业分工角色,开始出现大转变。
随着手机硬件差异性越来越小,个人化需求让应用软件日渐抬头,硬件厂商的空间自然也会被挤压。反倒是电信营运商因为手中掌握了全面的消费者信息与帐务架构,只要能够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重新包装服务与商业模式,在新的体系下,仍将具有产业的重要影响力。
“移动产业是一个service的概念,举例来说,一支电话号码全球都可打,就是服务的概念,”赖弦五说。电信商得持续向服务靠拢,也是在环境压力下的必然选择。通讯设备商诺基亚西门子(Nokia Siemens)也指出,去年全球移动上网的数据传输量平均提高四.七倍。庞大的系统投资也让电信商必须思考其他的服务获利可能。
影响力三: 提供消费者高度相关信息
除了系统扩建的投资压力,移动网络也并不必然是条康庄大道。移动广告、付费与适地性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将是其普及化的重要里程碑。
“这三个都是移动网络十分重要的元素,将促使移动网络完整商机的出现,”谭咏文表示,当让消费者可在移动网络的环境中付费购买服务,利用位置来锁定消费者,并提供高度相关信息,甚至投放具吸引力的广告时,移动网络才有成熟的可能。其中光是手机广告花费,根据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的预测,从现在的38亿美元,将直接在2013年挑战92亿美元规模。
这是一场世代性的关键战役。在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战役里,微软、思科、英特尔等成了赢家;在90年代的桌面网络竞争里,创造了Google、雅虎的全盛世代。现在,我们又来到了另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前哨,从过往的经验看,老公司仍会在舞台上发光,但不见得会是那个最耀眼的主角。谁会是新时代的明星?抓住浪潮,你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