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云”是什么云云和虚拟化

2009-12-30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李国敏
走进微软(中国)公司云计算实验室,微软技术人员正在演示微软云计算的一个应用场景。在没有云计算的情况下,当某一个网站的访问量突然暴涨时,就会陷入瘫痪的状态。为了防止这

走进微软(中国)公司云计算实验室,微软技术人员正在演示“微软云计算”的一个应用场景。在没有云计算的情况下,当某一个网站的访问量突然暴涨时,就会陷入瘫痪的状态。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网站就要依据大约的最高访问量而添加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而这种应对“暴涨”配置的软硬件设备相对于日常的一般需求显然是巨大的浪费。

  而在微软云计算的状态下,这种“浪费”迎刃而解。当该网站突然遇到“暴涨”计算时,可以从微软的“动态数据中心”得到解决,从而为网站节省大量的设备成本。这一简单应用场景却让在场的所有记者切实看到了未来云计算应用的光明。

  事实上,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概念车”一样,云计算应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不同的公司也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人将其形象的比喻成“钱庄”;有人将其比喻成“从电力公司购电”。谷歌主张“强大云”,微软注重“大服务”。可以想象未来几年,云计算正在一步步建立人类智能的“通天塔”。

  据了解,谷歌的“强大云”是用无数的服务器和无所不能的应用软件,共同组成一个巨型计算机,形成一个强大的云。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这个云的计算能力,桌面的电脑无须再安装诸多的软件,更不需要升级,所有的存储都在云上完成。客户只需要打开电脑,点击浏览器,就可以通过云完成他所要想做的计算,得到想要的数据。客户不再需要操作系统,不再需要自建数据中心,无须去购买大量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甚至有一天,企业也不再需要IT运营维护人员。

  微软的云计算和Google的云计算很不一样,微软的云计算=软件作为一种服务(SaaS)+平台作为一种服务 (PaaS)+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服务(IaaS)+数据作为一种服务(DaaS)。微软将自己的云战略分成了微软运营、伙伴运营和客户自建三部分,并将微软云计算的特点概括为软件+服务、平台战略和自由选择。

  微软作为云计算供应商,从软件,应用平台,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一系列的相关的部署,技术和解决方案,也有不少成功案例。据微软大中华区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谢恩伟介绍,Maximum ASP是美国一个非常成功的通过System Center进行系统管理的案例。这家运营商通过搭建在动态数据中心上,运用许多软件和平台技术在它的环境中了搭建了一个在线服务的场景,然后把这种在线服务提供给广大的中小型企业。

  在中国,微软云计算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也让用户体验到了云计算的好处。在杭州,微软联合杭州软件园通过动态数据中心的概念在私有云上提供在线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的服务。

  谢恩伟表示,对云计算而言,更加重要的是有一套好的管理方案去管理海量的数据,希望把微软内部在数据中心管理上的经验以及数据中心自动化的技术也打包在解决方案中提供给用户,帮助企业或运营商真正实施云计算。

  针对杭州软件园云计算,谢恩伟介绍说:“杭州主要针对的是当地一批新型的应用软件开发商,这些企业刚起步,一方面从成本来说,它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高端的开发工具。另一方面作为新型的应用软件开发商,它对专业的软件开发流程和标准还没有很多的认识。而这个平台可以在两个方面为他们提供的帮助,一方面是更好地把软件开发的专业流程和鉴定的标准提供给这些新兴的应用软件开发厂商。另一方面是通过服务的形式把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场景提供给广大用户,帮助他们降低成本。”

  在传统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方面,微软无疑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而在向云计算的迁移过程中,“无缝”成为微软的重要砝码之一。实际上,统一的应用体验正是微软的整体战略之一。谢恩伟表示,在未来,电脑、手机、电视都可能成为云端,微软希望“用户能在使用不同设备访问服务时,得到完全相同的无缝体验”。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