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借融合理念 推进云存储落地云和虚拟化

2010-05-06        
日前,作为推进云存储落地的重要举措之一,惠普重新梳理了存储产品线,推出了P2000G3、P4000G2和X9000三大重要存储产品。 惠普借融合理念 推进云存储落地

  的落地问题一直是人们在探讨这一新兴领域时十分热衷的,对此,公司表示,通过的方式,建立起统一的虚拟资源池,是实现云落地的基础。

  事实上,构建云存储只是惠普针对策略的一个方面,它在针对落实整个云计算策略上则提出了融合基础设施架构的理念,就是通过统一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池来满足的业务应用需求,降低IT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和运维成本。

  日前,作为推进云存储落地的重要举措之一,惠普重新梳理了存储产品线,推出了P2000G3、P4000G2和X9000三大重要存储产品,据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存储及网络产品事业部存储产品部总经理曹振强介绍,惠普其通过这些存储产品帮助用户进一步虚拟化数据,建立起统一的虚拟资源池,让云存储落到实处。

  云存储缘何一直独秀

  自云计算诞生,关于云的讨论便一直甚嚣尘上,并由云计算也衍生出诸多相关领域:云存储、云网络、……但对于这些概念的落地,却鲜有实质性突破。

  但在众多细分的领域中,云存储的关注度相对较高,究其原因,有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计算资源、网络资源等,存储资源的需求增长相对较大,如今,全球数据信息的增加量非常巨大,其中有80%的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必须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也期望通过云存储的方式来降低存储成本,提升存储的效率。

  根据SNIA的定义,云存储是通过网络,提供可配置的、虚拟化的存储资源及服务的存储。尽管关于云存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但相对而言,云存储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则较为容易。在时代,随着网络传输速度的增加,人们不再追求在本地进行数据的存取,而是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访问和存储,这样一来,云存储就自然而言地出现了。

  如果说现在存在本地的数据称之为私有云,那么保存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就类似于公有云的性质,这样一个概念很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但对于企业来说,在短期之内接受并应用这样一个理念,为之尚早,许多企业出于对自己核心数据安全性的考虑,一般都会较容易接受私有云的方式,而不是把数据放在公共云平台上。但在这样一个趋势下,企业同样需要把私有云和公有云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的存储资源,提升其效率,并减低存储成本。

  据曹振强介绍,如今,企业的IT预算当中,70%是用于运维费用,仅有30%是用于业务创新。企业急需降低IT运维费用,提升业务创新能力。事实上,云存储的出现,恰好能够更好地解决企业在存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从虚拟化到融合 云存储渐渐落地

  云存储的实现,离不开的发展和应用,用户只有将不同类型的整合到单一的存储虚拟池中,才能使存储设备更加易于管理,回收受限容量,实现存储分层、整合和数据迁移,进而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存储利用率,加速企业业务创新。

  中国惠普企业业务集团服务器、存储及网络产品事业部存储产品总监范圣俭介绍说,过去,企业存储都是只能向上扩展,这样,企业终有一天会面临存储的瓶颈,如果存储能够横向扩展,则可以在提升存储能力的同时不降低存储效率。此外,如今数据的存储中,多数为非结构化数据,而这些数据的利用率却很低,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也是解决存储挑战的关键。

  存储虚拟化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实现底层存储的融合,这样一来,这些挑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而这也恰恰实现了云存储的目标。

  据了解,此次惠普新推出的存储产品P2000G3、P4000G2和X9000是专门针对云存储而设计的,其中,P2000G3可以按需扩展,P4000G2可以提供网络,而X9000网络存储系统则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非结构化数据迅猛增长的挑战。曹振强在介绍时说,“它们在可扩展性、可管理性、性能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改进,能帮助用户有效降低TCO,提高IT基础设施的‘绿色’程度,进而帮助企业业务应用提供更高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