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三王巍:云计算市场成熟为时尚早云和虚拟化

2012-02-03    来源:企业网D1Net    
  “如今,没有IT厂商不谈云计算,真的是不谈云都不好意思出门。然而,熟悉云计算构架的专业人士都清楚,即便是IaaS层,都不单单是设备,事实上也需要运营。但,真正能参与云

  “如今,没有IT厂商不谈云计算,真的是不谈云都不好意思出门。然而,熟悉云计算构架的专业人士都清楚,即便是IaaS层,都不单单是设备,事实上也需要运营。但,真正能参与云计算运营的却寥寥无几,大概就三类。”

  “HP、IBM等在参与云计算运营,这不仅仅是因为有相对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还因为它们的数据中心在全球很多大型企业提供咨询和资源外包服务,其中 很多客户是全球500强企业。但是,现在这些数据中心真的是云数据中心吗?其实不然,现在的数据中心绝大多数也就是传统意义的数据中心和一些新的虚拟化和 自动化技术的混合体。服务提供商的本质目的是帮用户代建、代维硬件基础设施,也提供包括软件和一些应用在内的服务,并在安全方面也是有一定承诺的。云计算 只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新的实现技术,其最具备代表性的是拥有虚拟化和自动化能力。也就是说,云计算数据中心仍是数据中心,只不过使用的是现今数据中心的下 一代技术。”

  “Google,Amazon,Facebook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率先参与了云计算。不过它们和IBM、HP不同,后 者更多面向大企业和大客户,前者则更多面向中小型客户或者个人用户。也就是高价值市场与零散市场的区别。当然,这些互联网企业也需要拥有并运营庞大的数据 中心。”

  “第三类就是运营商在参与,例如AT&T等。”

  “总体上,能够涉足大规模云计算运营的服务商便是以上三类。它们可为用户提供包括IT基础架构在内的云资源服务。这种云的方式对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高,打个比方,就像是公交车,谁买票乘坐都行,复合应用 效率很高,但是不可避免的,专属性以及安全性会相对差一些。反之,资源专属性很高的需求场合,利用效率会稍差一些,不过相应地,能够换取更高的可靠性和安 全性。据我们了解,现今绝大多数最重要的客户,它们新旧技术并重,而且传统技术依然占有较高比例。”

  公有云的成熟参与者并不是很多,很多大型企业和部分政府部门更感兴趣的是私有云,但无论是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我们发现“云”飘上去的基础是“虚拟化”和“自动化”之上的IT大融 合。实现了一点点“虚拟化”后就号称实现了云计算的态度是幼稚的,其实现在很好实现了自动化的案例几乎都很难看到。从更长的时间来看,云计算是一个正确方 向上的漫长技术实现路程;从短期来看,云计算是脚踏实地的标准确立和技术实现,而不是营销标签或口号。

  云计算时代华三核心战略之一:持续专注于IP网络领域,把握最新技术趋势,提供新型解决方案;同时,传统的东西不仅不会放弃,更要继续优化。

  网络触发数据中心成本骨牌

  “建设传统的数据中心主要需要三类设备:计算、存储、网络,当然,在云计算时代,需要加上第四类,就是虚拟化。不过当用户需要架设云计算基础架构时,华 三提供的仅是基础的网络部分。要知道,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全部设备成本仅占数据中心总建设成本的10%左右,网络设备比例更低。华三,就是为整个云提供仅 占数据中心中建设成本百分之几比例网络构件的设备供应商,这,就是我们在云中的定位。”王巍表示。

  “不过,人们已经发现,这仅占数据中 心中建设成本百分之几的网络设备对数据中心其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网络设备性能发生变化时,或将触发数据中心成本变化的多米诺骨 牌。也就是说,网络设备性能将影响到数据中心的整体建设成本,甚至带来百分之十几比例的成本降低。即,网络设备或在数据中心中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举 例来说,虚拟化技术已经在数据中心中广泛使用,一个物理服务器里面可能有许多个虚拟机,这些虚拟机又对应着许多关键应用。这就意味着,很多用户会在服务器上采用多网卡技术。如此,原来三个机柜中,网络设备仅需几U空间的情况可能为之大为改变。华三就曾遇到过一台服务器使用十六块网卡的情况,若是每台服务器都插这么多网卡的话,那么,每个机柜中,一半的空间都将是网络、安全以及负载均衡设备。这就相当于,数据中心中一半左右的成本将为网络而投入。

  因此,网络设备性能的提高就显得意义非常重大。说白了,网络设备性能提高,将使得机柜中网络设备所占据的一半空间缩小至六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

  技术革新迫使网络变革

  “新技术也带来新的问题,就像虚拟化技术,它把原来简单的物理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方式复杂了很多:由原先的网络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互联问题延伸到虚 拟机和虚拟机之间的互联问题,虚拟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问题,乃至虚拟化跨数据中心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也因此面临越来越多的改变,主要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网络中的设备从物理设备变成虚拟设备这也是最为复杂的变化。这样,网络连接的对象就发生了改变。从某种角 度上讲,虚拟设备原本甚至不能被网络识别。因此,网络本身需要改变,从而识别虚拟设备。其次,静态设备变为动态设备,它们可以灵活地生成,可以漂移,可以 集群,可以1比N虚拟化,也可以做N比1虚拟化。所以网络的对象也要从静态向动态适应。最后,网络架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静态的、物理的设备,二层与 三层的分工是很清晰的。现在,二层与三层经常出现相互的颠倒。以前三层主要是为了解决大规模问题,现在换成二层解决大规模问题。这是因为数据中心越来越 大,它需要工作在二层的工作环境下,但是,二层中原本存在的一些诸如广播抑制这样的问题,又限制了二层网络的使用规模。另外,三层往往又要 装出二层的高 速连接通道,这就是所谓的云间互联技术。事实上,对于不少互联网企业的诸多大型应用,云间互联的实现,现在都还存在巨大的障碍。例如,互联网企业大多有许 多数据中心,尽管物理上这些数据中心彼此分离,但逻辑上却希望它们象一个数据中心。然而,迄今为止,云间跨三层的大二层互联调度与管理问题尚没有推出完美 的解决方案,H3C在此也在做大量的努力。”

  腾云之道 唯有合作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常会发现,数据中心中的异构网络如果能够同构,它的整体效率将会提高很多。然而,同构就意味着,网络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事实上,用户的网络需求非常复杂,有的需要尽量灵活,有 的需要近乎严格的可靠,有的则要求非常小时延,有的不仅要要求能够承载短帧,还对长帧有着特殊的要求....。.总之,所有的这一切,对以太网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此外,网络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它必须与计算和存储一气呵成,这正是虚拟化和自动化带来的要求。否则,为了加载一个业务,你就必须分别静 态配置计算、存储、虚拟化甚至网络,而不是面向应用将整个IT资源统一调度起来。最后的结论便是,网络必须与其他项目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这,意味着业 界厂商需要进行跨界的合作。”

  然而,现实并非皆尽如人意。众所周知,任何厂商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短板,哪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巨头们,IBM缺少网络,Cisco弱在计算、存储,HP缺少虚拟化软件....。.大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缺。彼此拥抱显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合作却遇到了种种障碍。

  举例来说,Cisco本和IBM、HP是战略盟友,但当Cisco涉足服务器市场后,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战略合作关系受到了巨大影响。彼此进入合作伙伴的 领域,最终引发了IT产业的一场大并购。由于彼此间缺乏忠诚度,原本术业有专攻,通过合作来解决云的虚拟化和自动化问题的可能性受到了挑战。当每个厂商都 企图成为主导者,成为全能者时,IT史上最热闹的一场大竞争就开始了。

  “现在,让我们反观云计算,云计算实现的瓶颈已经不是一种技术问题。让我们设想,有哪个厂商能够把所有东西都做到第一流吗?又有谁能把所有东西做到第一流的情况下,提供一朵冉冉升起的云吗?”

  “因此,云计算引发了一个的巨大的争议性命题,那就是,在合作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大竞争环境中,业内厂商是否有必要将自己变成无所不能的巨无霸?现在,我 们已经发现,所有厂商之间,无一例外的,似乎都是竞争关系。甚至,不仅仅传统的IT厂商之间存在这种跨界竞争关系;IT厂商与CT厂商也产生了竞争关系; 甚至,IT厂商与家电厂商也将产生竞争关系,IT厂商与弱电厂商也有竞争关系!”

  “最终,每个厂商的开列的竞争对手名单越拉越长,这意味着,合作面越来越窄。没有哪家厂商在任何方面都是第一,因此,如果不扩张,就成不了云。扩展呢,却无法提供基于一流产品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当前的情况。”

  虽然大家都喊着云计算,但,云计算的本质是在高度标准化的IT产业内各个层面的厂商,通过虚拟化和自动化技术形成最紧密的合作,把最优秀的产品耦合成最轻盈的一朵云。一句话,合作,才是出路。

  云计算时代华三核心战略之二:合作才是出路,华三将在专注于IP网络领域的同时,尽可能赢取更大的合作面王巍

  前景美好 其路漫长

  其实,网络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8年,将近10年的时间内,并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无论是从千兆到万兆,从繁琐的配置到增加一些自动化配置,从对 流量无区别到有所区别,还是从无面向连接到一定程度地面向连接,都称不上革命性变化,因为网络连接的始终是静态的物理设备。

  “2008 年是一个转折,随着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到来。网络迎来大量挑战网络要连接虚拟世界,要连接动态世界了。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实现这一转变,网络需 要进行大量的新技术研发工作。显然,这些新技术研发是绝不可能一促而就的。迄今为止,华三已经累积了超过3000个新专利,我们仍在为此努力。那么,新技 术研发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使得虚拟化和自动化非常顺畅,适用于百行百业呢?我们认为,没有5-8年的技术累积,是难以实现的。”王巍对《企业网》记者表 示。

  “云计算,在2008年出现端倪,促成数据中心规模化,虚拟化应用以及新的设备出现等一系列变化。但直到2010年和2011年云 计算才真正热起来,此时,它已从个别的星火,发展到获得更多人的关注。然而,云数据中心的发展也是分阶段的。目前,国内号称云的数据中心,仅可称为初级阶 段,甚至是初级阶段的早期。”

  “也许有人认为,虚拟桌面就是云了,其实不然。事实上,目前的虚拟桌面对于复杂应用还是难以胜任的。仅仅在业务灵活性要求不高的场合有着较好的适用性,例如,呼叫中心。因此,切不能以偏概全,称某种应用真正实现了云计算云云。事实上,云计算本身,更是一种技术架构的形态描述,而非应用状态的表述。”

  “当然,云计算代表着IT科技的未来,其价值无可限量,这里不再累述。不过所谓方向性的东西,往往意味着需要很长时间去实现。我们可以看到,业界大牌厂 商,如IBM,HP,Cisco,当它们的云混在一起的时候,目前是完全没办法彼此进行调度的,因此,距离真正的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和过程。未来,云计 算仍需上下求索。”

  编者按:在一片云里雾里的喊声中,这是少有的一类清醒的声音。这种清醒,不仅源于对产业链的透彻剖析,也来自对自身定位的妥帖把握。

  云计算是个宝,而伤仲永的虚热有可能害了这个潜力巨大的产业在中国的良性发展。秉承实战应用的内容理念,《企业网D1Net》也将更多,更深地挖掘云计算在中国的可落地,可应用性及案例。我们的云计算专访组欢迎并期待更多这样的声音!来源IT168.com)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