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系统理应存在一揽子之外的选择云和虚拟化

2012-08-22    来源:比特网    编辑:陆琬
近日CA Technologies在北京召开了CA EXPO 2012大会,宣布了最新的全球调查报告《CIO的未来角色:数字科技修养》,该报告指出商业领袖需要加强在数字科技方面的知识,以理解技术的真正价

    近日CA Technologies在北京召开了CA EXPO 2012大会,宣布了最新的全球调查报告《CIO的未来角色:数字科技修养》,该报告指出商业领袖需要加强在数字科技方面的知识,以理解技术的真正价值。同时宣布与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三大IT服务提供商在通信和金融服务行业(FSI)等领域基于CA Technologies的IT管理解决方案进行不同类别的项目合作,从而为更多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用户提供本地化的业务支持。

  CA Technologies亚太及日本地区云计算、虚拟化及服务自动化副总裁 Anna Gong 对于CA在大中华区的市场策略做了进一步说明。中国大陆的市场和香港、台湾的市场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中国大陆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的市场,它的需求和基础设施的水平跟香港和台湾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因为香港一直以来是一个区域性的金融枢纽,而且也是很多跨国集团总部的所在地.在过去10到20年期间,CA Technologies一直在香港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而台湾是过去CA Technologies区域总部的所在地,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大的客户群。“我们说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的市场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中国大陆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不管是虚拟化,还是云计算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中国大陆市场的需求进行评估,这也是我们要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自身也是在转变,从主机到分布式的服务,到现在基于云计算的服务,这也是一个转变。”

  CA进一步强化了合作伙伴网络的覆盖以更好的服务于整个IT生态系统。在本次CA EXPO 2012上宣布与CA Technologies进行合作的IT服务提供商包括东软集团、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台湾的聚硕科技。Anna Gong对此表示:“CA会努力提高服务为这个生态系统当中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还有系统集成提供商。所以这对于中国、亚太,包括日本这个大区的团队来讲,是我们最主要的核心。CA会不断地投入,去进一步地提升我们的能力和应当掌握的技能,通过我们的销售、市场的开发和研发,跟我们合作伙伴一起,同时利用我们中国技术中心(CTC)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上对于CA Technologies服务的需求。”

  加速、变革与安全

  许多传统的IT厂商都在提供“一揽子“的服务模式,面对乘云之势强力来袭的诸多对手,以IT管理起家的CA如何接招?“基于云计算管理的生态系统可以说现在空间是越来越拥挤了,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对于很多厂商来讲,这都呈现出一个机会,可以利用自己不同的能力满足市场上不同企业的需求。CA作为从IT管理服务起家的公司,致力于利用云计算使企业把IT作为一项服务,就是软件即服务。因为CA Technologies已经在IT服务领域有35年的历史,不管是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的领域,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够更快地、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这种基于云计算的管理。” 不同的企业都想借助云服务来实现转型,CA则有自身一贯的服务工作重心,专注于IT管理以业务为核心。Anna Gong笑言,通过竞争可以促使CA创新以及更快速的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与CA Technologies中国区总经理孙志伟在先前接受采访时所表达的观点一致,加速、变革和安全。

  企业对于IT架构的安全性考虑似乎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据某项针对中国区的云计算安全相关调查显示,有半数企业认为云计算的安全性是值得探究的。CA Technologies云解决方案部产品管理副总裁Subo Guha先生认为该问题要分两个层面来看。首先,云计算是相对而言比较新鲜的事物,在过去五年中有大约60%的云服务是属于私有云,私有云安全性的架构都是跟企业本身IT系统的安全架构是整合在一起的,在企业内部构建的云环境对安全性的顾虑相对比较少。CA一直以来都有着行业领先的技术来确保私有云的安全环境。在公有云方面,因为企业不知道数据会被谁访问和使用有疑虑是非常正常的。对此CA已经推出了许多创新的云安全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管理、认证以及授权。例如CA SiteMinder、CA CloudMinder这样的产品,能够在公有云这块提高安全的水平。在此前Gartner所公布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治理”魔力象限中CA处于领导者象限,SiteMinder网络访问管理系统已经获得了诸如微软SharePoint和SAP NetWeaver等平台的认可。其IAM产品 CloudMinder在2011年就能以SaaS的模式来提供云安全服务,并可以结合像CA IdentityMinder 和 CA FedMinder这样的功能模块来进行扩展。

  Subo Guha也谈到了对目前许多厂商推行的“一揽子”方式的看法,他认为CA最大的特点在于中立性,对于客户的硬件设备没有特定的要求。“与许多也涉及IT管理的友商不同,他们更多的是提供软硬件的整体打包解决方案,从硬件到中间件到云服务和应用。在当今这个时代,客户更需要的是灵活性,自主的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不管是应用还是服务等等。而CA的云计算方案无论面对的对象是谁,都可以整合成一个一体的云解决方案。对于客户来说,当然希望他们所选择的产品都是各个领域里面最好的,不管是硬件、中间件还是云解决方案。”

  虚拟化之后的故事——IT运维管理成本上升

  用户在应用云计算或者虚拟化以后,原来可能是静态的物理机,虚拟化使其最后变成了很多虚拟机,这些给它的IT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Subo Guha认为新技术的出现也从另一方面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化。“随着更多的企业采用云服务自动化,所谓的虚拟机蔓延,虽然可能看起来好像资本性的支出是减少了,但运营的支出反而上升了。想要去降低运营的成本,就要减少很多原来由人工来做的事情。因为原来是由人工来做很多的调整、转变,时间就很长,比如说过去要增加一个服务器,真正实现起来需要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很多企业下一步的选择就是要实现自动化,从服务部署到程序流程的自动化。”CA云自动化套件可以自动的发现所有虚拟机哪些需要做调整,哪些需要添加。除此之外,还能够实现这些流程的自动化,原来需要用人工完成的工作和任务,都能够以自动化的形式完成,不管是流程还是基础设施。原来可能是要花几个月的时间,现在通过CA 云自动化套件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内的负载高峰出现的会更为频繁,基础设施如空调制冷和配电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由此造成的宕机事件在亚马逊身上就发生过数次。如何在此基础上合理有效的降低能耗并制订可实施的管理规划?Subo Guha在谈及数据中心运维中该类问题时候提到了CA能源与可持续性发展解决方案。“企业更多的情况是很多服务器没有得到利用,这样也会导致能源的消耗、热量的产生,所以通过CA的能力规划工具就可以使企业能够实现服务器利用率的最大化,不管是虚拟机还是物理的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减少能耗。就像是一些行业会有淡季和旺季,可以由工具对于淡旺季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预测,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个系统。CA还有基础设施管理系统,也可以帮助企业去主动地提前对能耗、温度、空调进行管理。CA的DCIM系统更可以在异构的基础设施环境下对数据中心内每一台设备的负荷、发热情况实现可视化,并联动空调系统,不再需要通过其他专门的工具。”

  说到底,IT系统是为支撑业务而存在的。近日由国美、苏宁与京东共同参演的电商大战也从另一方面论证了IT系统是促进企业增长、提高流程效率、并引入更高的敏捷性和竞争力的一种方式。用户理应有权去选择他们认为各个领域里最好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不管是硬件、中间件还是云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的去选择一种“最好的一揽子计划”。

 原文链接:http://cloud.chinabyte.com/215/12410715.shtml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