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项目遍地开花 亚洲云应用前景广阔云和虚拟化
自2008年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走上了艰难的转型之路——要从原本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粗放型产业向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转型,而信息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自然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国内各城市都纷纷上马云计算相关项目,比如北京的祥云工程为个人和中小企业提供云储存服务,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得他们储存的数据,摆脱了以往硬件的限制;上海则采用“基金+ 基地”模式,一方面培养云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扶持云计算企业,大力推广公有云和政务云。据报道,北京、上海、深圳、无锡、杭州5 个城市已被列为云计算试点城市,相继铺开云计算项目建设。
“云计算”最早起源于美国,现今技术最发达、市场最成熟的也是美国。云计算技术通过高度虚拟化打造出“网络式电脑”,将IT 产业推向新的高度。亚马逊部署的云主机数量4 年增长30 倍、微软投入数十亿美元发展公有云、谷歌研发云打印应用…… 世界顶尖的IT 企业无一不把云技术放在企业战略的首位,不惜重金也要抢得先发优势。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下,我国也将云计算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商业。
拥有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服务商开始推出各自的云计算产品,据亚洲数据云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云计算技术尚未出现前,国内IDC 行业基本陷入同质化竞争当中,不同服务商的产品鲜有太大差异,难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现阶段亚洲云服务虚拟化产品中云服务器,可以将带互联网带宽应用成本节省60% 以上,将综合运维成本降低50% 以上,将新的应用上线的时间缩短超过70% ,大幅降低用户的CAPEX ,尤其针对一些特殊的行业应用,云服务器还提供了其业务快速暴涨的服务支撑能力。
当前的云计算就如同二十世纪的个人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普及一样,尽管我们身在其中彷佛变化太慢,但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回首往事,就会发现果然“今天的一小步,却是IT 领域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