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计算”的底气 云和虚拟化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浪潮集团考察时,面对企业负责人的“支持”呼吁当场承诺,今后出访不仅会推销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也会向全球市场推荐中国的“云计算”。这也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场合提出要将中国的云计算推往全球。而从2010年国家首次确立5个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至今,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确实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
云计算的“中国道路”
据浪潮信息董秘李丰向记者介绍,总理行程中本来没有安排调研企业,来浪潮也是临时决定。公司在7月24日晚才接到通知。据悉,总理主要在浪潮集团的云计算创新中心进行了参观,并了解了浪潮在山东、海南等地的政府云计算及大数据应用案例。
当晚,浪潮展厅主管通过多方了解,得知总理比较关注核心装备、大数据、云计算、市场监管、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信息,特地重新布置了展厅,更换展厅内的部分展示PPT,将总理关心的项目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参观时,总理在大数据屏幕前站得最久,高度评价了浪潮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助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方面的能力,并现场指示发改委、工商总局与浪潮合作立项,共同打造整个社会的诚信系统。
7月25日晚间,新华社新华微博发文表示,李克强承诺,今后出访不仅会推销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也会向全球市场推荐中国的“云计算”。
云基础架构具备出口实力
华胜天成董事长王维航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云基础架构已经具备了向国外输出的水平和实力。
民生证券分析师尹沿技表示,云计算颠覆了传统IT架构,使本土IT企业与国际IT巨头之间的技术差距大大缩小,如阿里云、华胜天成云机、浪潮云关键主机、紫光云机等一批国内云技术供应商已接近国际水平。
事实上,作为舶来品的“云计算”在中国当属“后起之秀”。
“云计算”最早由Google在2006年提出,美国作为云计算兴起最早的国家,一直扮演着云计算发展引领者的角色。不过,云计算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目前,除在BAT互联网巨头中应用广泛外,云计算更是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特别通过应用代替IT系统的变革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
早在2010年,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就联合确定了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的试点示范。紧接着以应用促发展,在2011年,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批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云计算示范应用,支持资金总规模高达15亿元,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培育10家年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使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从目前市场规模来看,根据工信部统计,在云服务领域,2013年,我国IaaS(管理硬件资源的软件服务)市场规模为10.5亿元,增速高达105%;PaaS(管理软件资源的服务)市场规模为2.2亿元,增长20%;SaaS(应用软件服务)市场规模为34.9亿元,增长24.3%。未来,云服务市场的潜在空间在万亿元以上。
云合作加速设备进口替代
在具备出口能力的同时,云计算国内的应用也开始普及,尤其是在政府层面。工信部7月15日发布了首批可信云认证名单,这被认为是我国政府即将大规模采购云计算的前奏。国泰君安认为,2014-2016年政府云服务采购额预计将增长16倍,从4亿增长到63亿元,年复合增速151%,而反观国际市场,美国也有着类似的增长路径。
在首批可信云名单中,浪潮云服务位列其中,国产化硬件成为其独特优势,特别是面对“棱镜门”、“黑客攻击”等频频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对于国产设备的可管可控以及信息安全的切实需求一再提升也加大了国产化设备进口替代的进程。
据李丰介绍,国产化设备进口替代的过程一直在进行。2014年1月“K迁工程”发布后,天梭K1已经突破了金融、政府、电信、制造业、交通运输等12个大型行业,在新疆建设银行、农业部、胜利油田等多个客户中实现了对IOH(IBM、Oracle、HP)国外主机的替代。
李丰还告诉记者,目前浪潮信息以K1服务器和海量存储产品为代表的云计算设备已出口苏丹、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但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高,而若受到总理关注,得以加速全球化推广,则将有利于此类产品的出口表现。
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长陈伟此前透露,工信部目前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启动。而“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兼并重组、集中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打造云计算产业链”,已成为2014年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