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宇宙,云计算社会的生态科学云和虚拟化

2015-07-27    来源:IDCUN    编辑:IDCUN
西方古哲学家研究逻辑的形式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形式一样,是直线路径的,而中国古哲学家喜欢采用空间形式研究逻辑,如同汉字表现形式。图灵计算机是采用直线路径完成逻辑

  西方古哲学家研究逻辑的形式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形式一样,是直线路径的,而中国古哲学家喜欢采用空间形式研究逻辑,如同汉字表现形式。图灵计算机是采用直线路径完成逻辑过程的,要求事物是可线性计算的,可以采用单一符号逻辑方式描述的。但是这样的事物在现实里是不存在的,所以计算机专家所建立的模型只是满足客户需要的“事物”,并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物。

  对于理智的具有一流科学思维的人来说,难道会真的相信星球是杂乱无序的宇宙尘埃自由聚集起来的?人类生存在一个逻辑的宇宙里,而逻辑是一种预定的规则。人类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寻找事物存在的规律,并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及结果称为科学。容器的边界由人类的视线边界决定,而之外的事物则通过想象来完成,并采用科学的术语,把这种想象称为逻辑推演。由此可见,人类现有的科学知识属于相对真理性知识,只适合容器内的事物。

  现代科学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视线边界,也拉开了人们认识宇宙的差距,扩大了金字塔科学知识结构里相邻两层之间的距离,对于塔底的人来说,塔顶部的知识几乎就是“绝对真理”。而对于塔顶的科学家来说,由于接触到了容器的边界,因为无法突破而开始怀疑人类现有科学知识的正确性,比如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伏特、奥姆、安培、麦克斯威尔、门德尔、巴斯德等。

  一、宇宙的逻辑体假说

  无法想象宇宙里存在没有逻辑的事物。无论是科学或者哲学,研究宇宙的前提是假设存在事物符合逻辑。也就是说,人类无法认识非逻辑的事物,因为人只能通过大脑的思维系统来认识事物,而思维系统是一个逻辑指令的组织排列系统。

  1、迷失的现代科学

  当前的科学精神已经脱离了早期先驱们探索科学的初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学成了追逐名利光环的工具,后人通过有目的的神话取得科学成就的前辈,来获得自己的学术地位和荣誉,派系荣誉的争论高于科学真理本身的争论。

  学生或者追随者总是选择性的总结推广他们选择的老师的观点,变成社会大众崇拜的偶像,然后把他们自己理解的观点说成是老师的观点。这样的方式经过几代人循环加工传递后,流传下来的已经不是当初真实的老师了。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现在的人所知道的他们已经不是真实的牛顿、爱因斯坦了,他们的观点成了现在的人不能质疑的真理,而忽略了他们当初对自己观点的质疑。尽管爱因斯坦不崇拜“人格化的神”,而是“信仰史宾诺莎的上帝,他以宇宙的秩序与和谐来示现,而不是那个会干涉人类命运和行为的上帝”,但是他已经被后人变成了“神”,成为追随者获取利益的工具。

  选择性的科学正在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这种科学研究的形式是建立在人的利益驱动基础上的,利益集团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局部科学技术。比如当前争议很大的转基因产品,就属于选择性的科技,这种技术由于扩大了局部选择性方向上的能力,自然就削弱了其它方向的能力,使整体结构出现了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整体的崩溃。

  从宇宙的计算逻辑上看,基因只不过是生物遗传特征代码的排列方式,只是排列规则的显示形式,人们只所以觉得神秘,是因为现代科学文明处在宇宙的低级阶段。事实上,基因属于静态的描述性信息,本身不具有动态逻辑功能,如同软件程序,基因相当于描述性文本文件,并不是由代码组成的逻辑功能模块。转基因食品真正的危害在于这种描述性的文本文件是所有生物共同使用的描述信息,属于全局性参数,并不是某个食物的局部性参数。而全局性参数的危险在于参数的全局信任机制,也就是说,其它生物会相信从转基因食物里获得的文本文件里的信息而直接使用。

  2、关于宇宙起源的假设

  云计算正在创建一个纯粹的以信息为存在形式的虚拟世界,这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连接通道,以计算机存储介质为存在载体的逻辑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包含了逻辑过程规则的存在体是可以通过虚拟世界的逻辑规则来认知的,而存储介质里绝大部分的存在体并没有包含逻辑过程规则,因此是不能直接采用虚拟世界的逻辑规则来直接认知的。

  对于虚拟世界里的智慧“生物”来说,“宇宙假说”是探索宇宙终极规律的重要环节,这种状态是由逻辑的边界决定的。虚拟世界是一个由逻辑构成的世界,逻辑行为的边界约束了逻辑过程的线性尺度,保证了虚拟世界的正常运行。功能或者系统的无限运行是通过一种被称为“循环”的逻辑过程来实现的。

  同样,人类也需要提出“宇宙起源假说”,以便发现宇宙终极规律,找到更好的生存方式。

  在漫长的时间里,“神创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初,宇宙大爆炸假说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提出,成为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1946年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由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

  大爆炸理论的建立基于了两个基本假设:物理定律的普适性和宇宙学原理。宇宙学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

  根据大爆炸宇宙论,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胀着。这些气体在热平衡下有均匀的温度。这统一的温度是当时宇宙状态的重要标志,因而称宇宙温度。气体的绝热膨胀将使温度降低,使得原子核、原子乃至恒星系统得以相继出现。

  倘若排除人的个人私欲因素,无论是“神创论”或者“大爆炸宇宙论”,目的就是提出一个合理的认识宇宙的道路,帮助人类找到宇宙真理,找到更好的生存方式,减少人类没完没了的苦难,获得幸福的生活。

  科学家们对宇宙的假说也在不断改变,比如最近在纽约召开的世界科学节上,来自全球的物理学家讨论了多元宇宙对宇宙学研究的影响。不管宇宙的数量有多少,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所在的宇宙的科学规律同样适合其它的宇宙,比如量子力学的理论。

  这说明宗教和科学的对抗性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宇宙内的固定性规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基础条件,科学的基本要求是对所发现规律的重复性验证,倘若宇宙的规则是随机的,那么科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既然无法进入宇宙的外面,只是宇宙里面很小的一个角落里的存在产品,那么基于利益和荣誉争论科学就没有意义了,只要承认这是一个由规则形成的有秩序的和谐宇宙就可以了。

  3、逻辑的误区:逻辑是什么

  在所有高雅的词语里。逻辑似乎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无论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是没有上过几年学的穷人,人们经常会听到“你说的没有逻辑”、“你做的没有逻辑”之类的话。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逻辑是什么,只是生活里的一种本能的语言表述。

  这说明逻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融入在人的生命生活里。

  逻辑(理则学),源自古典希腊语 (logos),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因为该词是由日制汉语“伦理”一词分拆而来,所以日语还把它译为“论理学”。 传统上,逻辑被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自从十九世纪中期,逻辑经常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研究。逻辑的范围非常广阔,从核心主题如对谬论和悖论的研究,到专门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确的推理和涉及因果关系的论证。

  流行的定义是,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规则。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

  逻辑的解释,1)规律,事物的完成的序列;2)事物流动的顺序规则;3)事物传递信息,并得到解释的过程。

  哲学家们提出的定义给人们制造了一个误区:逻辑是抽象的思维领域的事实,并不是直接的客观物质事实,客观物质的逻辑是通过思维来反映的。这个“哲学陷阱”本身没有逻辑问题,问题出在科技文明的层次所带来的观察尺度上。即便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人们仍然不能发现思维的技术本质,之前的哲学家出现认识偏差就更加正常了,如同盲人摸象,在局部的尺度里是正确的。

  逻辑的存在和逻辑的认识是不同的,逻辑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而逻辑的认识是在思维系统里产生的技术效果,这种技术效果是客观事实的映射,不是客观事实本身。也就是说,技术效果有可能被思维系统修改,不能完全对应客观事实,如同云计算应用系统,尽管模拟现实用户的应用需求,但是由于软件模型的原因,软件系统提供的需求和现实中的需求是有差别的。

  脱离人的思维系统的约束来认识逻辑本身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以看到真实的逻辑形态。这就需要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分解的方法,因为人不能脱离思维而产生认识效果。

  所以逻辑是存在事物状态变化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思维系统来认识这些规则,采用规律的方式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

  4、以人为本:地球的宇宙中心假说

  人类对事物的判断来自所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范围尺度决定了判断结论的科学性。古人认为地球是平的,是宇宙的中心。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借助工具扩大了观察范围,修正了结论,地球是园的,不是宇宙的中心,然后讥笑古人的无知,认为这个结论是宇宙的真相。

  对于由逻辑构成的宇宙来说,人类所观察到的事物属于逻辑效果,也就是说,是逻辑功能运行后所呈现出来的技术效果。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决定了逻辑体的角色位置,也就是说,在一个逻辑空间里,所有逻辑体的行为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在逻辑空间里就出现了两种位置存在形式,一种是静态的逻辑体位置分布形式,如同一个云计算应用软件系统,注册用户存储在一小块很偏僻的空间里;另一种是动态的逻辑体行为位置分布形式,是由技术效果形成的空间,如同一个云计算应用软件系统,所有功能模块的运行都是围绕注册用户展开的,所以从观察的运动效果上看,相当于注册用户所在的空间位于全部空间的中心。

  科学家目前所观察到的宇宙现象只是星系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动态的逻辑行为,而且是一种局部的观察结果。对太阳系的观察是一种基于参照坐标系的静态结果,这个结果所呈现的是地球的真实存在位置,并不是地球在运动的宇宙全部空间中的位置。

  二、具有云计算逻辑特征的社会形态

  人们总是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利用概念传递的方式来处理当前的认识缺陷。这是一种很好的处理知识问题的策略,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关心真正的“真理”,只关心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

  物理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清晰的,可以采用符号逻辑的形式进行描述。社会形态并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由具体的逻辑构成的真实事物。这个事物不是以“有形”的“物质”形态呈现,而是以“无形”的“技术效果”形态呈现。

  社会形态可以通过创建云计算信息生态系统的形式获得直观的认识,如同人们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来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商业行为一样。这种模拟本质上就是把现实中的逻辑过程翻译成计算机系统里的逻辑过程。

  由此可见,云计算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长久以来困扰人类的所有神秘事物,都变成了科学的逻辑过程的组合。现代科学将真正摆脱“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困境。

  1、云计算是什么

  云计算是谷歌工程师在2006年提出来的,目的就是采用低成本的普通计算机解决大规模的应用需求。 

  云计算目前存在很多版本,这些版本和这些人的观察角度及商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如同盲人摸象,谈不上对与错。  

  云计算专家赵文银认为,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大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组织形式所创建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集合。 

  保定市云计算微创业协会秘书长王永旺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可以使社会最大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并减少重复性投入、建设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模式。

  2、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云计算系统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导致人类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的主要原因。在人的大脑思维功能没有开启之前,人所构成的社会结构是简单的,只是动物社会的自然结构状态。当思维功能开启,人借助创造的工具获得更大的力量时,人就已经脱离动物社会自然结构的约束,开始形成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人类社会结构。

  尽管很多科学家认为“人”是从“猿”或者其它动物进化而来的,进化是通过局部基因突变导致的,但是这种方式违背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则,1)单点突变只能改变产品的局部状态,不能改变产品的类型,类型的改变意味着大规模基因的改变以及数量的大规模增加;2)大规模群体样本中,少量个体的突变是随机的,不能形成新的具有相同基因的群体,违背了动物繁殖生存的规则。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云计算产品进行模拟。

  如果把人类社会当成一个云计算应用系统,那么人类社会就是以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为目的,把大量的人、产品、工具、自然资源等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起来,并随生存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组织形式所创建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集合。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需要使用资源服务,通过自身的劳动和智慧,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

  这个定义通过云计算技术的方式把人类社会具象化,变成了具体的、可以采用简单的行为进行操作的对象。人类社会包含两条主结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其中政治结构包含政权结构和法制结构,经济结构包含财富结构和道德结构。按照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这些结构属于“道”层面上的对象,属于抽象的事物,本身不具有操作性,可以操作的是这些结构下面的对象,属于“术”,这些是可以直接操作的,比如把每个村的农民组织起来,搞现代农业,扶持城市里的小微企业,提高生产能力。按照西方文化思想,“道”等同于“战略”,“术”等同于“战场”。

  这两种文化在实践中的区别就是,中华文化强调整体的和谐,会限制“术”的行为边界,西方文化强调个体能力的最大发挥,崇尚“战场”中的胜利者。不过西方这种崇尚个人英雄的文化在中国已经改变了“味道”,这是因为西方人对神的敬畏,限制了他们的行为边界,而现在很多中国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为了多弄钱而不择手段,比如一些知名的网络平台,成了公开的“骗子窝”,而这些人因为有钱,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3、人类的文明是由财富的形态及结构决定的

  当人类凭借所创造的工具走出丛林时,就脱离了动物文明,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按照这种模式,倘若猩猩类能够不断地创造工具,脱离动物文明,走出丛林,也可以创建属于它们的猩猩文明。

  人类是通过文字符号的方式来认识物理世界。文明是用来表征人类生存能力状态的名词。这是一个抽象的名词,通俗的理解就是,在当前的生存环境里,人可以使用多少产品和工具,改变自身的生活质量。学术上的解释似乎有些含糊,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动物文明是一种初始的默认文明,特征是所有的能力来自自己的身体。所以人类在没有发明工具之前,和其它的动物没有区别。

  财富也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产品和工具的集合。产品和工具是有形的具体事物,按照人们当前的分类,包含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精神类的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人类的文明程度是由财富的形态和结构决定的,比如早期的原始人的财富是石器、木头制造的工具产品,以及简单的符号图腾。

  人类的文明是分层次叠加螺旋上升的,并不是沿线性方向连续上升的。这是一种高效的计算机制,软件工程师似乎很容易理解这种机制,比如对一个过程重复一百次,只需要使用循环方法就可以了,而不会把同一个过程沿线性方向重复一百遍。

  这种机制的关键位置在两次文明的分界点,而决定新文明运行状态的是初始的财富内容。作为自然规律,人类无法改变文明的运行逻辑,但是可以通过修改初始内容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在很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并不了解所创造的财富状态,其实直到现在依然如此,只有一些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依据所掌握的局部资料推断出来的一些观点和结论。这种状态使人类一直处于被动的发展局面。

  似乎云计算革命可以帮助人类摆脱这种变动的局面。按照IBM提出的智慧地球设想,地球上的所有事物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连接起来,构造一个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新的世界。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虚拟世界里的信息来了解物理世界里的财富状态,从而了解当前文明的现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粗糙幼稚的云计算应用产品,保定易县的一批返乡创业农民正在探索使用云网站创建智慧易县的模式,具体的做法就是按照行政区划的方式把469个村农民、土地、产品、资源、行为活动等以信息的形式虚拟到互联网,以县、乡镇、村的方式达到“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的目的。从效果上看,对农民制定发展规划产生了作用,比如开展的“精准扶贫”活动,易县微创业电子商务公司通过几百个村的云网站了解农民家养的柴鸡蛋情况,然后由公司指定统一销售的方案,而对于个体的农民来说,由于知道了销售状况,就可以根据需要多养一些鸡。

  严格地说,易县农民自发做的事情是易县政府要做的事情,在没有地方政府实质性支持的情况下,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自发组织是不可能真正做出“智慧易县”的,但是能够让大多数农民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适应,提高了创造财富的能力,对于这些返乡创业农民来说,也是有价值的。

  从易县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似乎并不了解财富的本质。其实把政府扶持资金给少数有钱的企业,并不能真正推动区域财富的增长,只是让少数人赚更多的钱。真正有实际效果的方式,就是把政府的支持资金给分散的、大量的农民创业者,用一种有效地形式引导这些创业者,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减少市场风险。

  三、云计算革命推动生态科学的形成

  科学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尽管哲学家和科学家经常试图给科学和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主义定义,但是并不很成功。尼采认为人们容易忘记,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现而不是在发明不变的自然规律。

  科学是一个大尺度的社会学名词,包含的内容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并不是局部的技术名词,因此很难用具体的描述来定义。

  当前人们对科学的解释是,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归纳和认证。

  这种思想符合资本主义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观,极大地发挥了人的天性,快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是这种建立在“追求个人财富”基础上的技术发明,破坏了自然界财富系统的平衡,带来了生存灾难。比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的:内蒙古乌拉盖河修的水库十年不放水,从2004年开始,乌拉盖河下游的这片国家重要湿地逐渐消亡,而这些水用于工业圆的工业用水,以便满足少数人赚钱的欲望。

  宇宙的科学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体系,局部的科技产品和其它产品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所以,云计算革命将推动生态科学的形成。

  1、生态科学的存在意义

  美国科学家警告说,由于人类的行为,人类已经进入了第六次地球物种大灭绝时期。这次警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但是并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人类改变自然的行为能力,是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类存在的宿命。从人类当前的处境来看,生态科学似乎是唯一的选择。而莫名其妙出现的云计算革命为生态科学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生态是宇宙所以自然系统的存在状态,无论是星际系统,或者是地球上的气象系统、生物系统,都是采用生态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长久运行的。按照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术语,生态就是通过循环的方式实现“生命周期”的重复。

  尽管人们早期对生态的定义是针对生物系统,但是现在也已经扩展到了很多领域,比如电商生态系统、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园区等,这是以财富为中心而设计的系统,目的是通过内部最小的消耗创造出最多的财富价值。尽管这些只是很肤浅的行为模式上的逻辑组织过程的改变,但也是人类世界观的重大改变,开始从单纯的浪费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直到现在为止,人类依然处于“寄生”地球的状态,只能被动地使用地球现有的资源生存。由于科技文明的低下,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疯狂浪费地球资源的基础上的,这种行为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从国外科学家的研究来看,地球内在的各种功能系统开始进入平衡修复阶段,比如全球的天气异常现象,然而由于人类行为的无序干预(类似噪音干扰),导致自然系统的修复过程变得复杂和无序,比如大规模地破坏局部区域水的分布、温度的分布等,人为地创造产生“蝴蝶效应”的环境。

  似乎生态科学决定了人类的生存命运。这种假设或许有点夸大,伤害了人类的自尊,但是从地球的考古历史发现来看,地球系统似乎只关心其自身系统的平衡和谐,并不关心寄生在地球上的生物霸主的态度。

  生态科学探索的是宇宙的真实规则,是一种平衡规则,既包含局部的功能规则,又包含整体的组织连接结构规则。受资本主义财富价值观的影响,当前的现代科学变成了一种选择性的功能开发科学,通过提升局部功能的效果来获得更大的个体财富利益。

  2、逻辑世界规则具有传承特性

  在云计算虚拟世界里,逻辑规则来自物理世界的规则继承,似乎并没有特殊的规则形式。尽管计算机专家总在不断创新逻辑规则,但是能够生存的最合理的规则总是可以在物理世界里找到类似的规则原型。

  云计算虚拟世界里最基本的规则有两个,存在规则和位置规则。

  存在规则决定了事物的存在方式,是0、1两个形态的组合规则,目前采用的是二进制模式。物理世界里对应的规则是阴、阳两个形态(现代物理学称为闭弦、开弦)的组合规则,采用的是先天八卦模式,即二的幂进制模式。

  位置规则决定了事物的存在位置,是整数分段组合的规则,目前采用IPv4、IPv6地址模式所创建的是一个有限数量的空间。物理世界里的事物同样具有唯一的存在位置,宇宙学家所观察到的星系分布形状包含了物理世界事物的位置规则,但是现代科学目前还没有找到对应的规则模式,从观察现象来看,这个位置规则所创建的是无限数量的空间。

  云计算虚拟世界似乎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宿命”:尽管规则是计算机专家主观创造设计的,但是优化后的系统最终使用的“规则”一定是物理世界里存在的规则。比如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大脑的思维特点设计出了不同的“进制”记数模式,最终流行的是十进制模式,但是这种记数模式并没有成为计算机的规则,这是因为十进制并不是物理世界里的规则,而是人类自己发明的规则。

  这就出现了一个规律,当一个逻辑世界创建子逻辑世界的时候,子逻辑世界的全部规则继承了父逻辑世界的特征,不存在与父逻辑世界规则特征不同的规则。也就是说,子逻辑世界的规则集合A是父逻辑世界规则集合B的真子集,即A的规则一定比B的规则少(这只是一种模型假说,因为B集合里必定存在控制A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不存在继承特征)。

  按照这个理论,物理世界的逻辑规则也来自“传承”,“宇宙大爆炸”只是人们观察事物时的一种表面形式,不同的人可以提出不同的观察“表现”结论,但是规则是客观存在的,无论神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之间如何争论,都认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这个观点。

  这种传承模式带来了逻辑源头的恐慌。倘若人类所在的宇宙规则来自外面的宇宙,那么这个外面的宇宙的规则又来自哪里?这种困惑同样会来自云计算虚拟世界里的“智慧事物”。

  尽管目前处在云计算革命的开始阶段,云计算技术创新的目的仍然是谋取个体财富利益,但是这种资本主义财富模式将无法承受真正的云计算产品工具的力量冲击,财富体系将会崩溃,带来严重的经济灾难,如同自然界的水集中在少数区域,而绝大部分区域因为干旱而没有生机。

  3、从易县云模式分析农村贫困的逻辑规则

  人类的生存发展状态是由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模式决定的,局部群体的生存状态是由获得财富的能力决定的,个体的生活状况是由所拥有的财富数量决定的。这是三个层面的存在事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决定了人类社会系统的运行规律。按照中国古人的思想,分别对应道、法、术三个层面的事物,按照西方文化的现代说法,就是战略、战术、战场层面的事物。

  当前的世界经济整体上正在持续下滑,这是“道”层面上的经济运行规律,但是绝大多数的解决方法是“术”层面的,比如鼓励少数个人、企业快速聚集更多的财富,或者一些“法”层面上的方法,比如通过政治权力为局部区域(或者国家)注入资金(如欧盟给希腊借钱),提升当时的财富状态。

  事实上,人类财富系统的运行规律属于自然规律,并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愿望而发生改变,如同人们必须遵循地球的重力规律一样,绝对不能在没有外在保护工具的状态下从20层楼上跳下去。重力运行规则不会因为有权人或者有钱人发生改变,财富运行规则同样也不会因为有权人或者有钱人发生改变。

  只有从“道”层面才能真正了解人类财富系统的运行规律。在人类科技不发达的时候,由于人的行为能力影响的范围不大,个体的财富行为不会对整体系统的运行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但是这一切在互联网出现后发生改变了,个体的财富行为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谷歌正在快速收集全球财富,而淘宝正在通过混乱财富系统的运行收集全国的财富,降低当地的财富创造活力(财富运行系统和人为设计的经济运行系统有本质区别)。

  按照财富系统的内在规律,人类财富模式正处在重大变革时期,发达国家由于处在当前模式的成熟阶段,缺少新模式所需要的基础环境。中国由于工业化程度低,大多数农村处于贫困的原始自然状态,为新模式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土壤,这就为中国成为未来世界的经济领袖提供了机会。

  找到农村的财富运行规则是很有意义的,亿盟258云计算信息生态系统目前正在河北易县试点,试图通过云网站平台,以信息的形式把469个村虚拟到云上,从信息层面了解农村的财富分布,进而找到财富运行的逻辑规则。

  似乎很少有专家学者使用枯燥的逻辑规则分析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基本上是从现象上分析,因此大多数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只能产生局部的扶贫效果。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某个村因为某种特殊原因获得了很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于是这个村子里的大多数人有钱了,从表面上看,这个村子富裕了,但是真实情况是,其它的村子更加贫困了。这种现象是由财富系统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

  从易县云计算微创业联盟的实践来看,农村的财富构成状态决定了农村贫困的根源,农民手头钱的数量只能代表短暂的富裕,并不能消除贫困的根源。比如某个村变成了淘宝村,所有的农民通过开网店赚了很多钱,但是农田失去了创造财富的活力,因为过度商业化而永久改变了自然资源的财富生态走向。当农民和地方政府正在欣喜庆祝的时候,新科技的出现又创建出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村将因为丧失了自然资源的财富创造活力而沦为贫困村。

  易县云计算微创业联盟是由一批返乡创业农民自发组织的,他们的驱动力来自改变家乡落后现状的强烈愿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尽管通过云网站平台把全县469个村的近300多个村的信息网站连通了,但是在帮助农民把信息资源转换为财富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从逻辑行为上分析,地方政府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主体力量,自发、自费、自愿的农民组织属于辅助力量。由于地方政府关心的是如何让少数有钱的企业快速获得更多的钱,为政绩汇报材料提供“闪耀”的数字,并不关心大多数农民自发组成的微创业团队,所以联盟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比预期的效果小了很多。不过也总结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些可复制操作的经验:

  (1)通过互联互通的云网站平台,解决农村信息“孤岛”难题,让农民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所有者、消费者,成为具有专业信息知识的专业农民,真正解决城乡信息鸿沟。

  (2)采用农民组织主导、地方政府引导的方式,推动农村的财富创造活力。这是因为每个村的特点不同,传统的地方政府主导不能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地方政府官员并不了解每个村的实际情况,主观制定的逻辑行为规则很多时候不能转变为村里农民的实际行为,在“官老爷”的权威下,农民最好的选择只能是不“行为”。

  (3)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农村解决创造财富的生产资料难题。从易县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官员还是习惯性的从“官老爷”的角度看待农民的能力,很难接受农民知识能力比他们高的事情发生,因此会习惯性的利用权力资源设置阻力,通过农民的失败来证明“政府当官的”就是比农民“高贵”这个封建迷信论调。

  (4)村委会领导的知识能力决定了该村的财富创造能力。从易县情况来看,村书记、村主任基本上是上级官员的代言人,缺少独立思维,很难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发展方案。比如保定市云计算微创业协会和易县农村信息服务合作社一起举办农村孝心人物评选活动,通过每个村的云网站信息平台宣传农民家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村书记以政府没有下发文件为理由,不允许在村里宣传孝心文化、寻找孝心家庭。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