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谈话,一场会战,一个时代厂商专区

2011-02-23    来源:中国IDC产业联盟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凌琦,英特尔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1994年加入英特尔之后,他担任过英特尔解决方案服务北亚区总经理、英特尔中国软件拓展中心业务与市场发展部总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凌琦,英特尔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1994年加入英特尔之后,他担任过英特尔解决方案服务北亚区总经理、英特尔中国软件拓展中心业务与市场发展部总监、英特尔中国区技术市场经理及英特尔中国OEM销售经理、英特尔架构经理等职务。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打拼,凌琦见证了英特尔在中国发展的风风雨雨,他的故事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英特尔在华业务的发展史。

  二十分钟的谈话,可以改变什么?

  我在英特尔的第一份工作是架构经理,当时自己所在的团队在中国只有三个人,主要的职责是学习英特尔最新的技术,然后为企业、政府部门等大客户提供培训和IT设备采购的咨询服务,于是在大庭广众前演讲也成了常事,但是当时的中国大学还意识不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培训。现在回想起生平第一次给四、五百人做演讲,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居然能够挺过来,真觉得是一场奇迹。

  就这样不断穿梭于演讲、培训一年后,我对自己的工作感觉很不适应。由于当时公司规模还很小,同事们都分布在各个地方,每个人又都很忙,平时几乎没什么时间沟通,我感觉到自己很难融入到公司的文化当中。另外,我对自己的价值也产生了疑问:拖着又沉、又大的老式投影仪每天东奔西走为客户做培训,工作成为了一种硬性规定——每个星期要联系多少客户、走访多少IT专家、做多少专场演讲,联系多少个OEM合作伙伴……每天的工作都像当时盛行的“赶场走穴”,心中完全领悟不到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正当我迷失自我的时候,原来工作的公司又劝我回去,他们不仅许诺了优厚的薪资待遇,还提供了一个很诱人的职位。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接受他们的邀请,离开英特尔。而那时正值5月份,公司在上海有一个很大的活动,我想把这个活动做好之后就提交辞呈。活动很成功,快结束的时候我向“老板”递了辞职报告,简要的说明了自己离职的缘由。

  我的“老板”对我的想法表示理解,他说会尽快找人接替我的工作。可是,就在活动结束之前的那天,人力部门一个同事给我打电话说:“今天中午十二点半左右,你到会场旁边的锦沧文华酒店二楼,在那有个人想跟你聊一聊离职的事情。”

  当时我也没多想,到时就直奔位于展馆对面的酒店,但让我想不到的是,就是那次时间并不长的会面彻底改变了我职业的轨迹。

  会面是在酒店二楼大厅的咖啡厅,跟我谈话的是当时的英特尔亚太区总经理,他拄着拐杖,因滑雪而受伤的腿打着石膏。

  见到我后,他说想了解一下我离职的原因。不知道是因为当时的环境,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看着这个走路都很艰难的副总裁级“老板”,我所有的理由一股脑的迸发出来:薪水不高,工作没有意义,看不到自己的贡献、不清楚自己在英特尔未来……

  听了我的一番抱怨,他也讲了很多,具体什么内容,我都忘了,但是当时感觉英特尔的“老板”通话很坦诚。谈话结束的时候,他建议我说:“你不妨再试一年。”接着又问我:“你着急?”我如实回答说:“不着急。”这倒是实话,因为原来的公司随时都可以回去。

  迎着他的目光,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这个人很不一般。当时的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员工,来公司时间不长,职位又低。对于公司的领导,我从来都是仰视的:他们可都是在台上、大会上讲话的人啊!特别是像这位公司副总裁级的大“老板”,一般都只是平时碰到,跟普通员工打一声招呼,说一声“Hi!”仅此而已。

  但眼前,他却和我坦诚地谈了这么多。正因为这样,当时我心里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于是自己就想:“如他所说,再做一年又何妨!”没想到这一留就是十几年,一留就留到了现在。

  通过这件事,我对英特尔的感觉是,这的确是一家“不一般”的公司,公司高层领导在一种极具人文关怀的氛围下高度关注员工,即使这个员工十分普通,即使当时英特尔并不确定在中国的业务有多大的拓展空间,只有一间小小的办公室。

  同时这个“老板”的行为也影响了我,在之后的日子里,在我与同事们的接触当中,自己也更加关注尊重他人,尽可能地倾听员工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忧虑,帮助他们达成目标。自己在这一过程当中也深刻理解了英特尔很有特色的公司文化。

  谈及这个问题,我时常会想到传统意义上东方等级森严的企业氛围,想到这种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禁锢--在很大的程度上,公司倡导和要求员工服从安排,无需太多想法,只要听领导的足矣。但是在英特尔,就是螺丝钉也被认为有想法的,也是被看重的,“老板”会尽全力善待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而他们的想法有时也能够创造无穷价值,甚至改变公司的命运。

   “万元奔腾”,推动产业格局剧变

  辞职风波过后,我调换了工作,加入OEM业务团队。刚开始接触OEM业务时,整个团队也只有三个人:杨叙、靳光辉,还有我。对于这份新工作,我很快从生疏到熟悉,到越来越有兴趣,做的也越来越有感觉。这份工作也让我不仅高兴地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和贡献,同时让我有机会与业界很多领袖、泰斗级的人物合作,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九十年代中期,英特尔在中国的OEM业务刚刚起步,也不占很大比重。当时,国内的信息技术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国企,PC的业务是直接受政府控制,进口电子计算机要受到电子部批文(后电子部跟邮电部合并为信产部,现在改名为工信部)的严格限制,这些企业的工作节奏因此也比较慢,而对于信息产业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慢就意味着跟不上产业步伐。但是节奏快的民营企业在那时由于拿不到批文,无法接受大批的订单,业务也做不起来。而我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国内OEM,面对这种局面,自己的工作刚开始还真是很艰难。

  在那段日子,对如何从无到有、从零做起帮助中国IT企业和信息行业发展,我们和很多业界的人士都在不懈的思考和探索。而其中,杨叙颇有创建,他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独特,在当时也让我们倍感惊讶。

  至今我还清晰记得,在与联想谈业务时,我们发现他们最关心的并不只是产品或双方合作的形式,同时关心的还有英特尔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人才机制,甚至是组织架构系列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看似与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杨叙没有回避也没有忽略,而是针对这些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与联想的管理层开放、坦诚地分享了英特尔的经验、理念和方法。

  在和联想的合作中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更加深刻。联想新大办公楼装修前夕,联想具体项目负责人带着自己的管理班子专程跑到英特尔,找到我们问:“能不能带我们去参观一下你们公司啊?我们想学习一下,怎样才能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要求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是杨叙还是带着联想一行参观了公司。

  有些人可能提出疑问,做生意就是做生意,谈别的多耽误时间,商场如战场啊!的确,狭义上的做生意,就是卖点东西,谈一个好的价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合作的含义不断延伸,远远超过了做生意本身。商业合作在更多层面上需要两家公司契合在一起,有了这个契合点,对业务,对产业发展都十分有益,这也与英特尔一向支持IT产业发展,进行深度合作的战略相吻合。所以说在当时,不论是杨叙,还是杨元庆的做法都极富远见,这不仅对英特尔与联想的合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产业链的发展也带来了加速作用。通过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英特尔充分了解到中国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进而运用多种资源帮助国内合作伙伴实现业务发展和企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英特尔无私的分享精神也在行业中获得了良好名誉,为我们多年来与本土企业不断深化和扩大合作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为了推动中国与国际同步采用最近技术和产品,提升本土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给本土客户带来新的计算体验,在那时,我们除了要帮助本土合作伙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外,还要应对中国客户的业务量少,难以得到总部大力支持的困难。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我们不断与总部沟通,阐释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争取更多的支持。后来经过我们不懈努力,终于与合作伙伴一起借助产品换代之际,推出了“万元奔腾”的项目,一举改变了中国IT市场的格局。

  对Pentium(奔腾)这个品牌,国内客户到现在也不陌生,作为英特尔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革命性产品,它凝结了研发人员多年苦心开发的心血,也成为公司1991年实施“Intel Inside”战略后最成功的产品品牌。但当时基于奔腾处理器的产品售价非常昂贵,如果价格保持在高位,市场销售将受到很大限制。面对新的机会,对市场极度敏感的联想公司人员与我们一起协商,提出能不能把整机降到一万块钱左右。于是,我们就与联想一起商议,提出做一个“万元奔腾”的市场活动,大力推动PC销售。但是“万元奔腾”这个口号刚提到英特尔总部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否决了。

  对于否决这个提案的原因,英特尔总部有自己的理由:Pentium(奔腾)这个英文单词是英特尔创造出来的,当时在字典里并没有这样一个单词。当然,如今这个单词早已被各类字典辞典收录,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而且,对于Pentium(奔腾)这个产品品牌,英特尔有一个非常严格的使用规则:比如基于奔腾的PC、奔腾处理器等等,而 “‘万元奔腾’这样的市场活动口号是不符合英特尔的品牌合作规则”,英特尔总部对此不予接受

  但是在中国,奔腾不是英特尔创造出来的,这个词语自古就有,是中华璀璨文化的结晶。纵观“万元奔腾”这个口号,不仅仅有字面上具备奔腾处理器低至万元的营销含义,更有激励IT产业万马奔腾,加快发展的深层意义。所以,总部的否决并没有抑制我们对此活动的热情,而是坚信这个计划能否实施取决于我们与总部的沟通力度。

  怀着这份信心,我们在杨叙的带领下几乎每天与英特尔总部讨论,对各种质疑做出说明。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坚持,总部终于批准了这个方案。旋即,“万元奔腾”的广告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媒体、广告中。随之,奔腾产品的市场和销售也势如破竹,万元价格和顶级配置的PC产品就好似一下子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释放了采购能量,联想在PC市场上很快实现了飞越,实现了从价格领先到市场品牌领先,本土企业第一次坐上市场老大交椅的结果。而英特尔与联想亦商亦友的关系也进一步巩固,形成了在发展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的双赢模式。

  事后有人问我,如果当时英特尔总部不支持这个活动怎么办,会不会放弃呢?事实上,当时我们只是想努力地去解决问题,好似背水一战,完全没有想过放弃,或者为自己寻找退路。现在再回首中国PC产业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很清楚,如果本土IT企业在当时不获得快速发展,不能做大,就没有出路。而当时我们所做的努力,放在漫漫的产业洪流中也许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应该说就是这汇聚了无数人点点滴滴的工作,助力中国IT产业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幸福的遗憾,余香泽人

  走在产业的前端,必然要求我们要看得长远。因此,我们不断尝试新技术,探索新的市场领域。既然是探索,就会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即便抱着这种平常心,在项目不成功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放弃项目,调整团队时,心中还是会有些许遗憾,而运作北亚区解决方案服务业务的经历让我对此感触颇深。

  在2005年,我接手解决方案服务业务的团队,这个团队成立的初衷是公司希望通过新技术应用确立成功案例,开拓产业新领域。当时,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团队的业务集中在未来数据中心的规划和设计、射频条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及企业的IT规划咨询等主要方向上。因此,团队中除了技术人员之外,还有IT咨询师,是一个很特别的部门。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英特尔绝大多数业务是跟OEM合作,一般不以合同形式直接参与项目。但当时我带领的那个团队,直接服务最终用户,这在英特尔是很少见的。

  至2007年,在机构调整时,这个团队被解散,我也调到其他部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这项业务被终止而感觉遗憾。就在这新工作逐渐开展,这遗憾被我渐渐淡忘之时,成都市市长的一句话又把我的记忆唤醒,也给了我另外的欣慰之感。

  那是2009年,在成都的一次有英特尔与市领导参与的会议上,市长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信息,他说,“现在成都市面上的猪肉都有一个标志,在市场上流通时监管部门通过这个标志可以追踪猪肉来自哪个屠宰场,猪是在什么时候宰杀的,以及运输的渠道等一系列信息。这对于解决猪肉的安全问题、卫生问题都有很大帮助,这个项目用的是英特尔的技术,所以现在成都市民能吃上放心肉,还得感谢英特尔啊!”

  这是射频条码RFID实施的成果之一。当时我们与绵阳的一家公司合作开发射频条码技术,不仅帮助这家现在已经规模很大的公司设计射频条码产品,运用了英特尔的集成解决方案,而且帮助这家公司找到了项目经理,组建和培训了团队。

  现在看来,这个最后由于机构调整而停止的业务到今天不仅还在为改变人们的生活发挥作用,而且射频条码技术在目前和未来又会在物联网中大有用武之地。这让我心中的遗憾转淡,也更多地增添了欣慰和自豪。我们作为一个新领域探索的先头部队,对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当初解决方案服务团队建立应用案例的工作不留意间已经开花结果。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经历留给自己的应该算一个幸福的遗憾吧!

  说到这一夹杂着幸福的遗憾时,凌琦又分享了另外一项由当时解决方案服务业务延续下来的成果,英特尔中国团队携手国内主要互联网和电信企业,在改造和规划绿色数据中心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英特尔运用先进的解决方案和十几年以来积累起来的项目经验,帮助互联网服务商定制和建设新型数据中心,这将改善今天和未来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成为帮助本土企业和产业通过创新提升发展水平的又一创举。谈及这一成果,凌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