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大力发展互联网云计算互联网

2009-06-22    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为纪念胡锦涛主席考察人民日报社、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一周年,人民网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论坛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下午13时,召开了互联网技术发展

  为纪念胡锦涛主席考察人民日报社、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一周年,人民网“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论坛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下午13时,召开了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分论坛。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兵教授在论坛发言中说:“云计算是一个新的科技革命,希望通过国家推进,结合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力量,推动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

  以下是李兵发言内容:

  什么叫云计算?定位是一个新的科技革命,这个概念比较新。

  提到科技革命的高度,可能有一些同志不是很认可,但是下面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我们现在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从中央领导到专家们都讲的经济形势不是非常好,正在发生金融危机。

  在这样一个不是很亮丽的背景下,我们有没有一些希望所在呢?这是一段今年4月份科技部的部长说的话,“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而每一次科技革命又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繁荣的重要引擎”。

  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历史上,从19世纪到现在,发生过一些比较重大的金融危机。比如1857年的金融危机,后来出现了电气化的时代;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大萧条,带来什么结果呢?就是我们有了原子弹,原子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包括空间技术等,在整个上世纪下半叶有了重大的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我们想互联网这个东西是那时开始的,整个这个时期就是互联网发展的阶段。那么现在我们出现了这种金融危机,会不会或者说有没有可能有新的技术产生呢?

  一个信息科技革命产生,应该有一些基础,我认为三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资源,要有足够量的资源的积累。包括信息资源,包括通信,带宽。然后要有技术,技术是不是有这样的能量,从软件到硬件到重组到通信,到器件。更重要的是这次革命里面也要有人,有一定素养的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

  那么这一切我们讲是服务,因为我讲信息是服务业,软件也是服务业,我们讲产业信息换代,从第一、第二到第三产业,我们是一个服务业,最后归结到是信息服务,技术是提供服务的,最后价值的实现也是通过服务实现的。

  信息资源爆炸性的增长,大家都有共识。物质、人员、信息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撑的基础。能源和物质是越用越少的,特别是自然资源。但是信息这个东西是并不会减少,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信息可能无中生有,他是可以被创造的。而且它会导致意识的积累。一个信息产生之后,比如银行,原来的话只要记一个帐号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用银行卡,你在这里使用都有记录,这些记录将来可能会追诉或者成为打官司的一种证据,不能丢失。医院里有一些医疗技术,也不能丢,都是你的档案记录,这些信息不断的累计起来,导致一种信息的危机。信息过多的危机,而不是资源、能量越来越少的危机。

  统计表明,2008年创造的信息是22位的数字,大概是39万亿比特。在整个2006年到2010年,信息总量要增长6倍以上,大概是988EB,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海量的信息资源怎么利用是一个瓶颈。

  这种信息的产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来讲也有强烈的需求。十七大报告里面讲信息化与工业化要融合,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升级什么呢,比如说制造业和服务业。对于这种信息化怎么样和工业化进行融合,这里有节能的问题,像信息的产业一般都是低消耗、低排放的。对于整个全面的信息素质,这个概念也需要,他怎么样可以得到一个提高。

  在制造业这个行业里面,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在信息领域里面,比如软件里面有没有这种分工呢?还是不是作坊式的做法呢?或者是大市场式的做法?包括互联网的状况,我们有三亿网民,尽管这个数字庞大,但是相对于13亿来讲也就是20%左右。我们的手机用户7亿人,手机的网民1亿人。每隔半年我们都有一个互联网的发展发布,那么今年可能有数字上的新变化,估计再加个几千万人次没有问题。

  网络会成为信息产业的一个主要的推动力。因为原来我们都知道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这是推动整个信息产业,IT产业的发展。但是摩尔定律发展到现在有一点问题,这个里面的微处理器硅为基础的处理器,如果再小会有问题,不能再小了。所以现在我们大家都在谈什么?谈我们的笔记本是双核的,然后还有多核的,将来还有八核的都会出现。

  但是同时看,有一个吉尔德定律,主干网的宽带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那么网络的带宽他操作了这个速度,因此我们可以判断他可以成为信息产业的规律。还有一个互联网定律,就是网络价值和网络速度,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我们称之为我们的上网时时在线,这将成为一个趋势。

  最近,联想有一个口袋上网本,这个笔记本非常小,但是他也能上网,实际上是我们的终端。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说我们将来,这样一个PC,比尔盖茨说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PC。那么上网本如果每一个个人都有一个相当于连接到互联网的终端,也就是说我们将来的网民就不是3亿了,我们的手机用户有6亿,甚至还会增加,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家可以想象。

  从计算机科学来讲,技术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积淀。比如19世纪这样的一个科技革命,他是前面有摩尔定律,还有一些定律产生。现在来讲,有没有这种科学上面的重大的进步?一个就是我们可以看一下计算机的基础是什么?是图灵理论,就是可计算的问题。图灵可以解决数据问题,他的一个角注里面提到了一个模型,就是计算模型,非常简单,只要能把一些问题转化成为这样的就可以说明他是可计算的。因此大家在这个基础上做成了计算机,这就是说他变成了一个可计算型的了。他的贡献是有一个图灵奖。

  互联网实际上主要是一个工程化的产品,开始用数据连接起来可以发送。互联网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是比较薄弱的,但是他的应用方面发展很快。因为在IT这个产业里面,很大的程度上不光是技术先于科学里面的发展,那么当然他有一系列的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讲网络就是计算机,但是实际上我们分析发现,互联网不能等同于一个区别模型,是有区别的。

  另外对于网络本身的科学也是飞速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当中主要是十年里面,从1998、1999年,有一些文章讲到小世界的模型,还有覆盖网络。他就告诉我们,也就是网络作为一个模型来看,他是和我们一般的有一些原来的想法不一样的,真实的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他里面后来发现这些特性在所有的,实际上是三大类型网,一个是社会网,再一个就是生命的生物网络,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技术的网,就是我们Internet这样的网。这些网里面都有共同的现象出现,导致在这十年里面,有人甚至于把这个网络科学提到了一个论证高度。我们讲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现在有人把它提到了一个论证高度讲。这里面就讲了一个信息量,比如说不均匀性,这是他的规律,他的作用是并存的。

  再一个就是作为服务的概念,服务科学的概念是IBM提出的,这里面包括计算机里面很新的SOA,SIS等。然后作为一个科技革命来讲,技术上面来讲他也相当的储备,开始储蓄终端到PC到,到分布式计算,到英特网到P2P等等一路走来,实际上把他和水、电一样,作为一种功用的设施来提供的。

  那么我们看一下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80年代曾经有一个,到底高性能计算是一个蚁群还是象阵,蚁群是很多的小的组成的,象阵就是很少的,一个大型的。但是现在讲的一个叫法是马群,就是他不大也不小。那么储存一个集群解决问题。那么这是几千个,将来比如这是百万计算机,或者将来几百到几千个节点的话就是另外一个概念。那么这种几十万、上百万的节点组成的是什么?就是一个大型的数字中心。

  那么我们说Google是做什么的?你问Google的人他说他不是做搜索的,他是做计算机的。每天都有很多计算机坏掉,这样的话,他把他叫做作为一种全球的计算器,他依靠的就是“云”的概念。

  “云”这个概念是云计算讲的,2007年以来互联网上出现了这个热词。这个是白色的不断的上升的线。所有的IT巨头大公司都在宣布他的云计算计划,那么他在IT产业的历史上面是很难见到的。为什么大家喜欢云?还有很漂亮的词描述这个事情。

  简单来讲,我们说打个比方,比如云凝聚成了水等等,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些需求聚集起来有整个的整体提供,就是云,下雨就是雷服务的。

  然后就是几个大的云相关的比如Google他是做搜索的,后来发现量非常大,他不得不想一些新的技术来解决他的这个问题。这是他的这个结构,我不详细进了。

  那么Amazon是另外一个做法,他是网络机器连接服务器,你在上面建立自己的系统,把这个东西租给你,这是他的做法,可以说他是把基础设施作为服务。

  IBM是刚才的比方里面,是帮你修水库的,他说我可以帮你建立这样的一个中心,我提供服务器,包括提供我的技术。

  那么微软后来我们知道他是做PC起家的,所以他还是抱着一个端正的概念,叫“云+端”的概念,他把他整个的工具整合起来,叫“蓝天”这样的计划。就是你除了白云,还要有蓝天。

  那么我们说买单,我们讲用户来讲他提的概念,如果你去买什么就要掏钱。实际上作为我们来讲,我们实际上最后是服务。因此的话在软件服务的话,Solesforce软件成功最早的就是Software,他提了这个概念,像提了禁止吸烟的概念一样。他的意思是什么,他为用户服务,他不要代码,要代码干什么?不用软件光盘,也不用Vista,他只用他需要的东西。放在网上,放在云里面,你需要的时候就上网的用户,他就是这样做的,现在他做了十年,现在已经是收入去年超过10亿美元。他是做客户资源管理的。

  然后SaaS的话,把软件作为服务,我做好了你用等等。

  那么这种网络软件比如说盗版软件,网络没法盗版,因为他是在网上,在我提供商的系统里面,无法盗版,有人盗版Google吗?没有。还有很多成本的问题,比如很多种小企业开始要投资买一些软件,买机器,现在不用做基础性的投资,你只要每个月租用机器租用软件,需要多少租多少,按时和次数进行租用。这样就把你的…就是你本来要投入的这种技术成本变成你日常的租用成本,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当然这里面网络软件有很多的需求在里面很重要,因为里面有很多大的和小的问题,在SaaS的软件里面实际上是一个大风暴,因为用户规模,任何一个网做大了都会有一个相当大的规模,然后应用的话却是小众的,因为对用户来讲是需要个性化的,你认为好的信息对我来说可能是垃圾,你写的博客我可能都不会看。

  就是在这样一个很多的平台里面,比如Google提供一个平台给你,提供资源,你在我上面写软件,发到我们的平台上面做。这样的话就使得对于他来讲他积累了很大的用户,这样的话就会有大的应用软件出现。你需要就用,不需要就不用,按需出现的。

  简单的总结,就是说他是一个技术的结构。最底下,他把技术设施给你,ISV。然后做平台,我提供了这个平台开发了给你,你都可以在我这个上面开发。然后对于SaaS是提供软件的。因此云计算是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丰富的按需即取的数据存储池,计算能力、软件下载和维护池、多媒体信息资源地,提供人与人沟通的平台。软件、平台、基础设施即服务。

  他的应用特征的话,一个是他属于规模经济性,必须要达到一种规模。当然也有一种名字就是我自己做,这也要有足够的规模。然后就是对于比如像Google有上百万的服务器,微软也有一个投资,20万的服务器,这样的规模就属于。同时他用也是以十万、百万计算才有成本的。同时他对用户是透明的,然后他有一个伸缩性,用户需要的时候,你可以多用资源,不用的话可以退掉,这种思维很好,对于用户的投资有保障。然后他的可靠性数据备份容错、计算节点同构互换。服务是按需的,像水、电、煤气一样提供计量服务。然后价格是低廉,为什么低呢?因为你用的成本变成了一个运营支出,而且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讲是免费的。当然,比如Google搜索不用钱,因为他有广告。向前免费,向后收费的结构。

  云计算的技术特征就是虚拟化、变粒度和跨粒度计算,当然里面还有一些概念现在就不讲了。

  一个从趋势来看,这种云计算的服务是有几个IT公司提供的数据,增长幅度是非常大的,那么上面的表可以看出来,可以到一千亿美元的,下面的表看消费可能不大,但是增长幅度非常大,这些大的公司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为这个方向做出一些基础。

  那么对于信息产业,我们讲他有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因为他和你原来做的项目和卖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然后这里面叫做群体智慧,比如这个图片放在网上,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就像我们说一千个人认识都不同。比如一个公司做一个游戏,两个人对一个图片,你说一个词我说一个词,对了就继续下去。实际上作用就是可以收集这个图片的标识。

  然后网络端设备多元化个性化,比如原来做多元化的厂家,现在资源都侧重一个里面,比如我做机器的,做设备的都不会有问题,实际上不是。而正是因为这个软件以这个端机脱离开了之后,对于终端的发展其实是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为终端成为一个新的竟技场,终端已经不是说我们的笔记本或者是我们的手机,或者是上网本,他要脱离这个概念,有更大的空间。这里面触手可及,触目可及都可以是网端。像iPhone、微软、Google等等都是操作系统,现在有一个新的竟技场,就是我们的手机没有形成标准,大家都可以来做。但是有一个问题,将来难道比如我们北京要用一个终端吗?所以这里有一些问题。

  这是上次微软的张先生在无线大会上面讲的终端问题。今天大家有的是媒体的朋友,那么可能对这个有一些兴趣,他是一种应用,大家对终端的概念,他的应用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说终端的概念会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影响来讲当然是很多,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一个方式下面,大众消费的模式变了。因为终端会做的很便宜,甚至于不要钱免费给你用,因为他不需要装那么多的软件在上面,不需要装庞大的核,一个就够了。因此成本下降了,做的肯定到处都是,他很便宜。这样的话大众都能享受这样的网络信息生活带来的好处。对于这种低廉的信息平台会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中小企业会解决75%的就业人口,将来城镇化也是一个目标,那么城镇化做了之后使用的人更多。我们的软件产业有可能实现一种跨越式发展,因为他在这个上市上面起步并不是很晚。作为国家来讲,我们实际上是数据、信息,不能说我们都放在Google上面,放在北美、日本也可以。10年以前的数据,我们自己没有,那么这个实际上是牵扯到一些信息安全,也就是我们国家在信息空间里面价位的问题。然后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开辟科技创新是一个“蓝海”,有很多的机会。

  说到云计算,去年我们成立了一个云计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是李德毅,副主任委员有叶天正、刘爱民等等一些老师。希望在我们国家来推进,结合企业和学术界这样一些共同力量,来推动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今年5月还有一个云计算的论坛开得很成功,包括信息工业部的部长都来参加了。

  在云计算的发展里面,我们起步晚,但是我们是有声气的,我们对于信息生态应该是有所作为的。谢谢大家。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