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处观察期监管试水新模式互联网
12月4日,在央行指导下,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的2013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后首次举办的行业论坛。
而就在前一天,支付协会刚刚宣布成立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央行的清算总中心和征信中心是发起成员单位之一。业内称,该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可以称作是首家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协会。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行业,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第三方支付、P2P借贷等各种模式风起云涌,传统银行、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抢滩。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缺失、平台不规范带来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凸显。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监管问题成为此次论坛的重要话题。
国务院将针对
互联网金融作安排
央行副行长、国务院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组长刘士余在论坛致辞中表示,互联网金融完全符合三中全会精神。他透露,国务院已听取了有关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的汇报,“会做出适当安排”。
刘士余还透露,国务院最近已经听取了相关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的汇报,“接下来会做出适当安排,而且会考虑同企业进行互动”。但刘士余并未透露国务院将具体作何安排。
刘士余在演讲中重申他在今年8月13日互联网大会上讲的“两个红线”。他认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两条红线不能碰,尤其是P2P平台不可以办资金池。但大的层面央行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鼓励业态的创新。目前这个业态还处在一定观察期,需要一定的包容。下一步,监管部门将出重拳打击利用互联网业务从事金融诈骗犯罪活动,促进正常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专委会创
“观察期”监管新模式
此次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人黄震针对监管问题作了主题演讲,并发表了对互联网金融法治化的观点,提出了行业监管的对策。黄震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相当于第一个由金融监管系统主管的,专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机构,既可以作为央行传递信息的有效机制,又可以在政策未明朗之际,隔离央行直接监管导致的风险。
刘士余对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成立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评价说,“可以说有四分之一的官方背景,同时也有市场化的味道”。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12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发起成员单位大会。会上,包括银行、证券、第三方支付及P2P等75家机构共同参与并审议通过了《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章程》、《互联网金融自律公约》。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当选为委员会主任。
据会员单位透露,目前75家发起成员单位中,包括中国平安1家综合性金融集团、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18家、中信证券国泰君安2家证券公司、支付机构28家、人民银行相关单位2家、银行卡清算机构1家、翼龙贷人人贷等从事P2P网络借贷业务的公司1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6家,其他相关机构7家。而该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名单也可谓是“超豪华队伍”,既有人民银行和工信部官员,又有研究机构如国研中心、社科院金融所等研究员,还有北大、清华和央财的学者,总共17名。
翼龙贷网董事长王思聪认为,移动互联网是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一大机遇,它将拉近平台与借贷用户之间的距离,加快行业大数据的采集与建设;而风控管理始终是P2P借贷平台发展的重要基石。据悉,翼龙网已经把后台的进入权限递交给包括央行、北京市金融局、温州市政府等各地方政府或金融局,并主动要求被监管,完全透明地公开平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