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乐视网时长超优酷的动因互联网
长短之争在中国视频行业由来已久,酷6和56等主推UGC短视频的网站逐渐边缘化,优酷长短视频多线并举的杂交模式似乎也难逃式微命运,而背靠“富爸爸”的爱奇艺和成功逆袭的乐视网则以大剧大综艺等长视频异军突起。长视频,成为刀山血海中的“大杀器”。
艾瑞6月最新在线视频媒体数据对长视频地位做了极好的背书:优酷尽管在日均覆盖人数上仍然占据头把交椅,但在周总浏览时长中已滑到第三,被长视频玩家爱奇艺和乐视超越。两家长视频网站爱奇艺和乐视网对综合视频网站优酷形成了合围包抄之势。究其原因,以影视剧为主的长视频是一种“热关注”,用户能够长时间地反复收看,口碑传播会随着时间逐渐发酵升温,产生类似“滚雪球”的效应。而短视频则是一种“冷关注”,更多影响力产生在社交媒体渠道上,并且会随着下一个热点的出现很快被用户抛弃,对于视频网站本身来说不太容易培养聚合效应和用户粘性。所以,优酷吃亏就吃在这点上,但这和网站本身定位有关,一时也找不到什么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
覆盖人数代表着用户的覆盖,而时长则代表着用户的质量和用户运营的可拓展空间,两个核心指标考验着网络视频的平台运营能力。背靠强大门户的腾讯视频和搜狐视频更惨,在两项排名中几乎吊车尾,在很多领域都所向披靡独占鳌头的小马哥和查尔斯,得在视频领域多花点心思了。
如果把视频行业比作后宫嫔妃,长视频就像她们生的“带把儿”的阿哥,而短视频更像是仅为增添皇室乐趣的格格。因此长视频内容所沐浴的巨额广告“圣恩”,也让短视频流干口水羡慕嫉妒恨:爱奇艺独家网络直播的《爸爸去哪儿2》仅从银鹭、蓝月亮这两个大赞助商那里就获得了超过亿元的广告收入,而唯品会、立白、京东、雅诗兰黛、娇韵诗、微软、佳洁士、通用、福特等一线广告主也纷纷掘金乐视网《我是歌手2》,整体投放接近2亿元。而综合性视频网站优酷,近期却鲜有广告主如此大手笔的“翻牌”动作,在单项目广告营收PK上不得不自怜自艾地哀叹:臣妾做不到啊!
优酷老大的烦恼背后,是长短视频价值量的巨大差异,土豆创始人王微“UGC内容是工业废水,无法变现”的困惑至今仍然无解,而广告主纷纷将视频营销的“头部预算”投向了长视频内容,如果尚有结余,则把剩下的少量零花钱分给了贡献长尾流量的短视频。
各路广告主不惜重金争先恐后临幸长视频内容在主客观上存着两方面原因:投放习惯和用户成瘾。说得糙一点,很多人去KTV都要先找熟悉的“公主”,广告主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投放环境中,也喜欢找到色艺俱佳的老熟人以减少试错成本。他们在传统电视的综艺营销和大剧营销中尝到甜头,总结出一套非常完善的内容评估、广告投放、效果监测体系,这些经验和方法论可以自然而然地转移到长视频营销上。而随着长视频网站在重大项目上话题炒作、整合营销、多屏联动案例迭出、新媒体营销体系也在日臻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视频内容承接着电视受众快速老龄化环境下的广告价值转移,承担着“传宗接代”的产业使命,更像是电视内容和电视营销的自然进化,具有良好的基因基础同时又兼具新环境适应性。
不过,内容的自然进化实际上是非常表层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用户对长视频的上瘾性依赖,即前文艾瑞提到的用户浏览总时长。其实,广告主非常单纯,单纯得只考虑用户在哪里,用户的卷入度有多深。而大剧、大综艺单期就能吸引用户长时间观看增加品牌曝光机会,为广告主的消费者搭讪创造了更加从容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长视频内容能形成用户黏性,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观看行为保障了品牌曝光频次,创造了包括冠名、前贴片、口播、标版、暂停广告、角标、中插广告、及视频电商解决方案等各种丰富的广告承载形式,极易俘获用户心智形成深度记忆。当然,致命的诱惑还不仅这些,长视频以其“大创意、大制作、大影响”的属性,成为制作公司和视频网站斥重金宣传的对象,更容易引起社会话题,引发现象级创新,为品牌事件性整合营销巧借东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KTV点台不同的是,广告主的长视频不但玩爽,还必须要有可以亮瞎老板双眼的营销效果去提升KPI。《爸爸去哪儿2》刚刚开播,目前的效果仍然在统计中,但根据艾瑞提供的关于乐视网《我是歌手2》的效果数据显示:营销期内的26个品牌全部超预期完成KPI,不同广告产品的曝光平均溢出从32%-118%不等,ROI更是超预期224%实现,而首席赞助商唯品会的效果也让短视频望尘莫及:用户在观看广告后的搜索行为、购买意向、推荐一项分别提升8.4%、9.9%、8.8%,均高出平均增长水平50%左右。
不难发现,在内容精品战略的视频混战时代,长视频特有的优势将越来越多地吸引用户并带动品牌效应,而用户粘性与丰富的广告展现形式将吸引广告主把更多预算投入进去,从电视广告预算向长视频广告预算转移的丰富现金流则会推动视频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