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次CNNIC报告: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互联网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随着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已经基本完成,智能手机对网民普及率增长的拉动效果减弱。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1、2012年我国智能终端出货量分别为1.18亿、2.24亿部,2013年前11个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8亿部,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亿部,同比下降24.7%[1]。智能手机用户已形成庞大规模,市场占有率已趋于饱和,增速呈减缓趋势;此外,由于易转化群体逐渐被纳入网民群体,互联网渗透难度加大,非网民群体中低学历群体占比很高,且该人群上网意愿非常低。本次调查显示,除学生外,在农村非网民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占到87.9%,而该人群中仅有6.1%的人表示未来半年内肯定上网或可能上网;除学生外,在城镇非网民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占66.3%,而该人群中仅有9.4%的人表示未来半年内肯定或可能上网。
目前,我国农村非网民人口仍有4.5亿,是未来互联网普及工作的重要方向,应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化的转化策略。本次调查发现,农村新增学生网民中10岁以下人群占比仅为16.1%,远低于城市新增学生网民中54.2%的占比。因此,加强我国农村初级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低龄学生开设互联网教育课程,将对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带来一定的贡献。而从农村新增非学生网民的互联网应用情况分析来看,即时通信、网上看新闻、网上收听音乐或下载音乐使用率分别为72.2%、61.3%、43.3%,远超其他类网络应用。针对农村非学生网民受教育水平低,掌握IT技术存在一定难度的特点,厂商应针对该群体开发操作简便的即时通信、新闻、音乐类软件,拓宽该群体的网络入口。另外还应加大开发贴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工具类应用力度,向农民提供有实用价值信息内容。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网络应用环境的持续改善,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更为深入。首先,政府继续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1月工信部颁布《关于设立新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指导意见》,有利于改善我国互联网络性能,推动互联网产业地理布局。其二,今年4G业务正式商用,移动运营商加大4G网络建设,4G的到来使高清视频会议、移动网游、3D导航等适用于大宽带移动网络下的应用逐步得以使用,并带动互联网企业创新热潮。其三,互联网基因向传统行业的注入更为深入,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传统行业的改造、颠覆作用更为明显。
(二)手机网民规模
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手机网民规模在2013年全年激增 8009万之后,潜在手机网民已被大量转化,手机网民在网民中的占比已经处于相当高位,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手机网民增长将主要依靠创新类移动应用迎合非手机网民潜在网络需求来拉动。
(三)农村网民规模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2%,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69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大,我国农村部分相对发达地区人口逐步转为城市人口,这导致农村网民在全国网民中的占比略有下降。
二、网民属性
(一)性别结构
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5.6:44.4,与2013年底基本一致。在庞大的网民基数影响下,中国网民性别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二)年龄结构
截至2014年6月,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相比2013年底,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0.6个百分点,50岁以上网民规模占比增加0.3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高龄和低龄群体渗透。
(三)学历结构
截至2014年6月,整体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12.1%,较2013年底上升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专及以上人群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
(四)职业结构
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构成网民第二大群体,占比21.4%。企业/公司中管理人员占比为2.9%,一般职员占比为12.2%。
(五)收入结构
整体网民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明显提升,达32.3%,相比2013年底增长3.7个百分点,这与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趋势相符。
其中学生收入包括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勤工俭学工资、奖学金及其它收入,农民收入包括子女提供的生活费、农业生产收入、政府补贴等收入,无业、下岗、失业群体收入包括子女给的生活费、政府救济、补贴、抚恤金、低保等,退休人员收入包括子女提供的生活费、退休金等。
三、接入方式
(一)上网设备
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继续保持增长,从81.0%上升至83.4%,增长2.4个百分点,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略有下降,今年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80.9%),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
(二)上网地点
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在家里、学校和公共场所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均有所提高,较2013年底分别提升了1.5、2.5和0.8个百分点。随着上网设备的多样性和网络接入的便利性,网民上网场景更加丰富、多元。
(三)上网时长
2014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9小时,相比2013年下半年增加了0.9个小时。Wi-Fi覆盖提升、3G的成熟和4G的启用为网民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上网环境,移动互联网应用丰富性提升多方向满足用户上网需求,推动我国网民平均周上网时间的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