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互联网视频,这是个坑互联网

2015-09-21    来源:新浪博客    编辑:米晓彬
同样一个创意,小公司可能死在资金上,事业未成粮先断,眼睁睁看着大佬们做起来;也有小公司实力确实不济,要么技术跟不上,要么产品问题一堆。大公司则往往比较功利,一年半

  互联网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在互联网里,成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

  同样一个创意,小公司可能死在资金上,事业未成粮先断,眼睁睁看着大佬们做起来;也有小公司实力确实不济,要么技术跟不上,要么产品问题一堆。大公司则往往比较功利,一年半年就像做成公司的大项目,往往还没找到方向就已经放弃。

  所以,正确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做对的事儿,想成功,这三者是缺一不可。这样的例子很多,微博在中国,新浪绝不是第一家,叽歪,饭否,嘀咕是先烈;微信同期类似的APP也一堆,盛大KIKI,米聊,口信,都不比微信晚。现在人们看到微信成功了,其实并不是偶然。微信占了天时(推出还算及时),地利(QQ用户拉动),人和(张小龙的团队),成功的要素都占全了,想不成都难。

  PC视频的几个坎儿

  视频网站,同样如此。

  五年前,行内大大小小上百个视频网站,几年大浪淘沙下来,剩下的不足十家。当年最早的几家如激动网,偶偶网,六间房也曾风光,现在早已不见踪影,而奇艺网、优酷这两家后来崛起,舍得烧钱,又有背景俩家,在独立做视频的网站里撑得最久。

  2006年,笔者初涉互联网,在老方(方兴东)的互联网实验室写报告。最早接触的,除了Web2.0,网络游戏,就是网络视频。06-07年,走访过几家视频网站的高管,比如佘清舟,罗江春、张莅政,冯鑫,还写过几份网络视频报告。

  那几年视频网站遇到的问题,其实到现在一直都存在,几个老大难问题无非是:视频带宽成本高,技术门槛高(技术人员工资高),版权价格高,广告不被认可(广告收入低)。时至今日,top3的视频网站虽然已经实现了盈利,但上述的困境依然存在:

  带宽问题一直存在,优酷上主流视频都算不上高清,勉强的高清电视剧,也经常卡顿,包括奇艺网在内,大多数视频网站都提供了流畅版,高清版,蓝光版,多种分辨率的视频,显然,再有钱的大佬,也烧不起视频的带宽。技术人员的工资,随着网站规模的壮大,很容易被摊薄,倒不算大问题;

  至于版权问题,搜狐和优酷迅雷打过几次嘴仗,把当年跑视频的媒体忙够呛,诡异的是,当年冲在最前面的优朋普乐,现在也没啥消息了。看来,对于规模和资金实力并不占优势的优朋来说,反盗版也许最容易的炒作。

  版权问题后来大约以下几种方法化解:

  1 规模做大,播放量巨大,摊薄了单次播放的版权成本

  2 涉足自制剧,比如优酷的《万万没想到》《老男孩》,搜狐的《屌丝男士》,后来越折腾越大,前者成就了筷子兄弟,后者竟然拍了《煎饼侠》,票房还不错。

  3 视频网站的并购,规模越做越大,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和一定的议价能力

  4 付费用户越来越多,有人开始为版权买单。

  5 加长前置广告的长度,增加广告收入,某些网站已经丧心病狂地增加到1分钟以上。

  PC视频领域算是格局已定,除了傍着电视台的CCTV和几大卫视官网,主打高清和正版影视的是奇艺网,流量和视频搜索遥遥领先的是主打分享的优酷,腾讯视频和搜狐视频都是门户罩着的网站,也都是两家的战略级产品,暴风影音客户端优势,最近最热的,一个是暴风墨镜,另一个就是在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的股价。

  无线视频的玩法

  在看到微信接棒QQ成就了腾讯无线互联网的霸业,人们也会自然联想到无线互联网的视频,是否也有所作为?微信并非腾讯的嫡系,却能另辟蹊径,那么无线互联网视频是否能闯出一条新的道路?

  事实上,大部分视频网站在无线互联网领域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相当重视,甚至是战略级别的重视:所有视频网站都推出移动app,针对安卓、苹果的手机和平板做了全面适配。甚至于,在PC上放的广告,在移动端也很少放,或者象征性地仅放10几秒;不惜成本的大规模付费推广。

  可以说,在播放影视剧方面,视频网站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和PC互联网一样,已经是一片红海,奇艺、搜狐、优酷和腾讯、乐视的优势依然在延续,买下大量版权的网站,仍会在无线互联网里顺风顺水,无线视频的规则与PC视频一样:拼技术,拼带宽,拼版权,捞收入。

  有没有不一样的玩法?移动视频是否像微信颠覆QQ一样,走一条不同的路?

  经历过2005年Web2.0浪潮和Youtube崛起的人,也许会有新的想法。

  其一是无线视频分享。PC视频,网站会鼓励用户在QQ群里分享视频地址和链接,而移动视频,有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微信,QQ和微博。现在,在微信朋友圈,每天都会有大量视频被转发。在微博里,诸如“秒拍”“演技派”视频的转发,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和传播。

  其二是无线视频直播。手机与PC不同,可以随时携带,而摄像头就成了无时不在的收集工具。微信的朋友圈,手机微博,越来越像一个直播平台,大家晒照片,发心灵鸡汤,随时随地拍小视频。老周手机发布会上,展示的宝马车视频来自“花椒APP”。

  无线视频的坑

  用这个小标题,算是给当下所有做无线视频的创业者泼点冷水。

  我用一句话形容当下的移动互联网视频,那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人们用交通对比互联网。人们发现网络拥堵和交通拥堵的原理非常类似,人们也习惯用信息高速公路来形容宽带网络:计算机如同传统行业的汽车,网络是交通业,网线就是各种道路。

  PC与宽带网已经给移动视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有着更好的条件。手机终端便宜,人手一台早已实现,普及率远远超过计算机——用户基础好;手机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五年前的旗舰机型,现在已经卖出了白菜价,低端入门机配置已经可以和PC媲美,蓝光分辨率已经是低端手机的基本配置。至于版权,盈利模式,技术,经过接近十年的发展,早已不是问题。

  无线视频可以说是万事俱备。那么,只欠哪个东风呢?我的答案是流量费。

  中国当前流量费用,基本是0.1-0.3元/M的水平。笔者记得,上个世纪末拨号网络是按小时计费,每小时从最初的10元降低到5元,3元甚至两元,网吧的价格也同幅度变化。2005年宽带已经开始普及,费用多为包月,网吧上网已经普遍降低到2元左右,宽带网络也引爆随后几年PC互联网视频行业的火爆。

  那么以现在的流量计费,无线的流量和PC时代的哪个阶段更接近呢?算一下:一段中等清晰度的电影视频,大约需要650M的流量,按照0.1元/M的价格,大约是60元,大约需要1小时看完,简单计算就是每小时60元。这个价格,比十年前宽带出现后的网贵几十倍;如果不考虑网速和体验因素,这个价格比上个世纪的流量还要贵几倍。

  从2G到3G,从3G到4G,手机性能提升了,带宽提高了,但流量费却没有怎么变,按照流量计费的方式也没变。据说,早期运营商推出个极少量的包月的流量卡,现在已经被收回了,运营商拒绝无线互联网的包月制。

  中国无线网的流量费不如上个世纪

  中国的无线网络日新月异,从2G,3G到4G,中国的手机从高端机到山寨机,都支持3G和4G。可中国的流量费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还是1G甚至0.5G的。笔者用的是1G包月,我了解很多大学生用的是0.5G包月。真正的土豪,绝对不是买个4G手机,而是用它在4G网络下看视频——一个小时就能花掉一部手机的钱。

  所以,真实的移动视频的现状是:我们用了4G(标准)的设备,走3G的网络,看2G(图文)的内容,用1G的流量。中国的所谓4G和3G网络实质是WIFI局域网,我们享受的不是随时随地的宽带服务,而是在家靠wifi享受3G+4G;路上用微信看2G图文;打电话用1G的通讯;地铁里享受0-1G的断断续续网络。

  中国的视频网站,毫无例外地都在APP提供了离线下载功能,所有的视频网站变成离线下载网。微信里,看看朋友圈图文,刷刷微博消息是没问题的,但小视频就免了,电影更是奢侈。微信很早推出的视频拍摄和分享功能,现在一直只允许录制十秒左右的视频。再长,拍的人,看的人,还有腾讯自己,也都吃不消流量费。

  中国互联网从98、99年到2006年,历经七个年头从图文时代进入了视频时代;而移动互联网,自2007年开始到现在已经8个年头,按流量计费的方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我给做无线视频的朋友几个建议:

  1按流量计费到按时间计费的包月制不会一蹴而就,就算运营商愿意割肉,也得一步步来。无线视频,无论是做视频分享,还是直播,都需要至少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耐心。也许你的团队能挺一年半,最后失去耐心而放弃。但你会发现再过半年,无线视频的太阳在第二年冉冉升起。你也许会后悔,这后悔就如同当年盛大做KIKI,王兴做饭否一样,没有成为微信和微博。

  2 缩减团队规模,将无线视频从战略级项目改为观察级项目,但同时不断积累相关技术、观察行业走向,伺机而动。

  3 做视频,不如做下载。既然所有视频网站都扎堆在在线视频,何不尝试离线视频和离线下载。

  4微信和微博以及主流的视频网站不可小视,他们依靠自身的优势,更容易在无线互联网里成功。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