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房,我的“兵”
2010-05-18 pconline
小刘是一家知名外企的IT支持工程师,游刃有余地管理着可以用“复杂多变“来形容的公司数据中心。而在两年前,当时还在一家本土企业做网管的他却没有这么轻松。回忆当时的经历,小刘颇有些 “不堪回首”。
“很多本土企业对于IT这块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那时所在的这家公司也是如此。由于机房使用的UPS产品及制冷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在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却往往 ‘不作为’,形同虚设。”小刘说。与此同时,供电系统不完善的问题,也使得公司的关键数据和信息经常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在紧急时刻的数据丢失问题频频发生。
2007年,小刘来到现在这家主做财经资讯的国际知名企业做IT支持工程师,这也成为了小刘真正体验高效数据中心的开始。作为业内的财经资讯的领导者,他现在所在的这家公司为了实现对市场全面的覆盖,正在展开大规模收购。公司交给小刘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所有新加盟公司的数据库集中在一个地方,便于统一管理和规划。
而随着收购公司数量的增加,小刘也开始正切地感受到采用高效数据中心机房解决方案所带来的与以往不同的管理和使用感受。小刘的公司位于CBD核心地区的高层写字楼里,寸土寸金,机房IT设备部署时,怎样在有限空间里解决高密度负荷问题呢?公司预购了许多刀片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的“主力”,但刀片服务器密集空间中产生的局部热点应该采用怎样的制冷方式呢?机房内部空间本已很紧张,地上如果布满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怎一个乱字了得!带着最初的担忧,小刘开始面对这些挑战。
小刘的上司和他强调,数据中心的“uptime”(安全运行时间)是头等大事,作为IT支持工程师最关心的也莫过于此。然而按照小刘以往的经验,通过传统的制冷空调以及供电系统很难避免宕机的发生,而且在服务器局部热点温度超过38度后,便会频繁宕机。
不过当他在采用了由全球领先的关键电源和制冷服务提供商,施耐德旗下的APC所提供的英飞(InfraStruXure)解决方案构建的公司数据中心里工作了一星期后,之前的所有担忧都烟消云散。
小刘发现,这套集成了机架、制冷、电源、管理与维护的综合解决方案,可迎合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需求变化而变化。作为机房的“指挥官”,小刘对这个“奇兵”相见恨晚。
首先是机房温度上明显的变化。小刘至今还清晰的记得, 由于之前那家公司的机房空调设备频繁出现故障,机房温度经常一不小心就高达40度,也因此而付出了损失两颗CPU的惨重代价。而现在的公司则引入了APC专门针对机柜制冷的InRow解决方案,其紧靠机柜的设计,不但缩短了机柜和空调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冷热空气的循环路径,这样一来纵然有更高的热负载密度,制冷系统仍然能针对性的进行局部降温。另外,InRow不仅能促进适宜的空气流通,还能透过热通道的密封,对其热空气进行充分的遏制,有效的根除冷热空气混合的现象。
这一不同让小刘倍感欣喜,同时他也感觉新的机房与以前公司相比,自己的工作也更加轻松。使用InfraStruXure(英飞)系统之后,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以前在原来公司的机房工作,会发生突然停机等突发状况,安全级别低。现在则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机房一旦出现故障,马上会有相应提示。只要遇到问题,黄灯便会亮起,提前预警,灵敏度也非常高。看到预警信号以后,小刘就可以提前排除故障。
“过去,要找到机房出现的故障要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才能找到故障源。现在的公司则大为不同,机房一旦出了问题,就会有明确的指示。即使是远程会诊,也能同样得到高效精准的检修。”小刘赞叹道。不仅如此,APC独有的上走线设计还节省了地面空间,避免了地面上“剪不断,理还乱”的数据和电源线。“这一看似简单的改变,却让公司的高密度数据中心变得井然有序。”小刘说。
“奇兵英飞”帮小刘“摆平”了之前让他烦恼不已的一系列问题,APC英飞系统合理规划的组件让小刘不会为公司提出过度规划的预算表,随着收购公司数量的增加,随时可以调整数据中心的布属,容量变更软件还可以模拟计算出改变后的情景。
小刘算了一笔账:从机房用电分配来看,服务器设备占电能总能耗的52%,而制冷系统和电源系统各占38%和9%,照明系统仅占1%。在服务器设备用电无法削减的情况下,要想节电就得从制冷系统和电源系统这两个用电大户下手。APC的InfraStruXure解决方案从关键电源及制冷设备入手,在物理层开展节能工作,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率从以前的50%上升为80%,数据中心机房减少了30%的能源浪费,而每个机架的成本也将降低了4800至9000美元。
即便当前的金融危机同样给小刘所在的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先前选择了英飞解决方案,从公司到小刘都胸有成竹。“我们的行业里,时间就是金钱。我可以保证全球各分部都能够每周全天24小时随时访问我们北京的数据库,发生突发情况的几率很低,这对金融危机下的生存发展格外重要。”小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