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厂商专区 > 正文

英特尔潘思强——老法师的未来之缘

2010-08-13 中国IDC产业联盟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说起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中国的发展 ,就不得不提起潘思强老师,一位精神矍铄、至今仍在教育战线上奋战的前辈。潘老师自10年前被英特尔未来教育深深吸引,参与至今始终矢志不渝,从未来教育项目教材的引进、研究、改编,到组织教师培训,其足迹也已经遍及中国大江南北。

  结缘“未来”

 

  一间教室中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一名好老师。“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这是英特尔前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的一句肺腑之言。如果说,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以创新、有效的方式,使教师们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魔术师”,那么潘思强老师则是当之无愧的“教头”。

  自1964年大学毕业,潘思强老师就一直从事着教育事业,在杨浦区一干就是几十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教师”。在初级中学奋战18年后,他转到教师培训,一晃又是26年。可以说,潘老师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一辈子,然而说起与未来教育培训项目的结缘,他仍然感慨不止。

潘思强在讲课

  2000年,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引进中国的初期,需要对相关技术背景非常了解、对教学实践非常有经验的专家。上海市教育局和英特尔随之在上海教师队伍中进行了大选拔,潘老师作为特级教师,从事数学、物理学科教学多年,加之熟悉信息技术,就成了这支先锋队中的一名志愿者和开拓者。

  潘思强老师自该项目登陆上海起,就一直致力于推进未来教育项目的本土化。立志在有生之年使未来教育植根中国土壤的他,一直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实践,退休后更是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心血都倾注其上,默默地付出着智慧和汗水。

  潘老师说,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育理论和培训的有机结合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未来教育项目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未来教育倡导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技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其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独立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孩子们快乐学习、轻松思考、迅速吸收课程知识点的精华,并能举一反三,提出有创造性的观点。这些都深深吸引潘老师投身未来教育并全力推广。
 
  十年树人

  潘老师被同事们戏称为“老法师”,因为他做事总是干劲十足,且方法很多,同事们都惊叹语他用之不竭的“如天法力”。凭着这股创造力和热情,以及潘老师与他同事们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未来教育取得了丰厚收获,一批一批教师经过培训,成为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践行者。

  未来教育进入中国之初,大家不仅对概念感到十分陌生,而且又都只能在业余时间才能聚在一起进行研究、消化。于是,潘老师和教学小组的成员一起,主动搜集信息,参照英特尔的全球教材,根据我国学校教育的现有条件和情况,按照国人习惯的传统话语方式,对教材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加工。当时很多年轻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工作量很大。大家就全力以赴赶工,兢兢业业工作。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地辛苦修正,教材中译本的初稿终于成型。

  随着英特尔公司的项目开发团队不懈创新,时刻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教育的教材也不断更新。随着问题化教学的兴起,英特尔于03年推出了教材的5.0版本,突出问题化教学的设计,提倡用一组问题作为框架,逐步加深深度,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由于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新颖,当时虽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手头的资源犹显不足,连潘老师也犯了难。于是所有工作人员都聚在一起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引入问题化教学法。他们在不断碰撞后终于理顺思路,将问题细分层次:具体问题——基本上能找到答案;单元问题——引导发散思维;开放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在学科范围内讲究思维发散;核心问题——指向学科的核心问题。这种问题的细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内容,训练高级思维能力。同时,为了使教材中的案例更为贴近我国的教学实际,潘老师始终留心记录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味生活”,并将其不断融入教材,踏踏实实推进教材“本土化”。

  十年弹指一挥间,经过项目专家组的辛勤耕耘,未来教育培训教材尽管不敢说十分完善,却也已然相当完备。在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的对7.0版本教材与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超过80%以上的内容两者都相符。为此,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已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纳入能力建设计划体系,获得未来教育核心课程培训结业证书的教师,被视同参与并通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
 
  矢志普及

  除了对未来教育教材的本土化工作,多年来,潘老师也致力于在全国培训教师,普及先进的教育技术与理念,并成为历年来培训教师人数最多的主讲教师之一。

  2005年,潘老师还担任了西藏、新疆兵团的骨干教师培训。他带着二十多人的团队,每个人选择一个学科内容,手把手教学。培训过程中,他们不断对教学进行设计,整合信息技术。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教师们的反馈,透过反馈反复探讨并加以完善教材与培训内容。在西藏培训的过程中,潘老师还克服了高原反应,坚持做好培训工作。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于2007年推出了网络核心课程。现在,网络核心课程已在引领我们前行,web2.0等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得以体现。“基于网络,我们能干的事还有很多……”,潘老师对未来教育的网络前景充满希冀和期待。
 
  10年由衷投入,换来累累硕果。毋庸置疑,随着教育改的不断深入与普及,英特尔教育项目培训出更多的“魔力”教师,惠及更多未来主人。因为有那么多像潘老先生一样的热心推广项目的人,更是因为他们的执着钻研和持续努力,孩子们得以面向未来享受创新教育。对此,潘老师笑语,善事一桩,何乐而不为?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