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与灾备 > 正文

池化:存储虚拟化技术与服务器虚拟化的共同点

2010-10-22 论坛

  [导读]随着存储量的日益增多,能够为企业用户解决存储问题的存储虚拟化技术现在正可谓是如日中天。作为两大主流热点: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技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池化。

  从服务器虚拟化,到存储虚拟化技术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池化资源的方式,提高计算资源或者存储资源的利用率。究竟什么是池化?池化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将通过下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对于服务器虚拟化,如今用户已经很了解了,就是通过虚拟化软件,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为多台虚拟服务器,借助Vmotion等迁移特性,提高服务器计算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对于存储虚拟化技术,很多人就不了解了。套用服务器虚拟化的经验,存储虚拟化技术莫非也是将一个物理磁盘或者阵列,虚拟为多个虚拟盘或虚拟阵列,答案是否定的。

  池化的话题

  对于存储而言,池化的概念并不陌生。可以说,存储池化概念的提出不始于存储虚拟化技术,在存储从服务器直联存储到以SAN或者NAS为代表的网络存储的发展过程中,就提出了池化的概念。

  借助池化,网络存储可以有效提升存储的利用率。因此,从直联存储向网络存储的发展过程,从技术上看,就是一个磁盘池化的过程。JBOD也好,RAID也好,以及SAN和NAS都是借助池化来提升磁盘的利用率。如今,存储虚拟化技术不可避免的又提出了池化。那么,此池化与彼池化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网络存储池化之外,还需要一个存储虚拟化的池化呢?换句话说,是不是SAN或者NAS的网络存储不够彻底。对此,IBM存储架构师马静指出,信息化不断发展,在用户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需求,引入不同的应用系统。与此同时,产品技术的发展,不同时期也会有所不同,两者结合,就造成了不同的应用系统并存,造成所谓信息孤岛。存储也是这样,针对不同应用而设计的多套SAN、NAS系统并存,造成所谓存储的信息孤岛。那么,不同的SAN、NAS系统之间,其存储资源是无法进行共享。

  对于多套网络存储系统并存,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生产调度部负责人戚前方指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SAN的出现就是企业需求的表现。如果纯粹从理论的角度,用一个SAN所构建的网络存储系统支撑企业所有应用系统的存储需求,这是有可能的。但从实际情况看,这是非常困难的。戚前方指出,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多套SAN系统并存,不同SAN系统利用率不同,但是又没有办法让多个SAN系统之间形成资源联动。戚前方表示,作为用户他非常需要能够灵活调配存储资源的解决方案。

  用一套SAN系统来整合企业存储,从技术上也有很大难度。马静指出,一来SAN存储目前还没有完全一个通用的标准,各家主流厂商所生产的SAN系统,虽有标准但所遵循程度不一,没有做到完全的标准化。还有一方面,各家管理平台不一样,因此用SAN来满足存储资源池化,实现存储资源的灵活调配,几乎不可行。这也是存储虚拟化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