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虚拟化结合 容灾走向大众化
2010-11-04 机房360
[导读]虽然虚拟化的这个话题也够久了,一般人又有多少机会可以使用到这样子的技术?就算硬件的支持已经大大地提升,软件也有免费软件能够使用,但是,一般人又有什么时候需要控制两种不一样的操作系统?
当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拥有了IT基础设施,并且运行着大量应用以支撑业务运转。如何使这些应用系统变得更可靠,并且在灾难突发时能快速恢复,将灾难对业务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容灾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业务的特殊性,许多企业在建设IT系统时,必须考虑如何应对IT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比如金融行业的用户,其业务系统对IT系统的依赖性很强,一旦IT系统出现故障或发生灾难,业务将无法开展。比如“9·11”事件之后,世贸中心内一半以上没实施备份容灾方案的公司完全垮掉,而摩根斯坦利银行在灾难后的第二天重新营业,德意志银行在“9·11”当天完成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巨额交易。两家银行能迅速化解灾难,正是因为拥有完善的容灾方案。
传统容灾方案的三个弊端
既然容灾方案对企业如此重要,那么它为什么没能像其他应用一样普及呢?
首先,传统的容灾方案成本高昂,实施非常复杂。传统的容灾方案往往需要在原有的生产系统基础之上再搭建一套和生产系统完全相同的备用系统,并通过多种技术将生产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同步到备用系统中,从而保证当灾难发生时,可以将应用切换到备用系统中,并通过备用系统继续对外提供服务。搭建这样一套容灾方案的成本非常高,通常需要单独购买和生产系统完全相同的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部署这样一套系统非常复杂,需要重新搭建一个应用系统,之后再通过各种复制、同步等软件,将生产中心的数据及时复制到备用的系统中。
其次,传统容灾方案的运维成本居高不下,容灾效果难以验证。备用系统和生产系统一样,要时刻保持运行状态,因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确保备用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导致运维成本的成倍增长。传统容灾方案由多种复制、同步软件组合而成,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容灾效果难以验证。传统容灾方案效果的验证通常需要企业动用行政手段,定期动员企业所有相关部门的人员配合进行。
最后,由于灾难是小概率事件,相关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强,不能做到事前防范。
虚拟化:容灾普及的新契机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虚拟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实现服务器整合以后,企业用户可以获得更多收益:首先是IT建设投资的成本更低,原来需要购买多台服务器,现在只要在虚拟化平台上虚拟出相应的服务器即可,从而大幅减少了采购成本;其次是维护成本更低,服务器虚拟化后,一台服务器可以代替原来的多台服务器,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成本及管理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平均每台服务器每年可减少近万元的维护费用;最后是服务器的配置更加灵活,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硬件资源。
如果将虚拟化技术与容灾技术相结合,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呢?从许多知名厂商推出的结合虚拟化技术的新一代容灾解决方案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EMC推出的集成SRM的虚拟化容灾解决方案、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数)基于爱数备份存储柜提供的虚拟化容灾解决方案、VMware推出的基于VMwareInfrastruce的容灾解决方案,这些容灾方案无一例外都采用虚拟机做容灾服务器,并且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在保证最小RPO(恢复时间点目标)及RTO(恢复时间目标)的前提下,降低容灾的建设成本、维护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爱数推出的虚拟化容灾解决方案更贴近中国用户的应用需求:首先,爱数备份存储柜作为备份容灾一体化设备,基于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可实现数据零丢失和业务不停顿,整体拥有成本更低;其次,爱数容灾方案将虚拟化技术与容灾技术相结合,消除了容灾应用的诸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