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级云计算“落地”
2010-11-14 支点网
Gartner分析师David W. Cearley曾说,如果世界上存在一份IT技术榜,云计算必将位列榜首。如今,经过两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步入了成熟的年头。
云计算的概念是由互联网服务商率先提出的。在信息产业强国的指导思想下,云计算已经被纳入战略性产业范围,在政策、标准和应用方面都已经做出了长期发展战略的规划。部分国家已经开始部署国家级云计算基础设施。在国内,部分省市和大型企业也都开始关注云计算。在最近两年,城市级云计算也开始“落地”。
2010年8月17日,《上海市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出炉,酝酿多时的“云海计划”开始在上海实施。这是国内第一个规划长达三年的云计算实施方案,从上海本身具备的产业链基础环节出发,详细地规划了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重点工程几大块。为了应对云计算安全隐患,在方案的最后还特别制定了保障措施,以此来为“云海计划”“落地”保驾护航。
与上海的“云海计划”不谋而合的是,中国台湾在不久前也宣布了云计算的推展方案。IT业本身就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产业。因此,台湾在发展云计算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体现在硬件上,台湾具有世界第一的信息硬件产业,更是有12项硬件产品排名世界第一;其次体现在软实力方面,台湾具有亚太地区领先的宽带建设和信息应用能力。
这个推展方案一共包括了15个项目,5年内将会投资7.5亿美元。从方案本身看,台湾和上海的规划中都很重视“服务”这一部分。由此可见,城市级云计算更多的还是着眼于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和为中小企业服务。
如果说上海的“云海计划”和台湾的“云湾战略”是目前规划最为详细的城市级云计算。那么无锡的“太湖云谷”则是国内实施最早的城市级云计算。早在2008年无锡市就已经宣布将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K-PARK)建立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同年5月10日,这个云计算中心正式运营。短短的两年时间,无锡市的云计算中心已经发展得非常良好。专家组在评定的时候表示: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技术上达到了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