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厂商专区 > 正文

英特尔何火高——我为中国家庭做电脑

2010-12-01 中国IDC产业联盟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我所在的这个部门有一个稍显拗口的名字——新兴市场平台事业部。自2003年部门成立以来,我和同事们就始终致力于针对不同的目的为新兴市场提供完整的数字化平台,包括软件与硬件、使用模式设计、系统支持等。七年来,我们与本地OEM厂商一起,根据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尝试,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最终赋予高科技产品以人性,为中国家庭带来多款适用的电脑产品,让家长和孩子们能够一起分享信息技术,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鼠米”,服务中国家庭

  提到“鼠米”电脑,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大名鼎鼎的动画明星——米老鼠。实际上,这是我们英特尔与方正集团共同研发、推出的一款家庭学习电脑。正如米老鼠开启了迪斯尼的光辉时代一样,这款针对本地需求定制的电脑让许多中国家庭第一次领略到了电脑所带来的便捷生活。

  “鼠米”电脑作为我们专门为中国家庭教育工作而研发、推出的一款电脑,它身上有很多亮点,也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为了适应电脑产品家庭化的需要,我们专门为鼠米电脑配备了方便的手写输入功能,此外,这款电脑的屏幕还能按照用户的需要放倒,非常方便手写。

  不过,作为一款家庭电脑,我个人认为它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用户界面非常友善,其独有的“学生/家长模式”更是大大方便了家庭用户的使用,这两种模式间还可以随时切换。通过家长模式,家长可以对孩子的电脑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同时也能让儿童感受亲切友善的操作环境,快乐地运用“鼠米”进行学习。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么多年来,我参与和见证了“鼠米”电脑从构思到生产的全过程。可以说,没有团队成员们几年如一日的艰苦调研与考察,就没有这款创新产品的诞生。

  在不同的研发阶段,我们团队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制订不同的调研模式--在前期,我们主要着重于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以确定产品开发方向。之后,才能根据对客户需求广泛和深入的了解,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初步规划。更重要的是,从这一产品需求调研之初,我们团队就立志决不满足于做普通的PC,而是要通过细致的调研找到产品的差异化,然后针对本土家庭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严格的定位、规划,以更好地解决部分中国家庭用户因电脑知识不足而产生的使用问题。

  其实,为了从产品规划阶段就贯彻以应用为中心的理念,公司在用户研究方面投入极大,我们也做了大量调研,走访了很多学校和学生的家庭。在2005年,英特尔特别请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的一名人类学博士生梅嬉蝶(Shannon May),到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黄柏峪小学进行支教,同时实地调研中国农民对新技术采用的情况和态度。在整整十个月的时间里,梅嬉蝶在给孩子们当英语老师的同时,也围绕科技给农民带来的变化、农民对科技的态度等问题,完成了深入的调研活动,为我们未来产品的开发方向提供了重要佐证。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幸与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合作,在农村与学校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通过这些大规模长时间的调研,我们收集和研究了上千个样本。我们细致的调研工作、积累起的庞大样本量和获得翔实的数据,获得了政府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通过这些工作,我们也一步步地明晰了中国家庭顾客的需求,极具创新价值的新产品也自然应运而生,给中国千万家庭带来了全新的电脑应用体验,同时为本土OEM合作伙伴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农村电脑,农民朋友的新工具

  在一个企业里,由事业部单独为某一特殊群体量身打造一款创新产品绝对是一件罕见的事。但对我们而言,这样的经历绝不止一次--除了与方正携手推出“鼠米”电脑外,我们还联合海尔集团,针对我国广阔的农村市场,推出了海尔农村电脑。

  使用新技术促进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信息化是英特尔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的话题。英特尔在中国、印度、巴西和埃及成立了数个平台应用中心。其中,积极响应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中国的平台应用中心更是主要以推进农村电脑应用以及信息网络普及为重点目标。这些年来,年近七旬的贝瑞特博士与英特尔一起,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将“世界齐步走”的理念带向发展中国家。他曾两次访问中国农村地区,正是这两次“下乡”的经历,促使了海尔农村电脑的诞生。

  2006年10月,贝瑞特博士将该项目带到广东湛江市石井尾村,为当地农民带去最新信息科技,助力当地农村信息化建设。仅仅一年之后,他又来到我国的农业大省——河南省,深入乡村,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这一次,我作为一名亲历者,有幸带着农村电脑的原型机与贝瑞特博士一起深入河南,见证了这款专门为农民朋友设计的信息产品的横空出世。

  海尔农村电脑作为一款为面向中国农村市场设计开发的新型台式电脑,是英特尔基于与中国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部门的合作,共同在浙江海宁阳关镇、安徽阜阳,河南许昌,漯河等四个地区,以及对中国农民工电脑使用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原型机。在当年的IDF(英特尔信息峰会)上一亮相,即刻受到高度关注。随后,为适应中国家电下乡的需要,我们与国内电脑厂商海尔共同开发和推出了农村电脑,成为颇受中国农村用户青睐和推动为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产品。着眼于农村用户的需要,这款电脑最贴心的设计就在于它可以直接连接到电视使用,这一在当时颇具创新的设计使得农民朋友除了平时可以使用电脑上网外,还可以方便地与全家人用它来播放音乐、看DVD,甚至用于农村党员教育、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等等领域。另外,这款农村电脑还提供了易用性导航功能界面以及易管理的信息管理员界面,更方便了农村用户的操作。

  不过,作为一款主要面向农村市场的电脑,它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为了帮助农民打开信息渠道,使用电脑这一新型生产工具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在这款电脑中特别设计了一个接口,可以方便信息产业部、农业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农村各级政府部门把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关的信息挂到这个接口中,方便农民一键使用。这一设计可以让农民朋友能够充分享受信息技术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而非仅仅用电脑来娱乐、休闲。

  海尔农村电脑的推出不仅给农民带来了便利,在业界同样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后,很多厂商都找到我们,提出与英特尔共享调研信息,共同进行创新产品的开发。这无疑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肯定和鼓舞,而对我们来说,只要客户需要、只要客户对中国客户的特定需求感兴趣,我们都愿意与他们共享数据、共同探讨!

  “学习本”,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

  从2006年开始,我们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开始与“教育”有了密切的联系。与英特尔其他的教育团队紧密合作,进行相关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开发。英特尔“学习本”的推出,就是我们团队引以为傲的一次成功尝试。

  英特尔“学习本”的推广,把网络教育跟实际教育连在一起“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引进中国,使得学生们通过数字化设备,能够把网络社区、论坛、学习软件、思路笔记、创新的想法、动画等带在身边,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并让学习充满乐趣。2009年,英特尔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共同启动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的试点,让学生突破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与协作互动式的主动学习。

  学习本作为“一对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工具,在这一过程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英特尔学习本搭建起来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便于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个性化差异问题。但是,由于各国教育体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存在各自特点和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引进“一对一”理念和方法,以及通过每年一到两次的研讨会(workshop)将全球各国不同的经验分享给中国学校的同时,还必须针对中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殊需求,开发适合的功能和应用。如针对家长对子女上网问题的担忧,我们特地与软件提供商开展合作,集成了“家长无忧”软件,帮助家长培养孩子正确的电脑使用习惯,远离网瘾。

  目前,“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作为“世界齐步走”教育计划的重要部分,正在全球快速推广。我很荣幸自己所在的本土研发团队成为这一教学模式推广过程中不可获取的技术支持力量,并为本土合作伙伴带来了大量难能可贵的产品创新机会和进军全球市场的机会。除此之外,更令我激动的是,目前全球已经有1000多所学校进行着“一对一”项目的试点,这些分布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试点学校也使得这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型学与教方式呈现频繁多彩的模式,而这些无疑都能给中国教育变革与教学模式的不断进步带来借鉴与推动。而基于英特尔CMPC参考设计的学习本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也已超过几百万台。对自己工作不断深入的认知,我常常欣慰地和同事们讲:“我们就像一座桥梁,把全世界试点的情况与中国进行分享,而这最值得我们所有人骄傲!”
  
  加入英特尔七年多,何火高不仅没有遭遇“七年之痒”,反而对英特尔的企业文化“愈爱愈深”。他喜欢英特尔人人皆可“say no”的平等氛围,也感激老板们对员工创新精神不遗余力的支持。也正是由于这种开放而自由的企业文化,何火高和同事们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并着眼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发展之所需,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