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概念炒热之后,平民化路线和普及应用才是王道
2011-03-14 中国IDC产业联盟 编辑:贝叶思咨询 宋锐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引言:2010年在苹果ipad的引领之下,平板电脑成为PC市场新的爆发点,“平板电脑”四个字一时间也成为PC市场最火的概念之一。但在产品概念被炒得火热之后,浮华终将褪尽,如何避免平板电脑如上网本般逐渐边缘化?如何保持平板电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重要话题,贝叶思咨询在本文中也将围绕目前平板电脑市场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及解决出路展开探讨】
进入2009年以后,平板电脑在PC市场逐渐崭露头角,而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苹果ipad正式推向市场,在其强大号召力的引领之下,平板电脑更成为市场新的爆发点。面对巨大的商机,不仅传统PC厂商,包括手机、数码甚至其他众多IT相关厂商以及山寨厂商,均跃跃欲试进军平板电脑市场,而且有相当多的厂家已经推出或计划推出自主品牌的产品。“平板电脑”四个字一时间也成为PC行业甚至整个IT行业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但是,光鲜的表象往往会导致人们一时看不清事物的本质,纵观目前整个平板电脑市场,贝叶思咨询认为仍有较多问题不容忽视:
市场热炒,但缺乏能够撑得起市场的代表性产品
虽然产品概念被炒得火爆,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各类厂商的产品也纷纷面世,但除了一家独大的苹果ipad以外,其他真正叫好又叫座的代表性产品,却少之又少。多数厂商所推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其所取得的市场表现也大多仅仅是借用了概念炒作的东风,就其产品本身的特点和市场影响力来说,却非常之小。
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究其根源则是因为虽然目前业界对平板电脑前景广泛看好,但毕竟目前市场仍处于概念炒作阶段,具体形势还不够明朗,很多厂商担心会重蹈上网本的覆辙,因此大多数在推出一款基础产品迅速占领地盘之后,一方面对产品概念继续“摇旗呐喊”,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观望”心态,于是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高不成低不就,导致消费群体单一
毋庸置疑,目前平板电脑上确实存在诸如苹果iPad、三星Galaxy Tab等无论从设计还是从性能上讲都算是还说得过去的“精品”阶层,但其同时也存在相对而言的“高昂”价格,而且这种价格不是一般的大众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因此对于此类高端产品,大多数消费者虽然兴趣浓厚,但是也只能与之保持距离,适度远观而不愿亵玩。而此类产品的实际购买者,目前也只是集中在收入较高的都市白领阶层和家庭条件较好的年轻学生群体。简单说,也就是目前市场上能够真正吊起消费者胃口的平板电脑产品,往往“贵族化”非常严重,而这种“贵族化”的现象,也导致了目前平板电脑的实际消费者群体单一化现象非常明显。
当然,市场上也有诸如爱国者、汉王以、国美甚至众多山寨厂商等以大众消费者为目标的中低端产品,但此类产品虽然价格比较贴近大众,但设计往往趋于同质化,性能也大多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地方。对于此类产品,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宁愿持币等待高端产品有朝一日能够把价格下调到自己心理预期的范围,也不愿意购买眼下所谓的“中低端产品”。而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平板电脑普及化道路上的重要障碍。
产品用途有限,达不到预期
在产品用途方面,从硬件上讲,不管是“高端精品”还是“中低端产品”,由于目前仍普遍存在软硬件兼容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硬件扩展性不强、待机时间较短、屏幕小体积大的不可调和以及实用性应用内容较少等等硬伤;同时在软件应用方面,高端贵族路线的平板电脑除iPad之外,在软件应用方面大多都还没有太大发展。而低端路线的平板电脑则多预装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不论应用还是用户体验,甚至还不如智能手机。这些也导致目前消费者在购买平板电脑以后,多数仍只是把其作为游戏机、甚至电子书来使用,平板电脑在他们手中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科技含量相对较高且较为时尚的“电子玩具”,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多媒体移动终端”的特性。
上述缺陷的最终结果将有可能是导致产品本身和应用本身无法激发用户的核心需求点,从而导致市场在“流行性”热度逐渐冷却之后,市场也可能随之冷却。同时受产品用途的限制,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群体的进一步扩大。这一点也不得不予以足够的警惕。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平板电脑市场不只是概念热炒而来的“昙花一现”,如果才能保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呢?
贝叶思咨询在进行消费者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如下观点供大家探讨:
第一,苹果引领了平板电脑的发展,但不足以长期支撑市场的长久性,平板电脑的未来在于多家争鸣
从目前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来看,苹果iPad仍然独占鳌头,整体市场占有率高达近70%左右。原因我们可以说在于:一方面市场上目前尚没有可以与iPad匹敌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没有在号召力上可以与苹果匹敌的厂商。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目前虽然就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来说虽然要想和苹果竞争大多数厂商确实还存在一些的差距,但就研发实力和技术实力来说,推出可以与iPad一较高下的产品并非难事。而对于平板电脑品牌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品牌来说,需要的是对市场执着的魄力,以及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出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产品的定力和耐心,而不应该是抱着追随市场热点,捞一把就走的观望心态。只有对行业有影响力的各家厂商能够同心协力,都有志于打造务实产品和积极开拓市场,才能够保证平板电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平板电脑必须有大众市场的支撑,走平民化路线
我们这里所说的“有大众市场的支撑”,包含两个方面的概念:首先,在价格层面,平板电脑必须脱去“贵族化”的外衣,主流产品必须能够让普通消费者“消费得起”,这样平板电脑市场的用户群体才能够以基数众多的普通消费者为依托,才能支撑其长期发展;其次,另外一个层面,平板电脑不仅仅需要在价格方面走亲民路线,其主流产品配置也需要向“性价比”看齐,如果仅仅停留在价格亲民,而产品设计或性能无法达到用户的最低期望值,仍然无法吸引潜在消费者加入购买行列。当然,如何才能够实现价格、性能以及应用的最佳配比,还需要进一步考验众多厂商的智慧。
第三,查缺补漏,弥补软肋
众所周知,目前就平板电脑本身而言,不管现有用户还是潜在用户,诟病往往集中在兼容性、扩展性、待机时间等方面,这些缺陷甚至成为很多用户仍持币观望的主要原因。从技术上来说,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难题,关键在于厂商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是否秉承人性化的观念,是否能够和消费者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做出消费者真正喜闻乐见的产品。相信如果平板电脑在上述问题上得到一定解决之后,用户规模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展。
第四,平板电脑的未来,承载于软件应用的多样化和普及化
苹果iPad之所与能够取得成功,虽然离不开其新颖的产品概念和引领时尚的产品定位,但究其根源,其成功之道仍集中在苹果拥有数量众多且多样化的应用软件。对于平板电脑来说,硬件是基本条件,但软件应用的多样化才是必要条件。用户在购买产品时,虽然也会关注产品采用了什么屏幕、何种CPU等等硬件配置情况,但其尤为关注的,还是在于“产品能够用来做什么”,而“产品能够做什么”则更多取决于产品能够运行哪些软件?能够应用哪些服务?这些软件和服务是不是易于获得?所以上述阐述也可以概况成一句话:未来的平板电脑市场,得应用者得天下。
当然,至于如何才能够实现应用的普及化和多样化,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借鉴和经验:苹果手机的APPStore获得了巨大成功以后,各家手机巨头也纷纷效仿,都在打造各具特色的网上应用商店,为用户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其中以android平台更为突出,Google和几十个手机相关企业建立了开放手机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摩托罗拉、HTC、三星、LG以及中国移动在内的34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业,联盟中的各企业均会基于该平台开发手机的新型业务,极大地保障了android平台应用之间的通用性和互联性,也使得安卓在人机交互体验上获得了更加杰出的表现。类似的模式在平板电脑中同样可以予以复制或者改进,平板电脑采用相同系统平台的厂商以及运营商、无线技术应用商等企业,如果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打造一个开放性的应用平台,相信对于平板电脑应用的普及,将可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