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张亚勤:云计算欲成主流需先做平台

2009-08-05 计世网

   刚从美国回来才两天的张亚勤看上去有些黝黑却显得精神矍铄,之前其撰写的博文《云计算三部曲》让业界对这位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眼中的云计算有了更深的理解。而此刻与我们面对面再谈云计算,张亚勤更是坦言,“最后IT产业玩得就4个东西——计算、存储、通讯和数据”。他认为,好的云服务就是均衡,即云存储是将数据存好;云计算则是在上述4个方面都保持动态,通讯就是带宽,而数据会成为今后的战略资源。

   对话张亚勤:云计算正在变成主流

   应用让云计算正在变成主流

  谈到云计算的历史,其实很久了,它本身就是网络计算。我们原先做的.net,包括IBM的公共计算,亚马逊的EC2和S3两个平台都是云计算的一种尝试,也包括过去高性能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都是云计算的雏形。

  而很多应用不采用云计算,是无法实现的。比如网络搜索,它需要大量的数据中心,需要超大型计算能力,也需要快速呈现;再如地图定位等等应用都需要云计算来实现。云计算可以说是将超型计算提供给了每一个人。早在六七十年代,超型机、大型机将超型运算提供给了企业,到PC时代,每个人相当于一台机器,现在是它将全球的资源链接起来,让每一个人可以通过PC、手机,或者任何一个“端”来使用。

  张亚勤再次强调云计算中有两个概念很重要。一个是云,即通过互联网将各种计算、存储资源链接到一起。链接的方式是互联网,是一个标准。另一个是端,我一直在讲“云+端”的世界,端即各种各样的PC、手机、电视、家电、汽车等等都是端,有了云的各种资源才能通过端去真正地体现,最重要的在于用户。微软的云计算从技术模式上讲,就是“云+端”,二者是不可以分割的,依靠它们相互的作用来增强,体现价值。所以平台需要云的平台,端的平台。
 
    真正成为主流就一定要成为一个平台

  云计算真正成为主流还需要点儿时间。目前大家看到的云计算可能主要是通过搜索、电子邮件等互联网的终端来体验服务,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云计算的真正平台。张亚勤强调,“云计算真正成为主流就一定要成为一个平台”。就像windows成为一个平台,大家都在上面开发软件,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云计算过去每个企业有自己的应用,它给用户看的就是应用,没有形成真正的云。现在比如谷歌的App Engine、微软的Azure,IBM的蓝云、亚马逊的EC2开始形成平台,但这个平台到底谁能取胜,谁能最终成为主流可能需要些时间。但至少现在大家都在向这个平台去迈进。

  云计算在中国市场也还需要点儿时间。因为要实现云计算市场首先要有大的云计算提供商,但现在还不存在。目前大的提供商都还是跨国企业,国内的企业还没有。比如说现在提供的资源,资源里很重要的一点不仅仅是原始资源,还有很重要的数据资源,数据资源其实是云计算中最重要的资源。所以五年前开始,我就跟每个厂商、政府的领导都在讲我们要建大型的数据中心,要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数据。现在全球都在建数据中心,就像投资房地产,将房子先买好,就可以租出去使用了。

  我们的云计算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都才刚刚开始,如果从广义来理解,微软的.net做了很久。广义的云计算包含了互联网搜索、邮箱等都是云的服务,这些我们做了很长的时间。国内如MSN、bing搜索都是例子。再就是.net架构,它包括开发的环境、开发的工具在国内很多人都在使用,基于网络开发软件。而真正将“云+端”这种服务看成平台,我们才刚刚开始。

  而最后IT产业玩得就4个东西,计算、存储、通讯、数据。好的云服务就是均衡,云存储是将东西存好;云计算是在这4个方面都是动态的,通讯就是带宽,数据会成为以后的战略资源

    微软的云计算就是“互联网上的windows”

  全球市场我们采用新的云端平台“蓝天”(Azure),可以想象它有点像windows,我们把它叫做“云里的windows”、“互联网上的windows”,稍作解剖可以看到它与windows平台有许多相像之处。比如windows下的PC,有CPU、存储器、写程序等,而云里面广义的看,比如存储不仅仅在PC里,它可能分布在全球的任何地方;还有计算功能,以及基于此的开发工具等都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一是资源分配在不同地方;二是需要动态的管理系统。

  微软现在有PC的操作系统,有云的操作系统,还有嵌入式操作系统,它们之间都是可以兼容的,统一的开发工具,统一的运营环境。

  此外,微软的云计算业务模式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向企业租借资源,可以是中小企业,也可以是大型企业。公共云,按需购买,用多少买多少;私有云,大型企业不想别人分享,用云提供自己的服务,不希望用别人的品牌,比如中石油、中移动等,微软向这些企业出售整套云的系统产品,购买微软的标准件,对外提供服务,不用说微软的品牌。这也是微软的“软件+服务”策略的最好体现,即对中小企业用微软的品牌,对微软是服务的概念;对大型企业用自己的服务,需要微软的产品,就采取买微软产品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服务的方式。

  微软的云计算还会采用三种不同的服务模式。一个是物理层,只提供存储,用户购买存储资源、计算资源以及带宽这些最原始的资源,比如亚马逊。一个是平台层,物理层上提供一些开发工具,相当于中间件,企业可以在上开发。一个是最高最全的服务层次,什么都提供。提供的是最终的服务,比如谷歌。微软的云计算是三层都提供,用户可以选择,三层之间完全是用公共的协议分开的。

  面对三种服务,用户可以多种选择。比如终端用户,只需要服务,如存储照片,搜索、email等,以后会有更多的服务。小企业想提供给用户服务,他希望用你的软件去开发应用,可能用的是第二层,费用稍微高一点。有的企业就用存储,三种服务都可以。微软现在三种都在推,甚至可以全套购买。

    虚拟化和云安全是微软云计算的重要课题

  云计算并非全新的东西,概念可能是新的,但其实它背后的技术,包括不同企业的战略产品已经很多年了。云计算是很多技术的融合,其中一个关键技术就是虚拟化。有了虚拟化,云计算才变为可能。目前云计算定义也不是特别清楚,按照我的定义,可以说虚拟化是云计算下面的一个层次。虚拟化一开始是管理服务器的一种工具,后来应用到桌面,云计算就需要用到虚拟化管理的方式,才能管理如此多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多种端。

  还有,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但安全问题却成为现在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何将数据更好的保护起来,加密措施、备份等。公共云、私有云,这总是一种均衡,越来越方便的时候,有时候风险也会相对大一点。这里就要提醒用户使用正版软件。此外微软的蓝云平台采用了几个层次来确保用户使用安全,其中最重要的层次在操作系统内核,内核采用了新的安全模型,使资源既有连续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再就是系统的调配,调配时不会调配系统的内核资源,通过一些指令的审核过程做判断;还有最后的应用层,都做到保护措施,甚至企业还可以采取特殊的加密措施等。

  张亚勤简介

  1966年生于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

  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学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1986年就读于乔治·华盛顿大学。1989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1989-1994年,GTE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之后被聘请到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首先担任项目经理,后任部门主管,97年被提升为多媒体实验室主任。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博士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这是在电气和电子学研究领域全世界最高的学术荣誉,他也因此成为IEEE 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

  履历

  1999年加入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出任副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1999年1月,美国电子工程师荣誉学会授予张亚勤博士1998年度唯一的"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2000年7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院长。

  2000年8月,他接下李开复手中的接力棒,出任研究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中国研究院于2001年11月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科研机构。该机构目前汇集了国内外170位优秀的科研人员,在世界权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700余篇,有70多项技术转移到微软的核心产品当中,其中包括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

  2004年1月张亚勤博士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2005年9月张亚勤博士调任微软中国担任副董事长,负责微软在中国的科研及产品开发的整体布局和研发战略。

  2007年9月张亚勤作为微软(中国)公司董事长代理CEO职务。

  2008年11月,担任微软大中华区副董事长,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