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专栏 > 正文

沈文海:气象信息化云计算待动

2012-11-16 IDCUN 编辑:IDCUN

  今年北京、天津等地的强降雨引起了更多的人对气象观测、气象预警的关注。国家气象部门对气象的预测的准确度如何保障?信息化手段在气象部门是如何应用的,在天气预报过程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沈文海,对我国气象信息化的建设历程进行了了解。

  气象信息化:从基础设施到与业务应用结合

  作为数据信息量大、对数据实时处理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国气象领域信息化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采访伊始,沈文海为记者梳理了我国气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历程。

  谈到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化技术,有两个特征:数码和微处理。而对于气象信息化而言,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早,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沈文海介绍,早在1975年,中国气象中心建筑的气象大楼,可谓是当时亚洲气象组织的通信枢纽。这也可谓是我国气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大成就。当时,气象中心引进了3台M-160和M-170巨型计算机,这也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当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专程来到这里排队进行业务处理。”沈文海回忆说,而这种现象,甚至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就是当年建设的亚洲通讯枢纽工程(BQS)。它对我国气象信息化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天气预报要通过气象观测收集数据,每天定点观测,但信息的获取是人工发送,很不及时,同时国外的气象信息更难获取。而亚洲通信枢纽的意义就是打通了通道,让我们既可以实时获取全球信息,也可以将国内的气象信息发送出去。”沈文海说。

  气象信息化发展的第二个标志性工程,就是1992年国家批准实施的9210工程。该工程全称为气象卫星通信系统,即在全国观测站架设卫星通信设备,通过卫星实现全国观测资料的收集,打通了国内所有气象观测信息瓶颈,实现国内信息实时传输和收集、共享。这也让我国的天气预报工作,真正实现了实时化。

  同时,随着9210工程的开展,气象信息交互式预报系统(MICACS系统)也同时起步。改系统作为业务应用的重要软件系统,由气象中心开发,并且成为现在气象预报员的专用平台。它能实现计算机绘制天气图,并且对观测资料进行共享、分析与自动显示,预报员的注意力只需放在预报工作上即可。这也标志着信息技术与气象业务实现了更加紧密与深入的结合。

  气象行业现代化包括信息采集和收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共享服务等几个层面的内容。随着BQS系统、9210工程等的建设,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共享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是信息的存储,却是实现得最晚的。

  沈文海介绍说,至今为止,并不是每个省局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级信息存储管理系统,而是散布在各业务部门系统中。2004年,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系统建成,但功能和性能还需完备,无法直接支持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还需再建自己的存储系统,并未实现集中。

  然而,这一问题也开始得到改善。国家已经开始建设全国综合信息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系统),省局建立数据中心级标准化存储系统,同时改造国家级系统,使其具备更好的性能。今年下半年,应该可以实现在全国进行部署。该项目完成后,我国气象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工作建设基本完成。

  云计算待动

  在我国的政府与公共事业行业中,气象部门的信息化是属于起步较早的。但是,仍然还有亟需提高的不足之处存在。例如,气象部门现在的数据中心建设还亟需提升。地方业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统筹仍然缺乏经验,因此虽然新建了很多系统,但这些系统自成一体,流程复杂,资源使用出现浪费。因此,某些人员不足的县区级气象部门,更愿意使用地市级处理好的数据,造成部署的设备的大量浪费。

  实际上,出于节约资源和设备、实现信息共享等方面,云计算概念不失为一个可取的解决方案。沈文海表示,气象中心也在设计全国气象信息网络的整体规划。如果能将云的概念引入,实现流程规范化、集约化管理和整合,逐步实现流程办公、远程办公,将对气象部门信息化大有裨益。

  气象预警与精度保障

  对于公众而言,气象预报的精度是备受关注的。针对气象预报的精度提升问题,沈文海表示,现代通信手段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已经大大提升了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天气预报是通过网格计算的,网格越细,计算精度越高,因此气象行业对高性能计算机要求更高。沈文海介绍说,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巨型计算机后,数据预报领域向业务化逐渐发展起来。“目前,计算精度已经从以前的2.5*2.5度提升到了0.125*0.125度,预报效果也大大提高。现在我国在气象预报的精度方面,已经进入全球第一方阵。”同时,也实现了一个小时即可预报一次,并滚动预报,大大提高预报结果的精度。通信系统的信息化,高性能计算的现代化,都实现了应用的现代化。

  同时,预报平台的丰富也使得气象预报能够及时得到发布。预报的结果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台、电子预告牌、电邮等发送,公众对气象预报的感受度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主导建设的信息发布预警平台,实现了信息的集中、统一发布。实际上,包括防疫等灾害都可以在预警平台上发布,但由于全球自然灾害统计结果,气象灾害占据绝大多数,因此,气象部门主导了该平台的建设。

  同时,沈文海也提出,目前各公共事业部门的信息共享等仍然没有实现完全的互通,这也需要信息化手段的进一步支持。目前也仍旧有预警、信息共享等各项工程在继续深入开展,相信随着进一步的建设,气象服务的完善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