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毒软件真能百毒不侵?加密软件合力御敌
2013-02-22 eNet硅谷动力 编辑:佚名
据鹏宇成了解,中小企业每花在安全事务上的费用平均为1万美元,均摊在每位员工身上的支出为36美元。相关调查还指出,杀毒软件是大多数企业的首选安全解决方案,67%的受访者将其作为优先考量对象。
杀毒软件是我们普遍采用的网络安全设备,是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的一类软件。来自计算机外部的病毒和恶意程序进入电脑系统越过防火墙后还需要经受杀毒软件这一关卡的查杀,很多安全威胁就被拒之门外了。随着企业信息泄漏事件的多发,大多数企业都关注到了内网安全现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确保内部的核心机密安全。然而不少管理者的信息安全策略大多停留在加强杀毒软件设备的投入上,认为只要拦截查杀病毒就安全了,其实不然。企业内的安全事务远比管理者的想象更为复杂也更宽泛。杀毒软件并不是真的百毒不侵,单纯依靠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预警系统等已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现状,加密软件作为数据信息本身的加密安全措施,必须加入到这套系统的安全防御体系中来,合力御敌。
由于信息化时代赋予企业的知识产权、客户资料、设计图纸等商业机密信息的价值含量越来越高,使得它们受到的安全威胁也与日俱增,网络犯罪分子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攻击手段日益成熟,迫使管理者不得不做出一些额外的努力与思考。据鹏宇成了解,中小企业每花在安全事务上的费用平均为1万美元,均摊在每位员工身上的支出为36美元。相关调查还指出,杀毒软件是大多数企业的首选安全解决方案,67%的受访者将其作为优先考量对象。相比之下以数据加密技术为例的其它实用性保护方案则人气较低,仅受到40%受访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杀毒软件并非百毒不侵,单纯杀毒潜存安全隐患
对杀毒技术的过分依赖和信任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其潜在风险。杀毒软件确实可以帮我们排除和查杀计算机系统中的病毒、木马和恶意软件,但随着病毒种类的变种和发展,很多新的病毒入侵使计算机无法规避杀毒软件漏过的威胁。杀毒技术只能应对每天不断增长的恶意威胁中的很小一部分。根据Imperva公司最近在《纽约时报》上发布的一篇报道,他们尝试将82种新生计算机病毒引入40款杀毒产品的保护环境当中,可悲的是这些保护技术最终仅测试出了不到5%的恶意软件威胁。
只把精力倾注到杀毒技术的投入无疑是最大的策略失误,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占总体支出的68%,而这部分的损失的确该给我们一个深刻的警醒,去寻求更可靠的安全策略,降低损失。鹏宇成表示,在终端安全领域,我们需要采取更加全面的方案才能达到对企业平台、网络、应用及数据的理想保护效果。为了确保中小企业不再让安全威胁从杀毒软件的身边溜掉,管理者自然需要为安保体系添加新的助力,那就是采用加密软件部署信息加密安全解决方案。
加密软件保护核心数据安全,与杀毒软件共同御敌
对于企业机密数据信息的安全威胁,一方面来自于网络攻击者通过系统漏洞有机可乘,通过窃取到的数据组织银行诈骗,导致有价值的客户数据、知识产权大量外泄;另一方面来自于管理者容易忽视的内部员工泄密;最后还有一个不容易引起关注的合作伙伴的泄密问题。如果关注到后两者对于企业信息安全威胁的巨大影响就不会执着于杀毒技术的研究了。中小企业绝不能忘记一点:外部恶意活动并不是安全威胁的惟一内容,内部威胁同样时有发生,这类事故可能源自任何有权访问办公场所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家伙--客户、分包商甚至是心怀不满的员工。
因此,除了杀毒软件必不可少外,我们同样需要引入文件加密软件保护系统,从内部角度出发定期对IT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加密软件是针对文件数据信息本身进行加密处理的安全措施,部署在企业内部,把企业的核心机密文件置于强制透明的加密防护之中,任何人未经授权无法接触到原始数据,即使窃取成功后得到的也是经过加密的数据,最终因无法解密而以失败告终,这样便能给网络攻击者和内部员工在窃取数据时以有力的回击。那么加密软件哪个好呢?什么样的加密软件才能起到如此的防护效果呢?
为适应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加密新需求,主流的透明加密技术以高效加密、安全稳定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鹏宇成的核心文件保护系统作为透明加密软件的代表,为企业的内网安全加固了信息保护的力度。同时,核心文件保护系统支持多种场景的应用模式,可以提供特定格式加密、特定目录加密、特定用户加密、U盘脱网加解密、服务器控制权限等多种实现形式,满足用户差异化的加密体验。除此之外,核心文件保护系统不仅专注于本地文件保护,还对外发出去的重要文件进行远程的打开次数和阅读时间控制,有效防止合作伙伴对文件信息的二次利用或外泄。
杀毒软件作为传统的信息安全产品,对我们的计算机信息安全起到了重要的防护作用,但也存在着短板和不足,那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补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确保企业内部的核心机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