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刀片服务器 > 正文

服务器架构之争:应用负载定成败

2013-07-02 企业网 编辑:佚名

  x86服务器已能承担RISC架构的职责?

  从产品技术的层面,特别是在RAS相关特性和功能上,英特尔已经做好准备,事实上,自至强7500及E7处理器先后发布以来,它们集成的多项、强大的RAS特性就已经让基于它们的服务器拥有了可媲美小型机的RAS水平,同时,也拥有出色的性能和RISC架构系统所无法企及的开放性和高性价比。我们注意到,既使是最为昂贵、最高端的专有架构系统,也无法避免意外停机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不仅仅将RAS做到了单个的处理器或系统中,更重要的是,基于我们产品的系统,可以凭借其高性价比让客户更为轻松地实现包括多机热备在内的多种应对方案,让其运行关键业务应用的IT基础设施变得更为稳固,而且,我们也在携手合作伙伴,从软件角度出发,将相关应用对于硬件平台的性能和功能的发掘做得更好,优化得更好,以确保从软件的一面,也能强化其长时期稳定运行的能力。

  如何看待来自ARM的新竞争?

  关于ARM在服务器市场上的发展动向,我们认为,这能够充分说明服务器市场仍处于需求提升、发展迅速的状态,也能验证服务器应用负载和相对应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发展趋势。英特尔乐见这个关系着所有企业与机构业务运行及发展基础的IT细分市场领域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并且认为良性的市场发展和竞争态势有利于激发更多创新,进而惠及更多用户。

  在这里我们想重申英特尔对于用户应用负载需求的重视,事实上早在2011年初,英特尔就从这个角度明确定义了微型服务器,认为它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设施服务器产品类别,适用于支持一些独特的、需要更多低功耗高密度服务器而非较少高性能服务器才能实现更高效率的工作负载。从当时来看,这些负载包括了低端托管、轻量级网络服务器和简单的内容交付服务器等,近两年来,相关的负载范围内,又增添了低端存储或冷数据存储等负载。英特尔当时指出,微型服务器在未来4-5年内将在整个服务器市场上占据10%的份额,原因主要是有越来越多的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等非传统计算设备开始连入网络,需要为它们提供支持所致。英特尔相关的预测是,2015年将有超过150亿台设备连入互联网。

  英特尔在微型服务器上的优势

  英特尔从2011年就开始针对微型服务器提供专供其使用的产品线,事实上英特尔公司也是业界第一个提供这些产品并和合作伙伴合力打造出微型服务器成熟产品的厂商。 英特尔架构微型服务器已经在淘宝等中国行业用户方面获得成功应用。

  英特尔在微型服务器市场上的优势主要有:

  -拥有出色的性能和能效优势,并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这一优势;

  -同时对于企业级计算的负载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例如64位、虚拟化和ECC内存校验等技术和功能。特别是64位和虚拟化,对于企业计算来说至关重要,而目前只有英特尔针对微型服务器的产品支持这些特性;

  -能最大化保护和发挥用户软件投资的价值,目前多数WEB层的应用都是基于x86,特别是英特尔架构而开发,并使用基于英特尔架构技术的服务器来承载,这意味着用户使用基于英特尔架构技术的微型服务器来运行它们,在软件开发、优化和维护方面投入的成本是最为理想的,而且无需进行迁移,并因此进行重新的开发和调优。

  -成熟的软硬件生态系统的支持,围绕领先的硬件和既有的大量软件资产,很多软硬件厂商都对英特尔在微型服务器领域的投资予以充分支持。

  反击ARM:不能单纯强调低功耗

  在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表现,优化其对企业业务的支持并降低成本的道路上,IT业界的创新应该是多方向,多层面的,如果只拘泥于单个或一组服务器功耗的降低,是不全面的,因此英特尔着手从多个层面推进整个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以及节支增效工作。而且要让数据中心运营成本更低、产出更高,推进节能只是一方面。用户的数据中心在提升设备密度的同时,能够有更高的利用率,更好的灵活性及更容易维护,才是更重要的,因此在构建数据中心的道路上,不应该只看数据中心耗费了多少电,或节了多少电带来了多少电费支出,而是要看每一分能耗,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是否消耗得物有所值。从这个角度出发,英特尔正与一些最早看到微型服务器发展趋势,以及领先于其他行业用户率先使用了这类产品的用户合作,推进更多旨在提升IT基础设施性能功耗比(即每瓦)的创新,机柜式架构就是其中一例。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和中国电信与英特尔公司合作推进天蝎项目(Project Scorpio,该项目致力于在机柜内部的六个区提供一个包含风扇和电源的物理聚合机架,来实现节约总体拥有成本的目标),英特尔机柜式架构已在中国开始了具体实施历程。

  互联网在企业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上的应用正在不断丰富,负载类型越来越多样化,这些应用负载就是引领IT产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相对应的服务器及其他数据中心IT设备势必也要随之多样化,细分化,才能对应其需求。而且由于这些需求变化很快,因此用户一定要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以全面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需求,在选型时要基于应用层面的兼容需求、迁移和优化需求和难度,以及应用发展演化中对于计算、I/O和存储的需求(现在的和未来的),再将服务器层面的性能、能效、可靠性、可用的铺助软硬件节能技术以及机架、机柜甚至是整个数据中心层面的增效节能技术全面考虑进来,而不要仅仅考虑功耗是否够低这一个维度,以避免风险和可能出现的重复投资。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