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数据打好基础施耐德电气助上海公利医院迈向智慧
2014-03-18 IDCUN 编辑:IDCUN
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成立于1943年,目前拥有超过千名职工,日接诊量超过5000人次,是上海首批通过综合性医院管理评估试点的4家单位之一。
背景
公利医院信息科科长丁宏志表示:“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在近年来提升很快,而这也导致市民对公共医疗的需求不断提升。目前,公利医院职工已经超过千名,日接诊量超过5000人次。这样高的医护人员密度与接诊负荷给公利医院之前的数据中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旧数据中心狭小的面积和落后的配置都成为医院保持正常运行的隐患。”
新型医疗驱动更高需求
“随着医疗手段和工具的不断进步,医疗病患信息的复杂性、多样性也在逐步升级。旧有数据中心在面积、可用性以及设备性能上都以捉襟见肘,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陷于停滞。老的机房面积仅有40多平米,很多设备都非常老旧。不仅UPS是老式的塔式UPS,就连空调也只是用了三台4匹的民用柜机。在老的数据中心环境中,任何的维护和升级都需要先停机再操作,不仅相当麻烦,业务的可靠性也完全无法保障。”
“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公利医院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政策支持下开展了名为‘智慧医院’的改造升级项目。新项目不仅为公利医院带来了一座新的综合楼,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在新的综合楼中,我们规划了一个超过120平米的数据中心。但房子建好之后,设备如何选择、区域如何划分、业务怎样面向未来扩展?这些问题对于医院来说显得过于复杂了。但作为医院,行业云、大数据、智慧医疗等技术一定是我们信息化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数据中心设备选型与规划的“三个代表”
“以医院的观点来看,选择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要符合‘三个代表’原则,即品牌具有代表性、销量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良好的口碑。而施耐德所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符合公利医院的这三点要求。在前期的沟通中我们还了解到,施耐德电气英飞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在医疗界有许多成功实施的案例,包括北京医院、北医三院、北大国际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全国各地的知名医院,这也是我们最终选择与施耐德电气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施耐德电气的建议下,新的数据中心采用了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三段式分离规划;其中20平米为控制室,80平米为主数据中心,另外20平米则作为设备室。”
“在设备选型阶段,经过招投标和层层选拔,我们最终被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所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其完整的配套服务所吸引,选择采用了包括在线式可扩展UPS、80千瓦级InRow行级空调以及机柜和配电方案在内的整套施耐德英飞解决方案。”
托起大数据与云计算
“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与合作伙伴帮助客户规划适合业务需求的容量、密度、成长计划、预算、关键等级及效率等关键参数。而在项目实施之后,施耐德电气的技术人员会定期上门进行相关设备运行状况的回访工作,并对相关的业务部署提供建议,摆脱了以前“有求才应”的售后模式,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
“而有了新的数据中心做依托,医院在年内也将上马VDI等云计算项目,让医院的整个IT系统更加容易管理,更加节能。”
“在整个解决方案中,APC通过对各个系统进行合理、有机的配置,从而保障了数据中心7X24小时运行的稳定性,保障关键业务流程并提升医院流程的高效、有序运行。同时,可预测、标准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使得整个数据中心能够有效应对医院未来的业务发展,为‘医疗云’、‘大数据’等项目的实施预留了充足的空间,让数据中心做到面向未来。当然,标准化、模块化的数据中心同样为数据中心带来了方便管理、降低成本等众多优势。根据实际计算,在采用APC整体解决方案之后,公利医院新数据中心的总体拥有成本降低了33%,使医院能够将更多资金放在业务创新之上。”
“作为整个医院信息化向大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前进的第一步,可以说我们走的很好。不夸张的说,在施耐德的帮助下,以目前公利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来看,即使与很多三级医院相比,我们的数据中心也是比较先进的。而在未来,医院将继续在信息化方向迈出第二步和第三部,将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互联互通,并在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上做文章,建设一家真正的智慧医院。”
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部署了施耐德电气InfraStruxure™英飞解决方案
丁志宏,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信息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