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云计算预测视角勾勒出的不同结局
2014-09-23 中关村在线 编辑:佚名
我曾经在之前的几款文章中讨论过IT部门在处理云方案部署时所选择的几种模式。《云计算是一场失败的革命》一文意在探讨IT组织对于云计算的厌倦之情——虽然一部分供应商认为云代表着未来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但用户们对此似乎并不买账。而其后的《云计算革命的真相》一文则讲述了现实世界中的三个案例,相关企业利用云计算解决了他们依靠传统IT基础设施模式根本无从下手的关键性难题。
本周,两组信息让我们不禁想起William Gibson的著名格言——“未来就在于当下——只不过尚未汇聚成形。”不过正如我在最近的博文中所提到,最近十年来业界对于IT未来的展望其实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以内部环境为重点、以静态为主要特性,几乎无法提供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弹性资源。
换句话来说,IT的未来已经近在眼前,但却被刻意从传统IT体系当中分离了出去。关键问题在于:目前的传统方案是否能够追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抑或是会像现在的底特律那样被无情地抛弃在历史的垃圾堆当中?
Forrester:双“基础设施”记
首先来看Forrester公布的一篇报告。尽管这篇文章的标题为《公有云市场正处于迅猛发展当中》,也就是说公有云计算正逐步成长为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力量。但从内容角度看,其核心观点则如《双城记》所言:这是最具“云”特性的时代,这也是最能代表传统IT的时代。
Forrester调查了大量IT专业人员并通过观点整理发现云计算目前确实处于迅猛发展的态势当中。在未来五年当中,SaaS将保持每年14%的复合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此类方案在过去几年中确实勇猛精进,而且即将步入成熟。相比之下,IaaS的成长更为夸张——其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38%。
从表面上看,这篇报告的重点在于云计算正逐步成为主流方案。然而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结论并不是那么单纯。
从数据角度出发,这份报告指出SaaS在过去几年中获得了相当强劲的发展节奏,甚至开始取代一部分内部应用程序。在最近三年里,以ERP与CRM为代表的企业内部应用程序已经受到SaaS方案的凶猛蚕食,其具体百分比如下:
2011年:3%到5%
2012年:5%到7%
2013年:12%到14%
作为另一项重要数据点,该报告指出公有IaaS/PaaS正逐步取代内部基础设施,开始充当Forrester所谓“补充性应用程序”的实施基础。这类扩展型内部应用程序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而新型云基础应用程序则以创纪录的速度扩张现有系统的涵盖范围、从而为客户或者合作伙伴提供更为广泛的激励机制。
不过从IT基础设施的整体前景角度出发,Frrester在报告中表示其发展方向却并非高度乐观。展望未来五年,Forrester估计服务器与存储整体份额中的主要比重并不会被云环境下的服务所取代。到2020年,这部分业务总值将达到2300亿美元,但Forrester认为其中只有19%会归属于云基础设施。在我看来,这意味着其余81%的份额将继续被投入到传统IT基础设施支持领域——包括采用手动管理并实施静态应用程序拓朴结构的内部数据中心环境。
总体而言,Forrester在这份报告中给出了颇具综合性的分析结论。公有云计算确实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甚至可以用超速发展来形容),但迅猛成长的背后仍然暴露出整体比重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在未来五年中也依然不会得到扭转。概括来讲:IT基础设施的未来将继续保持原本的发展走向,只不过增添了一点点公有云计算要素作为点缀。
为什么我们预期中的云方案与实际获得的云方案差异巨大
其次,Matt Asay还撰文讨论了前Gartner分析师、现任红帽公司总经理的Alessandro Perilli在本届红帽峰会上的发言内容。
根据Asay所言,Perilli强调称大多数用户希望能拥有功能特性与公有云相仿的内部云方案:易于访问、按用量计费、轻松实现弹性特征且拥有低廉的管理开销。然而事实是残酷的,他们发现大多数内部云环境实际上复杂、昂贵、成本高企且难于打理(我猜这是指其需要大量人为参与且繁复无比的标签管理机制),而且容量也受到严重束缚。
不过根据Asay的说法,Perilli认为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供应商们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假象,让用户特别是IT部门误以为内部云方案易于部署及实现。除了对内部云环境在容量限制方面的惊讶与沮丧,用户还需要清醒意识到以下几项事实:
大多数IT部门在云实施方面的努力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项目的性能比较对象应该是现有内部基础设施,而非业界最出色的公有服务供应商。
拥有“真正的”云功能(简便、廉价且管理成本极低)要求用户预先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以及处理流程的工程调整。这项工作难度极高。快速完成这些任务实在有些不切实际,毕竟大多数IT部门都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运作局限。
相对于期待“真正的”云功能,IT部门目前更应该将关注重点放在长期提升流程身上,先从能够达成的阶段性目标出发——举例来说,设置一套测试/开发云环境,为软件工程师们提供敏捷开发平台——并在未来几年中陆续加入“真正的”云功能。
扭转对于IT未来的错误预期,云不会成为颠覆性的重大变革
纵观Forrester的报告与Asay的博文,我进一步确认了这两种预测所采取的保守主义态度。从本质上讲,其信息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结论。首先,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五年之内,IT基础设施的主流趋势仍然不会出现任何颠覆性变化——其实与过去十五年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同。其次,IT部门应当接受这样的现实,即下一个十年中公有云供应商所能提供的服务与过去十年的成熟功能方案并没有什么区别。
与我在之前文章中所提到的实例不同(包括莲花车队、Lonely Planet以及Marks & Spencer所采用的云方案),整个世界并不会快速重构并向更深层次的数字化形态演变,看起来双方的预测都对未来IT提出了非常保守的要求。他们想要的是能够对当前的迫切挑战作出快速响应的方案,而非那种不温不火、充满不确定性且轻松愉快的发展道路,例如更具敏捷特性的基础设施。
未来的战略思路与当前可能并无多大区别,预计未来十年中公有云领域将继续重复Amazon以及其它电信运营商目前已经在提供的服务,而IT部门也将继续对此保持忧虑。随着公有云服务的逐渐成熟,IT部门很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因素。公有云技术项目能够很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实际需求,为了将其引入业务流程、工作人员甚至不惜回避来自IT部门的控制与管理。
IT部门其实一直在对未来发展作出规划与准备,但为什么如此坚实的传统智慧在近年来变得如此不受人待见?考虑到当下管理方式与未来现实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我们总结出了目前IT部门审视出发点当中的三大主要不足:
为时尚早。技术的最终发展结果目前仍不明朗。云计算概念走向我们的生活还不足十年,也许当下还无法断言其最终将走向何方。对于上一次平台革命,也就是PC设备,其十年磨合期基本上是以1988年为起点。在那个时候,各个行业中的管理者们普遍将PC视为一台功能极为有限的“玩具”、根本不能完成小型机需要打理的各类实际计算任务。1988年,Digital Equipment公司是业界第二大计算设备供应商,其销售总额高达140亿美元;相比之下,如今的PC巨头戴尔当时只拥有区区1.59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十年之前,戴尔的收入已经达到100亿美元,Digital Equipment却在被康柏收购后彻底丧失了活力。与之类似,目前要想断言云计算的最终发展高度还为时尚早,也许五、六年之后现实会证明Forrester与Asay的预测实在太过落伍——但目前还不能作出这样的判断。
我们的视角存在严重局限。从业人员对于未来给出的预期往往存在严重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他们无法从现有条条框框当中彻底摆脱出来、多年的传统实践已经成为其思维方式的组成部分。举例来说,《第二机器时代》一书就讨论了在电机全面取代工厂当中的蒸汽设备时,设计师们仍然固执地坚持使用拥有大量复杂皮带与传动装置的陈旧制造机械。他们无法创造出能够与设备本身顺利对接的新型设计方案与小型电机装置。经历了整整一代工业设计人员更新,他们才真正开始接纳小型电动机并拿出能够与之相匹配的新型设计思路。
与之类似,IT专业人员长久以来已经适应了昂贵、规模庞大且难于管理的技术环境,因此即使以虚拟化为代表的新型方案能够全面满足其实际需求、他们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思想解放出来。只有新一代IT实践者成长起来之后,云计算的潜能才会得到全面发挥;而当他们成为决策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后,原有系统才有可能被彻底抛弃、并为新型环境所取代。
我们的调查对象存在偏差。在《报纸与不可想象的思维方式》一文中,媒体分析师Clay Shirkey教授对报纸这一载体作出了精彩的评述。他就互联网将给新闻行业造成何种影响为话题与众多出版商进行了探讨,这样的调查对象给出了坚定不移且不容置疑的明确回应:无论新闻解决方案最终走向何处,数量庞大且以印刷为核心的企业都将成为发布机制中的主干与核心。很明显,这些调查对象根本无法想象在《纽约时报》或者《洛杉矶时报》缺席的情况下,整个新闻行业将走上怎样的发展轨道。
从业内主导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每一种解决方案都需要继承并高度遵循现有执行机制。当向IT部门征求关于IT基础设施发展前景的意见时,得出的结论往往总是以巩固IT现有地位作为前提、而并非如何让用户获得更令人满意的使用体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与IT部门讨论公有云计算简直无异于与虎谋皮——得到的结论一定是负面且消极的。
虽然以上三条理由解释了目前业界对于云计算的发展前景预测为何如此保守、对2020年的IT行业为何如此悲观,但仍有一项事实不容否认:这些预测结论并没有确切考虑到2020年生态系统与社会面貌的发展变化。
根据William Gibson的名言,IT的未来已经在当下显露端倪,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列举的实例也能够充分证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只是特例,不足以代表真正的云计算应用现状——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特例正是真正未来的初步体现。目前IT面对的主要挑战在于作好应对未来未知任务的准备,而非一味活在对过去的不断重复与线性增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