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计算谈真理的本质
2014-11-17 IDCUN 编辑:赵文银
宇宙存在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则创建的。无论是偶发的创建,还是基于设计的创建,当事物出现之时,规则就具有了唯一性。这个规则就变成了真理,真实存在的原理。可见,真理是指创建的逻辑过程,而非创建的结果——存在。
人类对真理的争论由来已久。在久远的年代,人们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问题,中国的伏羲采用先天八卦来探索宇宙的规则。古人探索真理的动机很简单,但是现在的很多人探索“真理”的动机变得复杂了,尤其是意识形态里的争论,似乎就是为了谋求个人或者集团的利益。
科学是了解真理本质的唯一途径,哲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科学提供方法论。而思想领域的争论依据来自对事物表象的观察,尽管可以帮助人们认清一些局部现象,但是更多的是带来混乱。现代科学所处的文明层次较低,是不能解释宇宙真理的本质的。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指云计算革命推动的新科学,一种可以采用技术的形式解释意识和心灵的科学,而现代科学似乎只能解释物质。
一、真理是什么
当人的思维功能启动后,一个具有自主创造能力的新世界就出现了,这个世界就是精神世界。
精神世界摆脱了物理世界中自然规律的约束,人可以采用逻辑的形式无限地创建逻辑图象,并通过逻辑图象认识物理世界里的事物。这种能力也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迷茫,于是一些智者开始探索真相,寻找人类的来源,以及摆脱痛苦的方法。
物理世界里存在的一切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尽管现代科学的主流观点认为物理世界的规则是“偶然”和“随机”的结果,以便突出“人”的特殊性。但是“偶然”和“随机”本身也是依照逻辑规则出现的。这就是宇宙真实的原理,只能依照科学思维形式才能理解的真理。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明本质只有一个,但是如果以色为观察目标,那么会出现很多“真理”。
1、真理的定义
网上资料显示,真理的定义有很多版本,这是因为人们的定义是依据所观察的事物现象做出的。而人们所观察到的事物是所使用的工具产生的技术效果,比如眼睛、耳朵等工具。这种技术效果的呈现形式是通过规则来实现的。对于计算科学家来说,电脑游戏里所呈现的形象不过是规则的表现,不同的电脑游戏厂家有不同的规则。
真理是指产生事物所采用的真实原理,而不是事物本身。如同计算机游戏里的事物,真理是指计算机代码所包含的逻辑原理,而不是通过屏幕呈现出来的形象。
由此可见,在人类科技文明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时,认识真理是困难的。如同1000年前的人无法理解现在的科技,现在的人同样无法理解1000年后的科技。比如《圣经》(约翰福音14:6)“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按照现在的科技现状,人们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是可以作一个假设,宇宙是按照预先设计的规则创建的,如同云计算虚拟世界里的事物是按照人设计的规则创建的,而耶稣知道创建的过程和规则,就很容易理解《圣经》里的这句话了。
以下是来自维基百科的内容。
(1)真理是我们所认知的集合范围内可以预测现象的最高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形式系统理论自身的逻辑无法证明。不可证性使人产生了对真理的自然绝对性规律的信仰(信念),成为指导行动的最高准则。认知超越原集合时会产生新的指导行动的真理,原来的不可证规律在新集合中得到证明而成为原集合的定理。
(2)使用真理概念的有科学、哲学、宗教等。
(3)真理通常被定义为与事实或实在相一致。然而,并没有任何一个真理的定义被学者普遍接受。许多不同的真理定义一直被广泛争论。许多与真理定义相关的主题同样无法获得共识。普世价值与绝对真理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尽管它们经常性地被人们所混淆。脱离于宗教外的真理概念,始自于西方文明的古希腊时期。
(4)真值承担者问题,即关于究竟并且在何种程度上语句、陈述、命题、判断或信念能被称为真的问题,以及关于真值承担者究竟对于个人还是整个共同体或社会为真的问题。
所有主要的实质理论或强理论将真理视为具有本性的某种东西、现象、事物或者一种人类经验,该理论认为关于真理有重要内容值得谈论。
(5)科学的真理是利用逻辑的科学方法获得或经过验证而来。近代的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完整实验证明出真理。在将知识的研究归纳和系统化后,便成为科学中的真理。
2、宗教、哲学、科学的真理
在人类流传的知识里,只有《圣经》对真理的描述是明确而且果断的。这样的描述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不可能理解的。即便是现在,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仍然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描述。以赛亚书 40:22 里说,“上帝住在大地的圆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虫。他铺开穹苍如同薄纱,展开天空如可住的帐幕。”现在的人们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蝗虫”,但是海里、河里的鱼快吃光了,山上的树快砍光了。又比如,约伯记26:7“上帝把北极铺在虚无之境,把大地悬在虚空之上。”约16:13-14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且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他要荣耀我。”
无论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精灵崇拜、图腾崇拜、巫觋教等)、国民宗教(日本之神社神道、印度之印度教、以色列之犹太教、中国之道教、儒教等),还是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如果想长久流传,就需要提供解决人们内心痛苦恐惧的方案。而那些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宗教组织,即便短期内可以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知识素质的提高而消失。
如果按照信仰的对象划分,宗教分为神、佛、魔三大类,倘若采用云计算思维,而不考虑人的意识形态差异,那么所谓神、佛、魔不过是计算机产品状态里的三种极端状态,如果采用0、1符号表示,分别是全部的0,0和1各一半,全部的1。而这种思维也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观点里,即泰、中庸、否。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距今三千多年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总的说来,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宗佛教时期。
与婆罗门教艰涩的教义相比,释迦牟尼的说法不立文字,简单易懂,且他一向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女性和奴隶也一视同仁。
佛教认为万物是因为“因缘”而发生的,研究存在的事物,就一定要研究事物的因缘,因缘是万物存在的本质。《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缘起论是般若思想的基础。般若重视“缘起”。《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如果采用计算科学的术语,因缘就是逻辑过程,是由预先设计的规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构成的。因缘在形式上呈现的多样性,是因为规则的组织形式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并不是规则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把佛教和无神论联系在一起,是后人通过自己有限的知识所做出的结论,并非来自佛陀的智慧。
按照网上资料的介绍,证果后的佛陀,决意奉献所证心得给世人,帮助众生解脱苦恼,获得心灵清净快乐。也就是说佛陀关心的主要目标是人的“精神世界”。
撒旦教是指以撒旦为信仰中心的教派。由于撒旦自中古世纪以来就是邪恶的化身,因此此宗教争议颇大,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为邪教。撒旦教九罪的内容,“愚蠢、自负、唯我、自欺、随波逐流、缺乏立场、摒弃本源、多余的自尊、审美缺乏”。
从网络百科提供的资料来看,撒旦教关注的是物质世界里的真理,围绕人的身体“物质世界”,探索获得幸福的方法。他们把“愚蠢”作为九罪之首,是因为他们知道了在财富游戏中人的最危险的弱点。而把“唯我”以罪的形式提出来,是因为他们知道,在残酷的“丛林法则”里,互助是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础。
如果从云计算技术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的宗教分为神、佛、魔三类,对应于人的三个层次的世界,心灵、精神和身体。所以他们提出的观点和理论是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证实或者证伪的,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的争斗来自人类科技文明的低下。而那些以达到少数个人目的,通过编造一些带有恐吓引诱的故事,利用人的“愚蠢”,以及制造恐惧所组建的组织,不属于宗教的范围,只能属于一种社团组织,假借宗教的名义获取财富的方式。
真理是哲学家面对人生的意义、存在问题的时候无法绕过的概念。
许多哲学家都自诩代表真理,然而彼此之间可能毫无共同之处,甚至针锋相对。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也自称自己的观点是真理。探求真理可能是人类的本性之一,然而有意识地区别真理与谬误,始自巴门尼德关于“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的区别:“真理被认为是永恒的、不变的”,这也是对真理最通俗的描述。
第一次对真理进行哲学思考的是亚里士多德,近世几乎所有真理理论都可以追溯到他。《形而上学》中记述了他的名言:“是什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说是什么,这是假的;是什么说是什么,不是什么则说不是什么,这是真的。”
3、人的精神世界如何认识真理
在人类流传下来的书籍里,最具有传奇经历的似乎只有两本,一本是受到宗教强大力量苛刻保护的《圣经》,一本是饱受磨难由民间草根自发保护的《易经》。这两本书都谈到了天地人,《圣经》说,天上的神创造了地,然后用地上的尘土创造了人。易经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古人用天地人三种现象来说明人所在的世界的构成关系,但是从网上搜索的资料来看,人们似乎并没有弄明白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来自古人所采用的自然逻辑描述方式,比如易经系辞下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这种描述便于人们理解,但是不符合科学要求的唯一性原则。
由此可见,由于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采用自然逻辑方式描述真理,产生争论也就很正常了。
按照云计算的思想,以物理世界为原点进行科学的推演,那么需要寻找物理世界里自然规则的“设计者”,因为规则是云计算应用系统的核心,具体的事物只是代码按照规则组合后所呈现的形式。在云计算思维里,系统内的初始规则只能来自系统之外。也就是说,物理世界里的初始规则只能来自物理世界之外,假设这个提供初始规则的世界为“宇宙外世界”。在宇宙大爆炸的假设里,时空内的初始规则必定是预先存在的,即便是无序或者随机,也是规则。
人和石头的区别在于,人有一个大脑,这个大脑产生了一个虚拟世界,人们把这个世界称为精神世界。然而对于人来说,似乎还存在一个特殊的世界,心灵世界,存储的信息似乎属于宇宙外世界的内容。
按照这种假设,人就包含了三个世界的内容,心灵、精神和身体。而所谓认识真理,实际上就是人通过精神世界认识物理世界和心灵世界里事物的形成原理,并不是指认识事物的存在形式。当然也包括认识精神世界的逻辑工作原理。
精神世界是人类创造的源泉,也是智慧的栖息地。所以一个人如果想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精神世界的能力。采用世俗的说法,就是通过勤劳和智慧改变命运。
二、从云计算角度分析真理的技术特征
真理的本质一定只能通过科学的方式找到,哲学和思想的方法只能用来讲解真理,帮助人们理解真理的内容,所以哲学家和思想家所描述的只能接近宇宙真实的真理。但是这里所说的科学的方法并不是指现代科学里的方法,而是云计算革命带来的新科学。新科学不仅采用数学符号逻辑形式描述和研究物质世界,同时也采用数学符号逻辑的形式描述和研究精神世界。
1、云计算是什么?
莫名其妙在美国出现的“云计算”突然在全球“火”了,然后成了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然后经过几年迷迷糊糊地推动,居然出现了人类社会开始发生重大变革的迹象。比如万物相连、大规模复杂数据关联、生态平衡等技术和理论等。更重要的是人们的世界观开始发生改变,开始明白“以物质为中心”给人类带来的危险,开始探索“以人为中心”的互助和谐社会的创建方法。
其实到现在为止,人们对云计算并没有达成统一明确的认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现有知识的不完善导致的。人类积累知识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局部事物的观察获得公众逻辑认同的结论,并以知识的形式储存下来。所以知识本身具有时代的局限。云计算是由IT技术专家提出的,所以人们会习惯性地把云计算当成单纯的技术概念,这种认知符合现代科学的规则。但是云计算属于新科学文明时代的概念,因此不能采用当前文明的认知模式进行定义,如同冷兵器时代的人们不能给现在的飞机潜艇做出定义一样。比如中国唐朝的《推背图》里说“飞者非鸟,潜者非鱼,战不在兵,造化游戏。”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目前存在很多版本,这些版本和这些人的观察角度及商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如同盲人摸象,谈不上对与错。
云计算专家赵文银认为,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大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组织形式所创建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集合。易县云计算微创业协会(http://yixian.em258.com)秘书长王永旺则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可以使社会最大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并减少重复性投入、建设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模式。
2、真理的技术特征
人们总是在抽象的谈论真理。无论是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宗教学家、政治家,或者普通民众,只是对那些可以认识的事物,通过自己的思维,对观察的表象作出“真理”的论述,而对于那些以“技术效果”的形式存在的事物,只能在大脑精神世界里,通过纯粹的逻辑推演来提出“真理”的观点了。
不幸的是,人类社会所出现的重要事情,基本上都是以“技术效果”的形式呈现的存在事物。比如真理本身就是以“技术效果”存在的事物,因为真理是指事物真实存在的原理,而原理是一种规则的逻辑组织形式,类似于计算机软件里的程序代码,人们从屏幕上看到的是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代码本身,程序代码里包含的基于规则的组织形式,才是“真理”。
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规则以及组织形式是“谁”设计的。这就是关于真理源头的问题,也是一切争论的原点。
事实上,真理源头的争论已经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因为人本身是宇宙内的一个产品,是过程中的一个逻辑产品,其所有行为受自然规律的约束。尽管人的大脑精神世界摆脱了物理世界里自然规律的约束,但是精神世界只是人脑产生的技术效果,其规则来自物理世界,所以人脑精神世界里的“真实世界”的边界也是受限制的,而超出边界的“逻辑世界”可能是“假”,也可能是“真”。所以对于人类来说,可以采用“假设”的方式处理“真理源头”问题,这也是现代科学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
无论是“大爆炸”还是“神创造”,这个宇宙的规则已经存在了,并且是稳定不变的。尽管科学家发现这些规则其实存在多种选择,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人类正在推动的“转基因”技术。但是对于云计算技术工程师来说,他绝对不会说其设计的规则是唯一的,而是说,所采用的规则是他依据自己的思维,从很多规则里选择出来的一种。所以当别的工程师说可以修改某个规则,获得新的结果时,并不是因为这个工程师聪明有智慧,是因为这个规则本来就是设计者的一种选择。但是如果这个工程师利用“权威”真的修改了规则,那么这个工程师只能属于狂妄和愚蠢,因为规则是针对全局设计的,当局部规则发生改变后,会造成其它系统出现危机,最终导致全局系统的崩溃。这就是软件危机里的NP问题。
如果把“大爆炸”也当成一个设计者,那么就可以提出一个宗教和科学都认同的假设,宇宙的规则是由“设计者”制定的,宇宙是一个云计算应用系统。当然这又会出现一个新的争论,是一个设计者还是有很多的设计者。而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可以参考人类社会的那些重大发明成就。先天八卦是很多人讨论出来的吗?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很多人讨论出来的吗?牛顿、爱因斯坦的发明成果是很多人讨论出来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关于“设计者”数量的争论就没有意义了。
三、如何抓住云计算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
对于人类来说,探索真理的本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在自主可控的状态下获得安全和谐的生存生活环境。所以在云计算革命到来的时候,人们真正关心的应该是,如何借助技术的力量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成为云计算时代的财富新贵。
1、云计算带来的机遇在哪些方面
云计算技术革命的最大收益者是草根老百姓。
这场技术革命将导致人类在市场经济领域发生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财富争夺战。这是一场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财富争夺战争,和人类以前的大规模战争不同,它不是政治领域里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流血战争,而是在虚拟世界里发生的财富掠夺战争。这种掠夺财富的游戏规则是一些主要国家制定并获得大众认同的,比如目前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
人类所有的科技发明或者行为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生存财富。但是由于个体的人的能力很小,不能仅通过自身的力量从自然界创造出所需要的财富,所以人只能采取群居的形式生存,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财富。这就是说,人如果想更好地生存,就必须获得其他人创造的财富。这是自然规律,是人类自身无法改变的现实。
云计算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把人的需求以及财富关联起来,最大效率地发挥人们的创造能力,构建有序的互助和谐社会,避免盲目无序的财富掠夺行为。财富掠夺包括人对人的掠夺以及人对自然的掠夺。商人经商是为了掠夺买家的财富,农民种地是为了掠夺土地的财富。
当前处在云计算革命的初期,属于新老文明时代交替阶段,因此对于穷人和富人来说,机会基本上是对等的,决定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把握机会。
尽管目前无法知道生物界是否只是“神、佛、魔”争夺利益的场所,如同人们开始把掠夺财富的场所转移到互联网信息世界一样。但是存在一个基本的事实,财富差异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行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任何时候,穷人的数量总是最多的。云计算时代的科技只是约束财富分配的差距,不会违背财富的“熵”规则。所以尽管很多穷人幻想不付出就可以获得财富,但是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违背了自然规律。
云计算带来的机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技术开发层面。这个层面属于精英人群,人数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越来越少。
现代科学的最大意义在于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学会了用大量简单功能组件制造出具有强大能力产品的方法,比如计算机产品、航天产品等。不过人们似乎并不理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此发明创新的效果并不高。
云计算产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件数量的增加,或者单纯的产品集中,而是指应用效果的革命性的改变。所以对于技术公司(如IT)来说,不能停留在服务器数量所形成的规模,而是要考虑服务器集中后所产生的应用技术效果。也就是说,技术创新要从有形上升到无形。
(2)物质应用层面。就是借助云计算产品提高获得物质财富的能力。
人类所有活动的目的,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财富,所以对于个人或者企业来说,利用云计算产品了解财富的运行规律,是提升掠夺财富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易县云计算微创业联盟(http://yixian.em258.com)通过互连互通的一村一网云平台,以农村信息服务合作社的形式把全县几百个村连通组织起来了。所以当他们在“燕赵都市报”的帮助下,发布“易县2亿斤柿子滞销”信息,并得到全国人民热情帮助时,各村的果农就可以在一天内组织起来,形成声势浩大的“救柿”活动。
(3)精神需求层面。
(4)心灵需求层面。
2、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全球科技中心
有多少人相信中国会成为下一个全球科技财富中心,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同强盛时期的清朝,当时的人们不会相信西方会成为全球科技财富中心。然而这个迹象已经开始呈现了——中国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尽管人们似乎并不了解这种改变的真正意义,无法从技术的角度把这种改变和人类发展的轨迹对应起来,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们也只是把这种改变停留在意识形态的争论上,但是这种改变实际上是在选择人类的发展道路。
无论“李约瑟难题”的争论还会持续多长时间,李约瑟临终前的观点正在成为现实,“李约瑟先生透过他多年来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了解,他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文化的国家,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人民的国家,必将对世界文明再次做出伟大贡献。”
如果在较大的时间尺度里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有其预定的规律,人类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中国人用“生不逢时”来描述那些不能发挥才华的人。
愚蠢和自负是人无法摆脱的天性,人们狂妄地认为美国的科技代表了“真理”,在自我麻醉的狂欢中炫耀物质产品带来的器官满足,却不关心这些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带来的危机。其实未来的科技属于生态科技,一种具有循环逻辑特征的科技。
作为目前的世界科技财富中心,美国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发展。这个时代为人类进入更高的文明时代提供物质和知识基础。物质和知识的数量从贫乏到丰富,物质和知识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这个过程本身具有革命的“破坏性”特征。对于科学家来说,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发明新理论新方法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如果只掌握单一专业的知识,就会失去创新优势。而对于企业家来说,产品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比如移动互联网产品,刚参与进来,还没有弄明白所做的产品,就已经落后了。
这种现象属于自然规律,在一个具体的时空里,事物会因为惯性的作用而越来越快,如同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
把一个时代理解为一个时空是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计算机里的游戏世界来理解,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时代变成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对待,而具体的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时空。
从这个观察角度,就可以发现美国承载着这个时代的惯性,不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科技中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只所以推断中国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科技财富中心,理由如下:
(1)没有科技惯性的束缚。中国目前在IT领域没有话语权,只是西方“科技火车”上的搭乘者,因此可以随时换乘其它火车,或者创建自己主导的“科技火车”。
(2)正在理顺市场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内在运行规律。
(3)古代文化携带的科技思想。比如先天八卦所携带的计算数学模型。
(4)积累了推动科技文明飞跃的物质财富和科技知识。借助西方技术的力量,中国在近几十年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科技工具,为新科技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5)具有革命性科技产品的应用市场。科技产品的目的是为人的活动提供工具,中国有13亿人以及多样化的地理区域,本身已经具有完整的应用市场。而其它的小国家,由于人口和地域的限制,约束了科技的发展。也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6)具有形成“零边际成本”的客观条件。比如乾坤化物公司提供的生态云网站平台,是按照行政区域、行业进行关联的分层次管理的网站集群,该系统采用预先创建的方式为每级行政区域提供独立运行的行业网站集群(http://webmap.cn.em258.com)。假设初试云计算应用平台的成本是7000万元,由于云计算核心技术的原因,每增加一个行政区域结点,云网站就会降低成本,当70多万行政区域全部使用该云平台时,由于省、市、县结点云平台已经承担了技术成本,所以对于69万个村级(http://bdyxth.em258.com)区域结点来说,云网站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这并不是说美国的国际主导地位下降了。事实上,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拥有平等的科技主导话语权。似乎很难理解这种全球社会状态,中国成为世界科技财富中心,但是并不是世界政治权力中心。这是因为人类进入到了新的科技文明时代,时代的空间不连续性阻断了大脑逻辑推演的路径,比如唐朝的人不理解现在的飞机,也不理解这种被称为互联网的东西居然可以让一个老师同时和全球不同地方的人交流。而在几千年前的耶稣和佛陀,只能在很短的距离内,把智慧传送给很少的人,尽管他们的心愿是引领天下人进入智慧的河流,沐浴智慧的圣光,使大众可以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获得幸福的生活。
IBM用“智慧地球”来描述未来的世界,但是人们目前并没有弄懂“智慧地球”的内容,IT专家们只是简单地把软件信息系统通过传感系统和物理世界的事物连接起来。事实上,“智慧地球”是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是通过人的创造力所创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个新的世界必须具有物理世界里的生命、生态特征。由于虚拟世界突破了空间的约束,所以在新的世界里,物理世界里的区域界限并不是新世界里的区域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