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谁在收集你的信用
2014-12-25 济南时报 编辑:佚名
在大数据时代,散落在各处的个人及企业的信息,甚至是互联网生活的细节,也被收集起来作为信用评级的基础。
2006年,唐宁创立宜信,在街头巷尾推广“人人有信用”的理念,却遭遇冷落。彼时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概念尚未诞生,信用价值说更是天方夜谭。2007年,范晓忻看到企业信用服务的巨大市场,他创立金电联行,努力说服银行“信用可计算,风险可量化”。数年的(合,让他成为银行眼中的“有理想的疯子”。2013年,已从事小微信贷业务4年的支正春突然想到用互联网数据对用户授信。他四处与人交谈,而多数人的眼神里透着悲观。
这种悲观并非毫无来由。林采宜和尹俊杰撰写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征信体系》指出,目前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8.5亿人信息,其中约5亿人只有经济信息,无有效征信信息。
今天,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然而信用审核却卡其命门。P2P网贷的汹涌浪潮正在倒逼民间征信业务的发展。
目前,上海资信、安融惠众两家实力征信机构分别承建了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这还远不能满足当下热火朝天的P2P网贷市场。宜信、人人贷、陆金所等P2P领军企业正在开发自己的征信系统。而在今天,大数据无疑是建立和完善信用系统的一个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