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大数据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需转变思路

2015-08-07 中国文化报 编辑:刘中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信息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可谓信息化发展一日千里,互联网影响无处不在。时代的变化,势必引发经济模式、社会管理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此情况下,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创新发展、适应变革,成为摆在文化行政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面前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作为县级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建议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应采取“数据驱动”管理方式,借助大数据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过去一个时期,文化单位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都是以“我”为主,虽尽心竭力,却未得其要,很难实现预期目标。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参照雅虎新媒体、百度地图等项目的运营模式,利用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地了解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进而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必将有效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改变“供方市场”的现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效益。比如,文化馆(站)可以参照美国沃尔玛的运营模式,在文艺作品、演出团体和群众需求之间寻找联系和平衡,提供配送式文化服务;图书馆可以对大量的读者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二是由广泛覆盖向定点投放转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首要目标是保基本、促公平,但在兼顾公平与服务效果、效率方面还比较薄弱。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高效的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撑,帮助文化部门循“数”管理,增强服务针对性、提高管理科学性,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具体到公共文化单位,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入了解当地群众文化参与情况,有针对性地送出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比如,笔者就职的山东省海阳市文化馆,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了解到海阳市下辖的每一个乡镇、街道、社区居民文化参与情况、偏好等信息,就可以投其所好推送信息、提供服务。这样既可以方便快捷地派送出文化产品、文化节目,又可以被群众接受、令群众满意,可谓一举两得。

  三是由“坐等客来”向“出门迎客”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公共文化单位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条件所限,大多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都处于一种“你来了,我接待;你不来,我不管”的状态。大数据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公共文化服务也应该与时俱进。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已达6.68亿,手机网民数5.94亿,移动互联已经成为时代标签,也是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此种情形下,“坐等客来”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也无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如今,在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努力推动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覆盖网络不断完善、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此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也应当树立大数据意识、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有利契机,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大数据、“互联网+”对接,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服务范围,努力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现代方式推送至更多网民,建好互联网文化阵地。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