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BM > 正文

IBM在中国两大悬念:为何不谈智慧城市 押注认知计算

2015-12-29 时代周报 编辑:陆一夫

  在IT巨头纷纷沉沦的今天,拥有百年历史的蓝色巨人IBM正试图再次转型,以维持其金字塔尖的地位。这一次,IBM将把认知计算确立为重要战略支柱之一, 而中国市场成为其全球转型战略的重要一环。

  两鬓斑白的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或许是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最忙碌的人之一。

  在乌镇的短短三天里,他需要为IBM最新推出的“认知计算”代言。12月17日,在乌镇互联网之光展览区,陈黎明亲自站台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了IBM有关认知计算的技术“沃森”以及绿色地平线项目。

  陈黎明需要反击中国本土竞争者在云计算领域对IBM的围剿。12月18日举行的“互联网技术与标准论坛上,在谈到“可信赖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议题时,陈黎明直言 :“云计算企业不应跑马圈地”。

  陈黎明还需要为IBM的“智慧城市”项目辩护。“智慧城市”的概念源自于IBM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开始,IBM寻求与中国地方政府推广其“智慧城市”项目,但受制于信息安全,至今该项目似乎已经陷入无法落地的僵局。

  12月17日,作为唯一的企业家代表,陈黎明在大会举办的主题为“全球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的座谈小组上一边推销IBM的技术优势,一边告诉在座的地方政府代表:“智慧城市不能脱离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

  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代表IBM,重新树立企业形象和定位,以此获得中国政府的信任。“当前,IBM在中国的定位是实现与中国同创,”陈黎明说,“要成为受中国政府、企业信任,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落地献策献礼的忠实合作伙伴。”

  今年55岁的陈黎明,在今年2月走马上任IBM大中华区。陈有着多年经营中国市场的经验,在加盟IBM前,陈担任BP(英国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但作为IBM内部为数不多的没有IT从业背景的高管,其面对的却是一个庞大IT企业艰难转型的复杂情况。

  “转型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有风险,但创新是IBM企业DNA的一部分。”陈黎明说。

  押注认知计算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IBM的认知商业行业解决方案首度亮相,按照陈黎明的说法,认知计算在IBM转型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过去一提到IBM,大家认为我们是一个硬件公司、软件公司或者做咨询服务的公司,但几年前IBM开始转型,转型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和安全。现在‘认知计算’和它们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陈黎明说。

  IBM此次展示了六个行业内与认知计算相关的技术创新。这些展示项目显示出,认知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异构计算、神经元芯片Synapse、认知型机器系统等一批新兴前沿技术应用正逐步走进新能源利用、污染防治、城市管理、生态改善以及医疗、交通、食品安全追溯、社区服务等领域。

  2014年开始,IBM推出相关战略。IBM为其大数据与分析平台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Watson Foundations,“沃森”所代表的“认知计算”将成为IBM的大数据战略方向。

  在过去一年继续利用收购提升沃森的“技能”。2015年3月,IBM收购了AlchemyAPI。AlchemyAPI能够利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搜集企业、网站、广告主发行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并作出相应的文本、数据分析。

  但这一战略能否扭转IBM这艘巨轮的业绩,仍存疑问。IBM发布的201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营收为19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3.97亿美元下滑14%,经汇率变动以及剥离 System x(机架式服务器)业务等因素的调整后比去年同期下滑1%;净利润为29.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55亿美元下滑14%。这已经是IBM连续第14个季度营收下滑,也是IBM连续第5个季度营收下降幅度超过预期。

  更为可怕的是,IBM的业绩下滑几乎覆盖了全部门。按照部门划分,IBM全球科技服务部门营收为79亿美元,同比下滑10%;全球商业服务部门营收为42亿美元,同比下滑13%;软 件部门三季度营收为51亿美元,同比下滑10%;系统硬件部门三季度营收为15亿美元,同比下滑39%;全球金融部门三季度营收为4亿美元,同比下滑 8%。

  IBM曾以快速转型而著称,它一方面能迅速放手陷入衰退期的业务,另一方面能作为先行者涉足新兴市场,但如今它的行动却不够迅速。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1-2014年5月,超过2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流入到基于认知技术研究的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超过100家的相关公司被兼并或收购,其中一些被互联网巨头如亚马逊、苹果、Google、IBM或Facebook收购。所有这些投资都在培育一个多样化的公司图谱,这些公司正在加速认知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对比IBM,其一直在调整内部结构,将一些非核心的、长期效益不好的部门卖掉,同时扩大核心的利润高的生意,但是近年转型云服务方向不尽如人意,在中国又面临着本土软件公司的挑战。

  对于IBM来说,认知计算能否一改昔日颓势?云计算市场竞争如此激烈,IBM能否应对来自阿里云的价格战?将核心技术Power架构向本土企业开放,能否赢得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信任?对于上述疑问,IBM(中国)公关部经理张智华以“高管放假”为由,婉拒了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要求。

  转型云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计算只是IBM转型的一部分。一直以来IBM都是大量企业和政府机构IT基础设施的主要供应商,但由于更多公司转向使用云服务来替代传统IT基础设施,IBM的这部分业务收入出现持续下滑,所以该公司从十几年前就开始谋划转型,不过,正式转型的节点是2005年IBM将PC业务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联想。

  IBM剥离硬件业务的理由很简单:它们不赚钱。时代周报查阅IBM过去财报发现,在出售PC业务后,虽然IBM的总收入有小幅下降,但是毛利率和利润有明显的提高,主要是得益于经营成本大幅下降。再加上IBM的主要客户是美国政府部门、军队、大公司和金融业,它所生产的PC产品并非针对普通消费者级别,对于IBM而言,将PC业务出售给联想相当于甩掉一个包袱。

  但是在云计算时代下,IBM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三大传统业务体系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客户不再采购服务器,而是迁移到云服务,这也迫使IBM向云技术方向转型。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IBM共投入70亿美元进行17次收购,其中包括20亿美元购买SoftLayer,10亿美元力推Bluemix服务,投资12亿美元在全球建新的云计算中心网络。

  SoftLayer被视为IBM在云计算转型中的重要棋子,它的作用在不同的场合都被强调。据了解,SoftLayer在全球拥有 13 个数据中心,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包括裸机、云计算、私有云等随需应变的服务。

  自2012年出任IBM 的CEO后,Virginia Rometty开始带领这家公司向云服务转型,不断加大投入云计算研发资源。去年2月,她还启动了“阿波罗计划”,裁员人数达1.3万人,试图通过精简人员以提升IBM的速度和灵活性。

  2014年IBM总体云计算收入增长60%,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移动这几部分(属于IBM总体成长型业务)收入达到250亿美元,占IBM收入的27%。但转型并没有给IBM的业绩带来多大改善。2014年底该公司债务已经高达408亿美元,而2008年底只有339亿美元;由于转型陷入困局,IBM又多次被曝裁员。

  此外,IBM在“混合云计算”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整个云计算市场上并不占优。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2014年云计算市场的规模达到160亿美元,亚马逊则是当之无愧的领军者,牢牢占据着超过3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微软市场份额仅为10%,排名第三的IBM则不足10%。从增长速度看,微软的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幅达到96%,而谷歌以87%的增幅排名第二。

  在中国市场上,IBM的云计算服务也未见突破。与国内众多云计算服务相比较,IBM的服务更稳定、快速和安全,同时能应付大中型企业的需要,但价格是硬伤之一。而目前国内的IT基础设计太差,诸多业务还不能迁移到云端,再加上中国的云计算公司更多地面向开发者和初创企业,它们对云计算的需求不大,而且对价格敏感,这也是阿里云等国内云服务企业能趁势崛起的原因之一。

  去“IOE”化的困局

  除了业绩压力和同行竞争,IBM还面临更复杂的问题。在银行业技术系统里,一直有着“IOE”的身影。IOE是指IBM、Oracle和EMC,它们分别是服务器提供商、数据库软件提供商和存储设备提供商,三者构成完整的企业数据库系统,是金融机构后台的“骨架”。目前由IOE构成的数据库系统几乎垄断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石油、金融等行业都是IOE的主要客户。

  而中国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而在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开幕致辞时,习近平再次强调各国在共同构建和平、开放的网络空间时,应当坚持一些原则,其中包括尊重各国的“网络主权”。

  为了应对IOE的垄断,近年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国内互联网公司掌握自主信息技术,以确保在如金融、军工等关键领域上不被国外互联网公司掌控。特别是“棱镜门”事件爆发后,包括IBM和微软在内的国外厂商逐渐被排除在政府购买名单上,取而代之的是国产服务器和操作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IBM在亚太地区的营收下滑幅度最大,营收为41亿美元,同比下滑19%。而IBM近几年的财报显示,IBM多年来的营收一直以亚太地区表现最差,多次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棱镜门”事件发生后。

  据了解,由于美国“棱镜门”监控丑闻的影响,不少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服务以及他们的企业形象都遭受到巨大挑战,这其中就包括IBM。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IBM中国业务营收下降了22%,导致三季度利润下降4%。

  而此事也推动了IT国产化的速度,无论政府、组织还是企业,都在加速促进信息科技国产化的进程,数据显示,浪潮、曙光、联想等在内的中国服务器厂商在中国的出货量在2013年 四季度首次超过了国外厂商,这给之后IBM在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今年9月,工信部发布2015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发展报告,报告披露浪潮集团天梭服务器加快在金融、能源、电力、政府机关等领域取代IBM、Oracle和HP小型机的进程,并全面接盘IBM服务器业务在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浪潮信息董秘李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浪潮的主机产品天梭K1系统的确正在取代IBM的小型机业务,但并不是全部领域。

  从“智慧地球”到开源核心技术

  IBM“智慧地球”战略在中国的现状可以一窥其目前面临的困局和IBM转型思路的改变脉络。

  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2009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 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此后的一年时间,IBM在中国召开了22场智慧城市的讨论会,与超过100名城市政府领导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与20多个城市和部分部委签订了合作意向。时任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钱大群曾公开表示,未来IBM将与中国各城市政府领导交流智慧城市落地方案,合作的重点将包括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电力、医疗卫生、水资源管理、交通、服务型政府等方面。

  但2009年9月,中国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发布名为《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的报告认为,IBM“智慧地球”实现难度极大、会形成新的技术壁垒,甚至会威胁国家信息安全等。随后IBM遭遇了各地政府的“冷遇”,诸多已经达成意向性合作的项目陷入僵局。

  现今,IBM已经很少在公开场合宣传“智慧城市”战略,目前其主推的“认知计算”,更像是试图将IBM定位在技术服务的位置。这也被视为IBM重新认知外埠网络市场的举动。

  而为了继续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和赢得政企的信心,IBM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寻求与本土企业的合作。

  2013年12月,IBM宣布开放POWER芯片,由IBM、英伟达、Mellanox、谷歌和泰安电脑等发起成立了Open POWER基金会,希望用类似ARM的模式来推动POWRE芯片的发展。据了解,基金会的成员厂商可以在POWER微架构基础上,实现性能优化和功能开发,甚至设计自己的处理器和服务器系统,而且不设定技术授权限期。Open POWER基金会目前已经在24个国家拥有125名会员,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中国会员。

  在某种意义上,IBM相当于将目前的利润空间让给了国内企业,让它们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和争取市场空间。今年6月,苏州中晟宏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第一款国产基于POWER的高性能服务器芯片CP1,为打造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迈出第一步。

  “12月我们发布了20多款基于Power架构的高性能超算服务器,以及TOP系列数据库、全面支持云计算的消息中间件和应用中间件产品。”华胜天成证券事务代表张月英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华胜天成不但是Open POWER基金会成员之一,同时还与IBM开设合资公司TOP,在IBM输出的核心技术基础上,进行可信整合和国产化研发。

  此外,IBM发起的“绿色地平线”项目也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绿色地平线”项目是IBM在去年7月启动、为期10年的项目,它集合了由IBM中国研究院牵头的全球12家IBM研究院的最优技术资源,挑的是中国最硬的骨头—大气污染防治、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和企业节能减排。

  目前,“绿色地平线”项目已经能够实现提前72小时,1平方公里高精度污染预报和全国300个主要城市提前7天污染趋势预报,以及基于高精度污染预测的减排决策支持。

  而在2015年8月,IBM大中华区公布“3+3”战略,即三个战略支柱和三个战略支点。其中,三个支柱分别是近期的再造核心业务的战略方向,中期战略推进新的成长计划,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移动、安全,科技合作战略、绿色地平线、物联网等,长期支柱是推动尖端科技落地中国。三个战略支点,第一是互信,第二是人才,第三是简化流程。

  很显然,在IBM的转型大战略中,能否在中国互联网基础服务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将影响公司转型的方向。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