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银:财富能量导论
2016-04-14 厂商供稿 编辑:赵文银
能量是宇宙所有存在事物的根源,能量的聚集形成事物,事物的分解又还原为能量。事物是通过结构而存在的,结构是由节点以及相关节点之间的连接线构成的,节点之间的连接线就是力,力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
在物理学里,力是物体(物质)与物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场可以分为标量场、矢量场和张量场三种。统一场论(Unified Field Theory)是从相互作用是由场(或场的量子)来传递的观念出发,统一地描述和揭示基本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物理理论。
无论是物理界的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或者是生物界的利益作用,相同的特征就是存在相似的结构图,比如人造建筑物结构图、星系结构图,原子结构图,生物链结构图,人类社会结构图等等。
财富能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采用财富能量这个概念只是为了强调财富的物理类型。事实上,财富能量和宇宙里其它事物的能量是一样的,财富能量是指储存在财富这种物质里的能量,是基于应用而进行的能量分类。
1、能量以财富的形式存在,推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如果采用科学的态度认真地想想,能量是宇宙万物存在以及运动的根源,如同计算机里的信息世界一样,能量是万物的源头。在科学家的推动和普及下,人们知道了热能、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原子能、光能、生物能等。
按照物理学家的定义,能量是物质运动转换的量度,简称“能”。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的具体表现。能量是表征物理系统做功的本领的量度。
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系统,和人们眼睛能够看见的车,或者借助观察工具看见的星系一样,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就是运动,这种运动和宇宙里其它事物的运动一样,同样可以采用能量来量度。
能量的英文“energy”一字源于希腊语:ἐνέργεια,该字首次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中。伽利略时代已出现了“能量”的思想,但还没有“能”这一术语。能量概念出自于17世纪莱布尼茨的“活力”想法,定义于一个物体质量和其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相当于今天的动能的两倍。为了解释因摩擦而令速度减缓的现象,莱布尼茨的理论认为热能是由物体内的组成物质随机运动所构成,而这种想法和牛顿一致,虽然这种观念过了一个世纪后才被普遍接受。
从能量这个名词的起源可以看出,早期的学者认为事物内部存在“活力”,这种“活力”是万物的本源。后来物理学家从不同的应用领域对能量进行了类型划分。
能量是通过具有结构的事物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结构的事物就不会存在能量,当然这个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然而作为一种假设的理论,可以用来作为科学推论的初始论据。
财富能量储存在财富结构里。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造财富两类,比如煤炭、石油属于自然财富,而手机、车属于人造财富。
似乎大多数人并没有明白人需要财富的真正科学原理,只是了解外在的表面现象,比如需要食物来补充身体需要的物质,需要衣服、住房、交通工具等解决生活需求,再进一步就是通过豪华奢靡的生活来引起周围人的关注,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面子”。其实这种“面子”上的满足是一种技术效果,人自身很难控制,似乎是由一种自信力信息的参数决定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参数所存储的数值低于中间值(比如1-10的区间里,低于5),需要通过从外部的关注信息里获得补充。如同水池里的水太少,就会出现增加水的渴望。所以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指责土豪暴发户的奢靡生活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创造财富的过程,就是把能量聚集到财富里的过程,而消耗财富的过程,就是把财富里能量耗散的过程。当然按照能量守衡原理,能量的消耗并不是能量的消失,而是能量的转换。
财富能量的聚集是通过人的劳动力来实现的,也就是把劳动力转换成能量,存储在财富里。这样,劳动力就可以通过能量的形式在人群中进行转移。所以马克思说,离开群体社会的孤立的个人是很难生存的。
劳动力的转换率是由科技创造力决定的。
财富能量周而复始地聚集和消耗,使人类社会变成了一个具有生命特征的事物。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人是这个命运共同体里的构成成员。
2、财富系统的结构形态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层次
尽管文明是一个人们熟悉度很高的名词,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清晰的逻辑图象的描述。词典里的基本解释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然而这种解释只是对构成的元素做了认同,并没有对这些元素的连接组织方式做出描述。
文明如同动态变化的大厦,动物文明处在大厦的底层,人类通过科技的力量,不断增加楼层,改变生活生存环境。生活的楼层越高,视野越远,世界观也就越接近宇宙的本原。正如古人所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动物的财富系统是自然形成的,其结构形态是恒定不变的,动物每年在固定的时间里长途迁徙,为沿途的其它动物提供财富,而在所到达的目的地获得自己需要的财富。这种自然的财富系统结构形态对应的就是动物文明。
从人类借助大脑思维能力走出丛林开始,一种新的文明就出现了。人类借助所发明的工具改变了财富的结构形态,从而形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的出现同时也在改变动物文明的形态,破坏了动物的财富系统结构形态,最明显的现状就是破坏动物长途迁徙的目的地,以及阻断动物迁徙的道路。而动物文明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为人本质上也是动物的种类之一,无法摆脱对动物财富系统的依赖。典型的事实就是,无法摆脱对粮食、肉食、水的依赖。
人类正在承受自私贪婪带来的沉重打击,过度工业化尽管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享受,但是降低了动物文明的层次,典型的表现就是改变了自然界气象系统、森林草原、河流山川的平衡状态。
人类文明的特征:
(1)文明是通过财富体系的结构来体现的。文明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结构是事物存在的本质。
(2)文明是多层次交织关联的复杂结构系统,比如包含区域、宗教、科技等差异形成的子系统。
(3)科技是财富体系结构改变的推动力,所以从科技角度讲,文明的程度也可以体现在科技水平上。但是并不是说,科技水平高就表示文明程度高。比如现在的人类科技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但是全球性财富系统的结构所处的层次很低,财富差距很大,财富的使用效率很低,所以当前的人类文明层次依然很低。
人类文明的走向决定了人类的生存走向,尽管一些科学家提出移民外星球的设想,但是这种设想只是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财富资源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当然这些科学家是依据当前的科技文明所提出的方案,而且科学家并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他们似乎不研究社会财富系统的内在规律,也不研究财富分配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
3、商业的主要作用是破坏财富系统内部的能量守衡
商业兴起于先秦时代,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在现代社会里,商人是一个很多人喜欢的职业,因为赚钱容易,而且赚的钱多。但是似乎并没有经济学家从这种现象中分析出商业的本质。
商业的本质是通过外力破坏财富系统的稳定,造成财富系统节点的能量改变,使财富在节点之间产生流动。而为了弥补该节点失去的能量,就需要该节点上的人们创造新的财富。这种财富能量流动现象和水的流动、电的流动方式类似,从高能量节点流向低能量节点。
由此可见,倘若没有商业,财富系统各节点的能量就无法流动,从而使财富系统失去活力。商业是通过商人的行为来完成,商人从财富能量的流动过程中获取财富。
商人的贪婪将会给财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危机,因此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把商人的贪婪行为以法规的方式限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当然如果地方官员与商人合谋财富,那么给社会财富系统带来的危害或许是灾难性的。
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目的是建立农村的财富能量流动通道,利用能量差推动当地农民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提升该村节点上的能量值。但是这项国家战略变成了商人谋取私利的机会,不仅利用和地方官员的关系获得政府扶持资金,同时还借助政府的名义利用类似淘宝这样的网店向农民推销商品,减少农民可以用来投资生产的资金,使农民失去创造财富的活力。
商业对财富系统的破坏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形成财富周期性循环运动的推动力。商人是商业的实施者,商人的贪婪是商业活力的来源。如何把商人的贪婪限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来保障。
4、财富能量同样遵守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是宇宙里一切事物的根本,因为能量而存在,因为能量的转换而运动变化,河水的流动,人的生老病死,大脑思维的活动等。按照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原理,对于一个独立的体系来说,其内部的能量总量是恒定的,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财富能量也要遵守能量守恒原则,也就是获得财富的过程,也是消耗其它形式能量的过程。
人们通常可以见到的能量转换形式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是基于人的身体物理装置而完成的能量转换,属于动物的原始功能性的能力转换,个体之间的差距不会很大,如同狮子通过体能获取猎物,个体之间获得猎物的数量差距很小。
然而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原始社会早期以及处在动物文明的漫长历史里,个体的人获得财富的数量差距很小。直到人类社会的结构达到一定的复杂程度,个体的财富差距开始出现,而到了现在,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人类社会结构更加复杂,个体之间的财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状况似乎违背了能量守恒原理,因为无法解释少数人那么多的财富能量是从哪里转换来的。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并不知道人是从哪里来的,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在科技文明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所有理论上的争论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做法是从科学的角度做出假设模型,承认这个模型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这样就避免了无聊的争论。
关于财富能量的问题,可以借助佛教的一些观点做出一个假设模型,每个人先天携带了一种被称为“福报”的能量,这是一种原始的生命能量。“福报”可以转换为财富能量,这种转换是单向的,不可逆的。按照中国古代圣贤的观点,“福报”是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获得。
这个假设模型解释了财富差距的能量来源,同时也解释了当前社会道德下滑的原因。
5、符号化财富的意义在哪里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地球的管理者,是因为可以通过大脑的思维功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而量化处理是认识自然规律的第一步,量化的目的就是要形成适合人脑思维的符号逻辑体系。
财富能量是采用货币的方式来度量的,这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发明的方法,采用符号的形式来定义物质财富,比如羊、衣服等。
由于货币是古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而发明的,所以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对货币的定义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这种状态似乎发生了改变,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当然这种定义并不是从科学的角度作出的,而是经济学家在更加抽象的层面作出的,如果从科学的标准来看,这个定义等于没有定义,因为不能采用符号逻辑的形式来描述财富系统。
货币是财富能量的符号化计量方式,如同生物能、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等一样,需要合适的符号化计量单位,然后才能设计出人脑思维系统可以处理的数学模型,比如E=mc2。
由此可见符号化财富只是一种人们用来处理物质财富的数学方式,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它是人脑思维系统可以处理的东西。如同渡船,意义在于把人渡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