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化 > 正文

“后虚拟化时代”动态调配IT资源

2009-12-03 网界网 编辑:邢小萍

  当业界还热衷于讨论虚拟化应用何时能普及之时,IBM却在于珠海召开的"智慧的地球之动态架构高峰论坛"上提出了"后虚拟化时代"的概念,什么是"后虚拟化"?IBM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概念?

  后虚拟化时代用户需要动态架构

  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陈国豪向记者介绍了什么是"后虚拟化",他说:"现在企业的数据中心里,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各种虚拟化相关技术已随处可见。IBM提出'后虚拟化时代',主要是指在云的时代,如何通过虚拟化来支撑云计算,以及如何实现跨平台的虚拟化管理与迁移。比如,如何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将一个应用从Power系统迁移到另一个Power系统上,通过动态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高可用的系统。"

  根据IBM的调研,"后虚拟化时代"用户对动态架构的需求将更为明显。IBM系统与科技部及渠道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何国伟告诉记者,虚拟化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新的变革,在今天的智慧的地球下,客户在思考如何迎接一个云计算的时代,无论他们是计划转向外部的公用云计算,还是计划在企业内部实现私有的云计算,一个动态、优化、高效的基础架构都是非常关键的。他指出:"市场已经开始改变,现在已经不是厂商在向用户推广动态架构的概念,而是各行各业的用户都提出了动态架构的需求。"

  何国伟举了银行业的用户来做说明,过去10年,国内的银行业在进行IT基础架构大集中,把几个数据中心变成一个,由于银行用户对于恢复和切换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最近一年来,出现了一个双活(Active Active)的方案。对双活方案的要求基本上就是对动态架构的要求,因为对银行来说,宕机时间成本非常高,由此可以看出,用户对动态架构的需求很强烈。

  除了银行领域之外,电信行业用户对动态架构的需求也很明显,以重庆联通为例。何国伟介绍,重庆联通的存储系统是由很多异构平台组成,包括EMC、HP、IBM等等,由于存储系统管理比较复杂,利用率偏低,重庆联通经过调研和比较,最后了IBM SVC存储虚拟化系统,将生产系统从EMC的平台迁移转换到了IBM SVC的平台上,整个迁移的过程比较顺利,迁移之后很多好处也体现出来了,比如停机时间比以前减少了。

  VMcontrol助用户管理数据中心虚拟环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将包括CPU、内存、I/O、存储、网络在内的数据中心设备进行了虚拟化,但是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虚拟的和物理的资源,则成为"后虚拟化时代"客户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像重庆联通一样,他们本来也有虚拟化的工具,但在整合以及管理方面却遇到了难题,随着虚拟化的日益普及,他们遇到的问题在其他用户中也将变得越来越常见。客户希望能利用新型的虚拟技术和手段,如虚拟系统池(Virtual System Pool)方法,将各种异构的硬件资源池化,从而对整个基础架构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自动化的功能调配资源,以灵活地满足企业新业务的需求。

  为此,IBM推出了全新企业用VMControl 产品,采用系统池化的方法,VMControl允许将IBM物理和虚拟服务器整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并跨越UNIX、Linux、大型主机、x86等多个平台以及存储系统和网络。对虚拟环境的中央化控制为数据中心虚拟化带来了创新的突破,它能帮助企业的数据中心简化复杂的管理功能,并更好地分享和优化关键资源(如处理能力、内存容量和存储)的使用。

  据陈国豪介绍,VMControl与IBM Tivoli 软件结合使用,可让企业实现对各类IT系统和虚拟技术的单点控制和统一控制。同时它还能够加快云计算等新的IT交付模式的部署,帮助客户是转向云,或者在数据中心内以云服务交付IT. "现在很多厂商都在谈虚拟化,但重点是虚拟化可以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以前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如何管理一个产品的虚拟化,IBM此次推出的VMControl是用一个统一的平台将跟数据中心相关的部分都管理好。"何国伟表示。

  VMControl是IBM持续投入系统和系统软件创新的成果之一,为加速客户的基础架构创新,最近IBM尤其加大了对系统软件的投入,着力于发展包括虚拟化软件在内的安全、系统管理、能耗管理和高可用性等系统软件。

  优化的基础架构满足不同工作负载需求

  除了对虚拟环境的管理,工作负载优化和服务管理也是进入云计算时代很多用户关心的热点话题。

  随着新兴应用不断涌现,不同的工作负载,如:关键业务处理、商业应用、高性能计算分析,以及Web协同应用等,只有运行在适合的系统平台上才能发挥最大效率,并确保今后业务的顺畅发展。为此,IBM一直坚持以针对工作负载优化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管理和交付,通过高效率、高可靠和易部署的系统来满足用户不同的工作负载需求。经过优化和配置的解决方案还能够帮助客户部署特定的工作负载,而多负载整合方案则能在异构系统中通过优化不同优先级的负载有效满足新业务的变化和需求。据了解,IBM能够提供包括从大型主机、UNIX服务器、x86服务器、刀片服务器、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磁盘、磁带等多种存储设备,同时支持z/OS、AIX、i、 Linux、和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以供不同负载需求的客户有广泛选择;凭借深厚的专业经验,通过优化的产品方案组合,IBM还能为特殊负载需求提供调优的解决方案。

  在"智慧的地球之动态架构高峰论坛"上,IBM还发布了三个最新的服务管理解决方案,分别是:行业融合型服务管理解决方案(Converged Service Management for Industries)、数据中心的服务管理解决方案(Service Management in the Data Center),以及服务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Service Lifecycle Management)。三大解决方案的高度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能够帮助企业用标准的服务来规范杂乱的流程,以应对日益复杂的IT系统和数以千万计的互联设备,实现有效、安全和方便快捷的信息访问,确保IT和业务服务的一致性。

  对于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何国伟表示:"数据中心用户一般不会只用某个厂商的产品,将来很多用户都会有管理异构平台的需求。客户希望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做到数据迁移,同时在一些系统扩容里面也不停机。明年IBM将发布POWER7,我们未来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把逻辑分区从POWER6动态迁移到POWER7."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