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多个系统共同分享同一个虚拟化存储设备
2009-12-16 IT专家网 编辑:胡超明
虚拟化存储的应用根据用户部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一个系统出于性能或者冗余的考虑,可以同时使用多个虚拟化存储设备。相反,企业可能出于降低信息化成本的要求,将多个系统的后台数据存储都放在一个虚拟化存储设备上,以达到数据统一管理和降低成本的要求。那么在设计这个应用的时候,该注意点什么呢?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一、企业应用价值分析。
当有多个主机服务器需要访问同一个磁盘阵列时,就可以采用基于阵列控制器的虚拟化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阵列控制器,将磁盘阵列虚拟化成一个个独立的逻辑存储单元。然后将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存储单元分配给各个系统使用。在现实工作中,这种技术还是很适合企业实际的需要的。
笔者前不久就给一家从事外贸行业的企业做过类似的项目。他们在工作中需要部署一个文件服务器和一个邮件服务器,都是需要大容量存储的应用系统。不够他们的资金有限,同时对数据安全等方面又有比较特殊的要求。为了满足他们实际工作的需要,笔者就建议企业采用“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存储应用”。买一个磁盘柜子和几块高性能的硬盘组成一个磁盘阵列。然后通过阵列控制器加上虚拟化技术,将磁盘阵列逻辑分割成几个相互独立的单元。然后每个存储单元分别对应于文件服务器、邮箱服务器,甚至以后可能需要用到的ERP等应用系统等等。如此的话,即可以在几个信息化项目之间实现成本的分摊,同时又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安全性。
二、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存储应用的实现方式分析。
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存储应用,其实现的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其基本的逻辑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为物理存储设备(高性能的硬盘等)、阵列控制器、逻辑存储单元与操作系统。其核心的内容就是通过阵列控制器将多块硬盘组合起来,并重新划分几块相互独立的逻辑存储单元。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其是透明的。为此不同服务器之间基本上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的情况。
采用基于存储设备的粗拟化存储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实现比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操作系统是透明的,为此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如多个应用系统分享同一个存储设备,可以提高存储产品的使用率,降低信息化成本。数据存储与读取由阵列控制器负责,不需要主机端进行任何的配置,简化管理操作等等。这些优点就决定了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存储应用在企业中有很大的发展前途。那么这些优势是如何体现的呢?根据其实现的原理,这都主要归功于阵列控制器上。也就是说,这个方案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价值,就要看产品提供商的阵列控制器设计的是否完善。企业用户在选购产品的时候,主要评估的也是这个技术。
笔者认为,在选购的时候还是要从企业自身的需求与产品的特点出发来考虑。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不同的系统对于数据的存储与性能方面可能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对于ERP或者BBS等应用,对于并发性访问有比较高的高求。此时就对于硬盘的I/O能力、阵列控制器数据的处理能力等等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对于数据备份、监控系统等应用,其主要关心的是是否能够分配到足够大的硬盘空间。而对于存储的性能要求并不是很苛刻。不过话说回来,在其他同等配置的情况下,企业在选购的时候,还是需要看阵列控制器。因为阵列控制器是这个方案的核心。而且不少企业,可能还会在这个阵列控制器中实现一些有用的辅助功能。如会通过缓存、即时快照、数据复制等技术,来进一步提高这个应用的性能与安全性。总之,笔者认为在选购这个方案产品的时候,阵列控制器是核心,也是最容易被产品提供商糊弄的地方。
三、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存储应用的注意事项。
1、虽然说通过阵列控制器的作用,将硬盘重新组合并重新划分为相互独立的逻辑存储单元。应用系统在读取与保存数据的时候,基本上不会产生干扰。但是其硬盘的带宽总是有限的。如果多个应用系统同时往磁盘阵列中读取或者保存大量的数据(如同时进行数据备份的作业),则硬盘本身的I/O可能会成为其性能的瓶颈。为此对于一些有规律的大批量数据读取或者保存的操作,最好还是能够进行错开化处理,以提高某些作业的性能。如对于数据备份作业,可以划分时间断来处理。如前半夜用于邮件系统数据的备份,而后半夜则进行文件服务器数据的备份。由于各个逻辑存储单元的数据是相对独立的,这就给了错开化处理提供了可能。
2、虽然说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存储应用,其跟操作系统是无关的,也是支持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其中间有逻辑存储单元这一个媒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个特定的存储子系统而言,这又是一个专用私有的方案。其不能够跨国各个存储设备的限制,无法打破设备之间的不兼容性。简单的说,就是不能够跨越不同厂商存储设备间的限制。如无法将磁盘与硬盘组合起来一起使用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企业原先存在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这个困扰就会比较大。因为无法充分使用原先旧的存储设备。在升级的过程中,原先的存储设备就有可能会报废。而对于从零开始部署虚拟化存储应用的企业,可能不存在这种兼容性的问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对于信息化项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