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厂商专区 > 正文

第三方支付:用网络集结爱的力量

2010-03-09 人民邮电报 编辑:那什

海地虽然已经进入震后重建阶段,但是灾难带给人们的阴影却仍未消散。同样经受过这种入骨伤痛的我国人民纷纷向海地伸出援手,据统计,中国民间爱心人士通过财付通、支付宝、易宝支付等渠道捐款将近百万元。几天前,从大半个地球之遥的智利又传来了天灾的消息,这一次,第三方支付又冲在了公益事业的第一线——3月1日我国首个智利地震网络捐款渠道开通,爱心网友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线捐款,帮助智利人民渡过难关。

可见,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便捷、即时到账、免手续费等优点弥补了传统银行汇款、邮件捐款方式的不足,逐渐成为现代捐款的主要方式之一,并化身为推动公益事业信息网络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慈善捐助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个人的慈善作用不容忽视,而信息网络化的捐助方式就为个人和慈善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显示,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大灾难激起了全民爱心热潮,去年我国个人捐赠首次超过企业,达到54%。而3.84亿的网民和7.5亿的手机用户已成为推动“民间公益”的重要力量,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通过支付宝、财付通、易宝三家电子支付平台的普通网友捐款均突破2000万元。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这种渠道被更广泛地认可,我国公益事业的模式也在不断丰富。从单一的“少数人做很多”这种“企业+名人”的传统模式,扩展到“很多人做一点”的信息网络公益新模式,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能方便地参与公益事业。

除了互联网支付这种方式之外,短信也是第三方支付服务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在这种依托电信运营商自身优势、简单易行的信息化募捐的渠道中,用户只需向指定的短信端口发送确认捐赠的金额数字,运营商就从客户的手机话费账户中代为扣缴,后台进行汇总结算后,直接向相关慈善机构转交全部善款,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短信捐款平台的出现大大减少了捐助环节,提升了捐赠效率,特别是解决了小额捐助的手续烦琐问题。虽然这种捐款形式已谈不上新鲜,但是7.5亿的用户基数所带来的普及性让它的表现越来越活跃。今年年初浙江省第十次“春风行动”就在短信捐款的帮助下募集了4156万元。面对2009年8月,台风“莫拉克”对台湾地区造成的50年来最大灾情,电信运营商纷纷启动专号短信发动捐款,仅广东移动通过短信募集捐款就达275万元人民币。而在汶川大地震那场国殇中,短短一周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分别通过救灾短信平台筹集捐款1.09亿元和1746万元。

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第三方支付带来的不仅是捐款数字的增加,更提升了公益渠道的透明度。在“诈捐”事件屡有发生的情况下,这些时时刻刻都被信息网络平台记录的爱心行为过程,将为多方监督和追查提供可靠的第三方数据支持。与汇款、募捐箱等传统捐款方式相比,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捐款看似“无形”,但每一次捐款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会被有效记录,捐款结束后,捐款人可以随时查询。同时,捐款总额也实时更新,每一位网友和用户均可查看、监督。此外,第三方支付“足不出户”即可献爱心的特点,让更多普通人简单、方便地参与公益事业,并能利用信息网络的互动特点,集结众人对公益事业的普遍关注,进一步推动善款使用的透明化。

之前,第三方支付更多地作为一种购物或者消费的付费渠道而被关注,现在,这种支付形式已经以另外一种毫无商业气息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连接普通人和慈善活动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借力”庞大的用户群,发挥“积跬步,至千里”的力量,ICT企业在行动。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