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tform周松年献计民族云计算产业 提出五大建议行业资讯

2010-10-11    来源:中国IDC产业联盟    编辑:桂军
国庆前夕,周松年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不过,这次他的行程有些特殊。应国务院、欧美同学会的邀请,50名成功华人代表来华座谈,共同商讨包括云计算、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在内的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加拿大工程院院士、Platform公司CEO、著名云计算行业专家周松年接受了包括中国IDC产业联盟网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他对云计算及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许多独到看法。

       据悉,周松年此次回国,主要是应国务院、欧美同学会的邀请,50名成功华人代表来华座谈,共同商讨包括云计算、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在内的多个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为在云计算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周松年还向中国政府的云计算战略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周松年表示,以企业为应用场景的私有云,可以给用户带来的是高度灵活、低成本的IT平台;而对一个国家来说,则有更高的战略意义。周松年谈到,“中国过去30年的飞跃发展有赖于交通和电信基础设施的巨大支持,而今后30年,中国经济的升级必须以知识和创新为动力,而支持它的第三代,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就是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系统。”

  “包括中国的企业和政府在内,信息化的程度普遍不高,这对于云计算应用而言,不难完全看作一个不好的因素。欧美大型企业在向云环境迁移时最大的困难在于‘历史包袱太重’,要将大量陈旧的‘千岛之国’的信息系统转化成云计算系统困难重重,预计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相比之下,中国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采用最新的云计算反而相对容易。中国需要在5-10年建立起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云计算产业链,否则我们就可能失去这个机会。”

  针对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周松年还给出了五条建议:

  一是教育与科研先行。加大对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教育科研的投资,为相关产业提供大量适用人才,“很多企业在向云迁移时面临的一大困难就是人才不够”。而且,云计算的教育和科研一方面必须以市场需求和产业的实际问题为动力,另一方面又要基于坚实的理论体系结构,避免以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教育科研的内容和质量短缺,进口理论为主,本国实践不足”的怪圈。同时,教育界也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来促进教学与科研。

  二是政府推动,行业实施,专家参与。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云计算的发展显然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推动,以企业为支柱来实施,有计划地让专家参与,特别是要促进云计算在国有企业,尤其是高端、大型和关键行业里的应用。周松年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来调节云计算的发展,中国会继续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年后仍将不得不大量进口与云计算相关的关键产品,并大量使用境外的优质低价的云计算服务,因此中国要想快速发展云计算必须强化国家意志。

  三是发展中国的云计算产业链。周松年认为,中国是全球唯一有机会建立独立于美国之外的信息产业链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来形成以本土公司为主导的中国云计算产业链。为此,一方面中国要避免重蹈过去30年的覆辙,不能盲目跟随全球最大的IT公司而全面采用其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和工业领袖要从产业全局着眼,大力扶助产业链关键环境的本土公司的发展壮大,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系统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应用开发、应用服务和各种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服务等领域,避免各企业自由无序地发展。

  四是制定国家云计算标准和法规。由于云计算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产业运作模式,工业标准和法津、法规的制定至关重要。中国也要积极地参与国际工业标准的制定,成为新兴产业的推动者,而非跟随者。

  五是鼓励创新,淘汰落后产业。周松年认为,中国从当前的以资源和低价劳动力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化为以智力和创新为主的经济体系可受助于信息技术,特别是云计算。云计算为年轻人和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创业和发展机会。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