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宏:云计算助力石化行业升级转型行业资讯

2011-02-11    来源:比特网    
对于石化行业来说,由于要和已经用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的国外石化巨头博弈,因此势必也要在信息化上大下功夫,才会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

  国内的诸多行业中,石化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信息化程度较高,而且市场竞争最国际化——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早就参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对于石化行业来说,由于要和已经用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的国外石化巨头博弈,因此势必也要在信息化上大下功夫,才会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每一个新的IT技术,都会让石化行业深度审视,并判断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发展的契机,而最近几年风起云涌的云计算,就是这样映入石化行业眼帘的……

  石化和微软的合作由来已久

  比特网的云游四海栏目,将会在今年的上半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六个中国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与包括石化、电信、金融、政府、制造业等在内的行业明星CIO共话云计算。而第一期自然就落在北京了,我们本期的嘉宾是中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副总工程师吴正宏老师和微软软件架构资深顾问方国伟先生,他们两位也从行业特性、需求以及产品功能、服务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在此与诸位分享。

  吴正宏老师认为,云计算为石化行业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很多机遇,包括新的计算模式,包括新的服务模式,包括新的商业模式。对搞IT的来讲, 多了一些选择。我们企业中搞IT的能做什么事呢?主要是两个圈:一是企业对IT的需求,一是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资金、软件硬件等各种产品等,我们能做的就是这两个圈的交集。云计算出现后,将资源的圈划大了,增加了我们的技术方法,新的IT手段,这样就能为企业做更多的事情,对于IT来说增加了我们的选择。中石化IT部门跟国内很多厂商都有合作,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微软跟中石化是多年的合作伙伴。IT的发展能够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国内国际的竞争做更多的支持。

  方国伟先生表示,从2005年底起,微软进行了很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卖软件的形式转变为软件架构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是一般的咨询服务,通过把软件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服务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云计算这种服务模型。接着吴老师刚才的话,微软现在做的就是把第二个圈画的更大一些,让用户在微软的圈里得到他们想要的服务。微软跟石化的合作也非常多,微软目前也有跟石化上有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合作,微软在全球有很大的数据中心,石化的相关人员去参加过微软在芝加哥的数据中心,在这方面有很多合作。

  云计算的定义并不重要

  现在虽然云计算已经在很多领域化云为雨,投入了实际的应用,但是围绕着什么是云还是有很多争议。吴正宏老师告诉我们,企业实际上并不关心所谓的云计算的准确定义,企业关心的是所能得到的一些产品和技术,它对于企业是不是适用,是否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没有作用,有什么样的作用……从目前来看,云计算对于石化行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中石化为例,现在的中石化已经非常庞大了,它的系统架构也非常复杂,和二三十年前编个程序在一些服务器上跑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目前的基础设施架构,复杂到如果没有很强的专业队伍去运行,就无法把它做好。因此对于像中石化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它的IT服务、IT基础设施,它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是必然趋势,如果不这样做,对于企业来说就会是很沉重的负担。每个企业都搞几个大的数据中心,这些大的数据中心,大到需要很强的专业性队伍才能伺候得了,才能正常运行,这是企业的负担。对于企业来讲,特别是像石化这种,它的主要方向不是搞IT,它是搞炼油、化工、勘探、采油,然后用油把用户服务好,这是它的核心。那它就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这方面。那在IT方面就让它专业化、社会化。社会化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公有云,有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企业通过互联网来获得服务,然后自己管理就行。私有云也是这样,因为从外面看,石化是个大企业,进去一看一二百家企业,有大有小,不可能给每家企业都配备很强的IT队伍,也不可能给每个企业都建大型数据中心。据吴老师介绍,目前中石化也有几支专业队伍,专门为旗下企业解决和维护类似的问题,提供专业的服务。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是让石化企业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这样会提高石化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总而言之,云计算的出现对石化行业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方国伟非常赞同吴老师的看法。他表示,云计算有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实际上是分工的延续。中化它的专业是在采油、炼油这一块,微软则专注于IT、开发软件、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微软的专业是提供互联网上的一些服务。微软有多年互联网服务提供的经验,譬如Hotmail、MSN,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管理和运营等等,这些是微软比较擅长的地方。比如说,一般的管理人员平均一个人只能管理五六十台服务器,用户里面管得比较好,两三百台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但在微软内部数据中心,每个人可以管理两千到三千台服务器。这样的结果,就是成本会更低一点。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批发价买东西,还能够定制,因此能降低成本,同时服务也相对更专业。

  云计算与两化融合

  吴老师认为云计算对于石化行业的两化融合也有很积极的意义。他指出,企业IT部门现在花了很多时间建设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建完以后,还有运维和管理的工作,花的精力特别多。这些实际上应该让专门做IT的公司来做,企业要做的就是更多的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把业务和IT更多的联系起来,把内部外部提供IT产品和服务的厂商跟我的各个业务部门、各个生产单位连在一起。

  然而现在IT部门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基础设施的IT建设和运维上面,因此要推动两化融合的话,就需要我们的人既懂IT,又懂生产;又懂IT,又懂管理。现在,云计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它通过社会化和共享服务,私有云也是具有共享性,我专门养一群人此后它,其他人则有更多精力去钻研、学习本企业的业务,研究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以及它的特点。这样就能更好地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这就是融合。给IT部门的人创造一个好的条件,让他去变成复合人才,变成既懂IT,又懂生产管理的复合人才。融合就是培养两者都懂的复合人才。一旦从原来沉重的建设和运维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以后,IT部门就能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业务上面去。这就能更好的推动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方国伟认为,由于云计算的缘故,以后企业从采购产品方式转变为采购服务的方式,在采购流程上会有一些变化。现在有一些企业包括大企业在做的时候一般是立项,有些预算在这个项目里面。但是采购服务可能方式不一样。这也是云计算从某个角度来讲它是个优势。云计算它们不需要太多的前期投入,把前期投入从之前的固定投资变成运营开支,运营开支在理论上是可以预计和易规划的。这跟事先需要很大一笔投资不一样,因为在你心里没有底的话,你也不知道他的成就会怎么样,而且这笔钱还挺大。整个企业IT预算和采购的流程以及方式会有一些变化。

  积极借鉴国外同行经验

  吴老师认为,石化行业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石油集团在采用云计算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他指出,国外大型石化企业的信息化跟我们不在同一个阶段,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现在做过的很多事情是他们之前做过的,譬如我们所做的ERP等系统,与国外石化巨头之间就有着比较长的时间差异。在石油、石化这个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哪些石油巨头,他们已经把以企业为单位的ERP和信息系统,融合为一种大版块的、通过标准模板的高度集中,譬如欧洲版块、亚太版块。它的ERP,不再是一个企业一堆服务器伺候着一个企业,而是整个欧洲版块用着一个数据中心,给它提供服务。当然这也是后来发展出云计算的基础。企业开始在把它的业务,包括核心业务都放在云上去,从内部进行服务,或者从外部购买服务。

  石油石化行业一贯关注国外同行所走过的路,这也是我国的石化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对石化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对象。像国外大型企业做过的关于云计算的工作对石化行业就非常重要,他们的经验,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对国内把云计算的体系引入进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譬如,业务模式的转变,包括政策性的转变,以前买IT设备是计入固定资产的,从一系列的财政政策,现在该如何将购买的服务打入固定资产,硬件怎么算,软件怎么算……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面对。

  对于云计算如何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方国伟做了一个阐述。从降低成本角度来看的话,实际上云计算可以分为几大类。公有云跟私有云在降低成本方面还不太一样。企业如果购几个私有云,还需要许多节制去做投资。现在说企业还需要自己建数据中心,自己采购软硬件,自己运维。从这个角度上说,私有云对于企业的好处是把很多事情集中化了。像石化企业,他下面有很多分资公司,他们每个分资公司都有自己的IT人员。实际上这些私有云的建设在石化企业内部进行整合了,共享了可以降低成本。如石化的电子邮件,已有十万以上的电子邮件用户,现在石化基本上已经整合成两大数据中心放它的邮件服务。从石化角度来讲,它把以前零散的可能分布在各个分子公司的邮件服务器都替换掉了,这个方式效率更高。公有云的用户性不太一样,公有云的好处没有信息投资,像我们以前讲的业务模型来讲,没有钱投资,是用什么买什么。这个方式的云计算服务理论上来说服务优势会比较明显。这是理论上来说,一个更专业的人来构建一个服务。专业性的人理论上来说他来做会更好,也就是说它的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在使用云计算的时候,也会有一些额外的成本,如如何把部署在第三方与企业内部已有的应用进行整合等等,这会有些额外的cost。总的来说,这个成本模型是比较透明的,这个成本是很容易计算出来。企业在采用这样的服务的时候它可以很容易计算出来,经过对比,贵了就不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为公还是为私?

  对于企业究竟应该选择何种云,吴老师认为这更多要需要看看应用需要什么条件,他觉得公有云、私有云和传统的IT基础设施和IT服务,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石化行业共存,所不同的是各个部分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发生变化。以公有云为例,公有云是从互联网上得到服务,那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IT基础设施要非常好,网络的带宽必须足够,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这个服务。对于石化行业来说,这个现在还有一定的困难,譬如石化行业有一些企业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远离城市,大体也就是百十个人,如果说专门给他搞一个公有云的通道,成本会很高,对于电信来说,他们也不愿意做这种事情。

  吴老师表示,云计算的法律监管非常重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服务的提供商,他应该有什么样的资质才能够干这个,要有一定的准入门槛,怎么运营才能对用户有保障。还有个基础就是不可能每个厂商都是长生不老的,要有一定的退出机制,这个退出机制能保证用户的权益。包括我们常拿银行做例子说云计算,钱存在家里还是存在银行安全。为什么存在银行安全?因为银行在这相关方面都有法律保证和监管。再有就是对用户方面,像石化这样的大型企业都有经济上的要求、应用要求以外,还有社会责任的要求。而且这种战略性的行业,跟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对于石化行业来说,哪些业务和数据可以上云,上云以后有什么要求,这也需要有明确的法规。哪些是必须放在国内的,哪些是可以放在国外的;那些业务能在云上跑,哪些业务不能在云上跑。如果要每个企业自己去判断,这是有难度的,这个需要条件。因此根据这些情况来看,公有云、私有云和基础设施和原来传统的IT基础设施和IT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共存,但是这种社会化的IT的比重和这种企业内部共享的IT服务的比重会逐渐增加。

  方国伟做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说云计算就像一架飞机,飞机有两个翅膀,分别是安全和标准。飞机要起飞就需要空气,空气就是国家的整个法规、政策的环境。云计算在中国要起飞,就是需要这几个条件。在21世纪,我们认为使用信息、数据,相当于使用货币。在云计算这个货币下面,这个实际上很容易跨国界的。但是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很难跨国界的,这实际上会对整个立法都会有挑战。这的确是说我们在推广云计算的时候,它的面是非常广的。他不仅是说把用户,或者像微软这样的IT 厂商要一块来做这个事情。实际上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很多来一起参与,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他同时指出,企业在采用云计算的时候应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人云亦云,为了做云计算而做云计算。不同企业对很多事情的敏感度不一样,如大企业对于安全度敏感度更高、成本敏感度更低,小企业则相反。因此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不用选择不同的云计算的服务方式、什么时候,采用哪一家的。这些都是由他的需求决定的。从整体上来看,我们认为从自己运营到私有云到公有云,他是长远来看是一个正常情况,但中间会有一些混合云的情况。

  云计算时代 用户会更加倚重供应商

  吴老师认为,云计算试图为我们的信息化提供一个更新的手段、方法、模式。任何手段、方法、模式要想用好它都要看有没有用好它的能力。“比方说我只会骑自行车,但你送给我一辆汽车,我不会开。它能提高我的生活质量吗?不能。我还得给它交钱,还得养它,多不合算啊。”实际上,云计算也是这样。云计算非常好,共享、灵活,提供了很好的这样一种服务模式。但要真正让它在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发挥作用,在企业竞争的综合实力竞争上发挥作用,还要看企业有没有相应的能力。首先一个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但是也要说,云计算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整合的这样一个体系。有些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很集中的,有些则是分散的。那像石油石化行业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是非常集中的,管控能力很强,所以它运用云计算的话会有一定的管理上的优势。吴老师认为,云计算的应用和以前传统技术相比起来,厂商的支持对于企业来说变得更加重要了,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服务。这时候厂商的有力支持,对企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方国伟表示,微软对于用户的支持将是不遗余力的,这个可分为两个方面:公有云和私有云。公有云上来说,微软在提供公有云上面可以说是战战兢兢的,这涉及的面太广了。如传统上,我卖给客户一个产品,你用的出问题了,那这个东西出问题就出在你这个客户这里。公有云则不一样。一出问题,可能是涉及的面非常非常广,还有它很容易被大家知道。因此微软提供这个服务,要求是非常高的,微软会尽其所能把这个服务做好,达不到这个要求就是要赔钱的。这是公有云方面。从应用模式上来讲的话,私有云跟传统的差别方式不是特别大。用户在用这种产品和技术之后,它跟传统上面会有差别。但在业务模式上面是非常类似的。因为微软这个产品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讲的话,因为他提供的不是Service,它提供的还是产品,所以说他会在客户那边去搭一个平台,所以说这个跟传统的方式非常类似。所以说会有一些售后服务,无论是电话还是on site,都会有相应的服务。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两位嘉宾进行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也让我们对于微软云计算在中国石化行业的应用充满憧憬。敬请各位继续关注比特网云游四海栏目,我们会继续为您带来高品质的内容。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