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文:经济衰退不会影响数据中心领域行业资讯

2011-04-18    来源:IT168    
数据中心市场是在中国经济大势的情况下才诞生出来的,经济的下面是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IT行业,而IT行业下面才是我们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下边是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这一切都是

  数据中心市场是在中国经济大势的情况下才诞生出来的,经济的下面是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IT行业,而IT行业下面才是我们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下边是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这一切都是一环套一环下来的。

  首先看中国的经济现状。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也说了中国的GDP在未来的5年之内,就是“十二五”期间要有一个什么表现呢?GDP不是单纯的强调高增长性,由原来的10%降到了7%左右。这个降幅降了30%,其实是非常大的。很多的厂商还有业界的同仁跟我探讨,对于数据中心领域,或者说对于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领域,有没有一个大的影响?

  中国以前的经济号称是“三驾马车”,这个三驾马车在房地产上面的投资占据了大部分。而现在是梳理中国经济表现的时候了,这回的降低指标,整体是基建投资。中国未来要走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数据中心作为承载这些数据的载体,未来的5年,甚至10年之内,依然会保持高速的增长,这在任何场合都是这样,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

  中国GDP指标的下滑,对于数据中心,甚至对基础设施领域来看是没有明显影响的,完全可以把原有投在基建上的钱再投在信息化上,从这点来看,这完全是积极的影响。

  第二,我们一点一点渗透,漏斗式的研究方法,再看一现数据中心的整体概况,我简单概括了三点,第一,数据中心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数据中心的高速发展阶段体现两点,第一,原有的数据中心面临的是什么?面临的是被淘汰。新的数据中心又体现了两个表现,一个是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越来越多。第二,高热密度的小型数据中心也会越来越多,这是哑铃式的发展态势。那么这种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以前的时候我们沟通的时候定在了数千平米,我们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就是2000平米以上的数据中心,那么对于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我们定义是1万平米以上。对小型的数据中心,中国的超算中心是石油、石化,以及高速公路,一些高性能计算的小型机房。整体态势在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传统的数据中心向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转变。

  第三,数据中心的建设水平相对低一些。导致的是什么呢?运维成本相对较高。

  接下来看一下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这里涵盖了三个部分,第一是基础设施部分,是我们数据中心整体建设的基础。接下来是IT设备,有服务器、网络存储,然后是网络设备。整体来看2010年有高速度的增长。

  对数据中心行业有一个细分,统计一下数据中心新增的面积,2009年的时候是四大行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新增面积稍有下滑,但是2010年的时候随着经济的转缓。中国去年经济的增长是下滑的,今年是一个什么态势呢?今年的态势是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是最差的,然后会上来,如果做这个领域,卖产品的话,一定要了解经济的总体走势。它在三、四季度的时候越来越走高,这种走高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的增长。

  下面看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整体研究,也是大会比较切合的题目。在这个里边,我简单的把它划分成细分产品。机柜、UPS,还有电池、空调制冷,服务、监控等等。UPS、空调还有机柜,是前三大销售产品。但是,要讲增长快的话是监控,相对来说是第二梯队的产品。这和中国的数据中心,或者机房的建设水平还有到达的程度是相关的。以前是可以使用就OK了,现在更多讲的是可用性和未来的维护性,产品的服务就会逐渐的提上议程。

  随着国家数据中心的发展,其实我非常看好另外一个行业,就是数据中心第三方的运用外包,现在很少人关注这个领域,但是我觉得这个领域会越来越突出,在未来5-10年,它可能会成为新兴的增长点。

  看一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简要概括为四点,第一,IT设备进一步小型化。这种小型化不以整体数据中心的规模大小来转移,这种小型化是技术的进步。因为设备的小型化,导致了模块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开展。模块化不是指产品的模块化,而是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因为它的散热程度,可靠性都有待检验。

  当台式机出现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笔记本,但2009年的时候,笔记本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台式机。数据中心和计算机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但是就技术的发展是一致的。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尤其是针对中小型的,未来20年左右将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不具有的情况,一个是紧急避险性,可以随时移动,也可以缩小空间。缩小空间就说明了绿色,所以整体的发展趋势是符合整体潮流的。

  第三是绿色中心,第四是自动化数据中心,将会降低运维成本。运维成本是什么?就是数据中心建完以后怎么让它非常好的运转,我们在建数据中心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我一直提倡一个理念,让数据中心的运维逐步成为傻瓜化,这是一个理念而已,因为它要走的路是非常长的,有很多技术的东西在里边。

  什么叫绿色数据中心?绿色,无外乎就是节能,整体来讲方向是没有错的。但是有几个关键之处必须要引起重视。第一,科学合理的设计。因为一个数据中心如果设计的不科学,建设得再好,用的所有都是节能设备,也没有用。第二,在科学合理情况下使用节能环保的产品。最后,数据中心有一个什么重要的地方?我现在建完了之后,未来要有一个对它业务的规划,建设完之后,所有的运转都很OK,那么两年以后发现业务超过了数据中心的承载,怎么办?那么再投入大量的钱,改扩建比新建一个数据中心还要麻烦,所以一定要考虑扩展性。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模型,基本涵盖了所有在建的数据中心涉及到的情况。要建设数据中心,目标是承载未来的业务。那么建设数据中心主要包含两块,一块是建筑体,一块是设备。在建设数据中心的过程中,主要是涉及到设计、施工和验收,这个部分是结点上,是可以踏踏实实落地的,棕色的地方是一个过程,比如说施工完了,就画上句号了,验收的话是我们对数据中心的验证,达到指标就OK了。但是建筑体、设备,还有我们的业务都是踏踏实实落在上面的,相当于是对整体数据中心的规划,这些是我们真正要考虑的地方。

  一个关于建筑体、业务、设计和设备的思维模型,把这四块详细的又划分一下,第一是建筑体,建筑体,水资源的利用,交通的利用,是否方便?如果风沙大,交通又不方便,在沙漠里面怎么办?所以它不是适合建筑数据中心的地方。内蒙的电价很便宜,但是能不能用?原则上来讲如果得不到充足的水源和交通,单谈电价意义不大。

  谈到设备这块,其实有很多指标来进行考量。比如说PUE值,PUE只是一个单纯的考量指标,而且可以大胆的说,它是一个过渡性的指标。为什么?PUE是一个时点的,但是一个数据中心是时间流,不是时点,冬天和夏天的PUE是不一样的,早晨和晚上的PUE是不一样的,用哪一个?尤其是北方的数据中心,冬天的时候如果用自然冷源,PUE值就可以很低,夏天又不一样了。如果单说PUE值的话要有一个系统,至少要监控一年,这样说才有意义。而且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建筑体的节能,是,所有指标都很OK,但是建筑体这块漏风,那边又不隔热,也没有用。

  第三就是设计,这方面就不多了。

  再有是业务,这点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用户对业务没有良好的把握,未来是几何式的增长还是线性的增长?这个都需要考量,所以也是考验用户对自身业务的考量。

  再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预测。还是看数据中心的整体行业,它呈现出哑铃式的发展态势,未来5年它的增长只会高,不会低,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厂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厂家都会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数据中心是很好的行业,同时也是让人恨的行业,因为某些小的厂家会感到吃力,所以我们要快速的发展起来。

  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整体预测。2011年按照各个产品销售额进行统计,2011年的时候,整体销售额是150亿云左右,只是基础设施领域。整体增长率会达到10-11%左右,会比GDP高2、3个百分点。2012年的时候,整体的增长达到160亿元,2013年、2014年会保持平稳的态势。它的发展是和我们国家的信息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不单纯的是GDP的考量。

  下面简要看一下重点行业的投资分析。这个里面划分了几大块,金融、电信的差异性很大,电信主要分成几个部分,第一,ITC,它是一种出租型的,盈利为目的的数据中心。第二块是电信领域,自身应用的数据中心,第三块是一些网络公司,比如说腾讯,百度,这些自身应用的数据中心。所以说整体来讲,电信划分成这三个模块。

  随着中国电信投资的发展,在通信自身领域的数据中心是要下降很快的,它的投资会下降很快。但是在IT网络上面的投资,比如说SP,这种应用会很快。

  对金融来讲是非常好的行业,金融未来几年都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玩儿金融这个行业我认为才刚刚开始,很多外国的金融企业,还有区域性的金融企业才刚刚起步,所以它的发展,我认为5年之内一点问题都没有。另外,就是公路和铁路方面,高铁的建设,地铁的建设。前段时间的一个资料显示,基本上一个象样的城市都在规划地铁,而且地铁总额是几千亿。

  对于公路来讲,是一些收费减免,或者地下隧道,会应用我们的部分产品。还有是公路的整体,也会有一个提升,因为这种计费有一个什么问题呢?有一个非常大的风险。

  第三,就是政府和军队这块,原则上来讲都是属于政府这块的。这个里面单纯讲一个小方面,政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一个是政府原有的数据中心。对于军队来讲是不一样的,规划了15年,在2030年之前,平均的增长不会以GDP或者国民经济的好坏来划分的,一定要保证每年10-15%的增长。当然会投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但是更重要的是军队的信息化。军队的信息化体现在哪里?卫星、潜艇等数据链的联网。

  还有一个是能源和医疗。原来“十一五”的时候就有规划,投资在信息化建设,是要保证每年医院收入的5%投入在信息化上,但是我们统计没有一个明显的增长,只有0.92%左右,所以和5%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下面是能源部分,将来西气东输很快就要实施了。

  简要的策略建议。看一下机会和挑战,这个市场还是比较风光的,但是品牌的认知和投入的资金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既要把握客户的整体需求,也要考虑各大厂家,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就是进入者和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