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杨叙:中国市场是信心源泉行业资讯

2011-07-06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给予了肯定回答:“英特尔正在从单纯的计算机芯片公司向全面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转变经济发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是近年来出现频度相当高的词汇。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IT产业融合、调整、变革的趋势逐渐凸显,在这个转型期,产业巨头的走向更引人瞩目。

  两个月以来,英特尔频频高调曝光:第一季度财报收入创历史新高;推出研发代号为Ivy Bridge的22纳米微处理器;公司执行副总裁马宏升(Sean Maloney)被任命为中国区董事长;在台北电脑展上,发布轻薄型移动电脑的新类别Ultrabook,同时宣布以每年研发一代制程技术的速度勾勒凌动处理器发展蓝图……

  这一系列动作是否预示英特尔转型开始加速?面对记者的提问,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给予了肯定回答:“英特尔正在从单纯的计算机芯片公司向全面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人事布局看好中国

  2011年5月,英特尔执行副总裁马宏升出任中国区董事长。由最高层领导之一出任中国区董事长,这是英特尔前所未有的事情。他和现任的中国区总裁杨叙将如何分工?

  杨叙表示:“请他出任中国区董事长,是我建议的,他考虑十分钟就同意了。我们的分工很明确,我负责英特尔中国的具体业务操作,他则从中国国情出发,协调英特尔公司全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在业界看来,英特尔最新的人事布局意味着英特尔中国战略加速。这一举措进一步凸显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对英特尔全球业务增长有重要意义。

  在PC时代,IT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进行制定,然后推广到其他市场领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性化互联设备更多在新兴市场受到追捧,这使得英特尔在制定战略策略时会更多考虑中国市场情况。

  “马宏升有很深的中国情结,他对中国太了解了。”杨叙表示,当年就是马宏升指派他到中国来开拓市场的,那时,联想电脑的年销量才只有4.5万台。

  如今,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正呈现在英特尔面前:2012年中国将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单一PC消费市场,同时也是最大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电视和汽车市场。“十二五”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给IT产业带来全新的需求。可以这么说,当前,中国IT产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

  把脉中国市场,体验中国速度,英特尔的人事布局可谓未雨绸缪。

  PC依然平稳增长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行其道的今天,PC和服务器还会取得令人满意的增长吗?英特尔2011年一季度的财报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营业收入达129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同比增长29%,各项业务的营业收入表现良好。如果第二季度的表现乐观,2011年,英特尔将实现超过20%的年收入增长率。

  杨叙表示:“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全球计算机商用和企业级市场增长非常强劲。很多企业的IT基础设施多年没有大规模更新采购,由于前几年经济环境不好,一直处于维持状态,现在则都开始升级换代了。中国也不例外。去年,电脑产品、终端产品以及局端服务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增长都很强劲,我觉得这个趋势还在保持。目前,大家都在探索未来行业计算新模式。比如云计算,很多应用都放在企业云上,带动了企业的需求。2011年第一季度,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增长32%,面向云计算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到两倍。”

  在他看来,全球PC出货量还将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每天有100万多台PC售出,2012年全球PC出货量将达到5亿台;计算应用的普及增加了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市场每新增600部智能手机或122台平板电脑,就需要新增一台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服务器。英特尔处理器在PC和服务器市场平稳增长的势头并未改变。

  产品创新突破形态

  在2011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英特尔发布了主流轻薄型移动电脑产品的新类别Ultrabook。它被看作PC领域的新兴力量。

  该产品厚度小于2厘米,主流价格低于1000美元,不仅具备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和功能,而且融合平板电脑的特点,能够提供快速的响应能力和更高的安全体验。

  杨叙表示,正如传统PC过去一直受到摩尔定律的影响一样,Ultrabook的发展步伐也同样遵循摩尔定律,并由制程技术所驱动。英特尔计划在2012年年底将40%的消费类笔记本电脑升级为Ultrabook,并对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发展蓝图进行调整:推出基于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Sandy Bridge的Ultrabook;2012年上半年推出研发代号为Ivy Bridge的22纳米下一代英特尔处理器系列;2013年推出研发代号为Haswell的处理器,进一步完善Ultrabook,实现主流笔记本功能的彻底变革,将微处理器功耗降至现在的一半。

  虽然目前Ultrabook还没有中文名字,但是英特尔为下一代主流移动PC建立了新标准,IT业界呼应者众多。华硕董事长施崇棠说:“华硕非常支持英特尔的Ultrabook计划。它将个人电脑升级为超薄、超快速响应的计算设备,改变了人机之间的交互方式。”华硕、宏碁和联想等都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展出了相应产品。

  夯实计算产业基石

  芯片制造是英特尔的立身之本,也是计算产业的基石。过去十年间,全球晶体管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为68%,2010年晶体管出货量达100亿个。杨叙表示,英特尔正在加速技术创新,续写辉煌。

  2011年5月4日,英特尔宣布在晶体管发展上再次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3-D结构晶体管将史无前例地投入批量生产。与之前的32纳米平面晶体管相比,22纳米3-D三栅极晶体管在低电压下将性能提高了37%;全新的晶体管只需消耗不到一半的电量,就能达到与32纳米芯片中2-D平面晶体管一样的性能。这一惊人的改进意味着它们将是小型手持设备的理想选择。

  此外,英特尔还调整了基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系统芯片创新路线图:三年内,系统芯片从32纳米变为22纳米,再到14纳米。随着每年更新一代制程技术,晶体管电流泄漏问题会显著得到改善,电源功率大幅降低,晶体管密度增加,进而为更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上网本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杨叙介绍说,2012年上半年,英特尔将推出专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打造的代号为Medfield的32纳米芯片,Medfield将使厚度小于9毫米、重量小于1.5磅、电池够用一整天的平板电脑成为可能。

  可以预见,未来从PC(客户端)、服务器(云计算)到移动、车载、便携等所有个性化互联设备,都会出现英特尔处理器的身影。“英特尔将加速计算创新,以清晰的技术蓝图和产品路线图,致力推动产业发展,而中国市场机遇无疑是我们强大信心的源泉之一。”杨叙强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