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信息引擎行业资讯
日前,第三届智博会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500多人聚集一堂,围绕“大数据与城市发展”主题,共同对大数据的特点与趋势、大数据研究与实现、大数据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本文将摘录部分嘉宾的演讲内容,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抢占大数据双重制高点
演讲伊始,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以一个鲜活的例子引出了数据的重要性:近年来,亚马逊承包了AOL电子商务网站的后台服务,亚马逊的醉翁之意并非赚服务钱,而在掌握用户的购买数据。亚马逊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不是“注意力经济”,而是“大数据经济”。从“软件为王”到“数据为王”,意味着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是信息化的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种数据,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更全面、更深入、更具前瞻性和预测力。
“大数据将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调节、产业发展以及国防、社会安全建设等领域均有重要意义,它也是中国发展中变道超车的重要抓手。”潘云鹤说,我国须有计划地抓紧研究和发展大数据,要尽快形成聚集大数据的机制,打通各方的数据中心和数据库,使之成为数据海;要既保障各领域各机构对数据的共享,又保障数据安全。具体到政府,要鼓励科技学术机构加强对B-DKU的研发和人才培养,鼓励市场发展B-DKU的产业和应用。要增强利用大数据对经济和社会的统计、预测、规划和决策的能力,以增强洞察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清华大学的大数据实践
在美国等将大数据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时,清华大学在大数据方面也有实实在在的探索,MeePo便是最成功的实践之一。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纬民介绍,MeePo主要有三个模块:一是个人空间,每个注册用户享有20GB的个人空间,可以离线使用,这其实是普通电脑中C盘、D盘外的一个存储空间;二是社区空间,学校教育处、就业指导中心、跳水队等可以申请建立社区,并拥有1TB的初始社区空间,其中的内容社区内的用户可以共享;三是公共社区,这是系统自建的社区,向全部用户开放,包含课程视频、学习软件、影音资料等。
事实上,在庞杂的数据中,许多数据是重复或没有价值的,因此,数据的去冗分类、去粗取精是大数据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关键。“我们主管着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机的存储器,大约有1PB的数据。”郑纬民说,前段时间,计算机系做了一个实验,买了一大堆硬盘,将原来的数据按删冗的办法整理,即重复的内容以帧的形式代替,新硬盘较原有的存储容量减少了40%。
挖掘大数据建设智慧城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台湾在这些年的智慧城市探索中,提出挖掘大数据理念:不管多么海量的信息、资料和数据,通过一些检测元件和多方面的收集、整合,从中挖掘出它们的价值,将之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去。
台湾推行的i236战略,主要是结合自通讯营运服务平台和完整的管理作业流程,实现智慧技术在安全防灾、医疗照护、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和农业休闲六个方面的应用。
为了做好大数据的挖掘,台湾正在逐步开放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料,以供数据分析之用。另外,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还把数据信息提供给地方政府,帮助开发自动化、智慧型应用。
政府数据公开是关键
智慧城市在中国面临非常大的机遇,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坐拥万亿商业价值。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整合挖掘非常重要。智慧城市服务平台除了建在企业的私有云上,更多的要借助政府的公有云,因此,政府将数据开放出来,形成一个真正的大数据平台,这样就可以解决目前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都争建自己数据库的现象。
智慧建设如何赶早集
“建设智慧城市,中国赶了个大早,与西方国家主流国家不分前后起步了。但在建设智慧城市中,我们是否能赶个早集,避免以前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路?”如果把智慧城市比作一个人,大数据就是大脑,物联网传感器好似人的五官,把信息都写进大脑里。目前,中国已步入大数据时代,近年来,中国大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性地利用大数据来发展智慧城市,才能确保中国起步早、走的稳。”
针对国内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热潮,徐德清坦言,智慧城市还只是一个概念,成功的案例并不多。由于智慧城市牵涉到大数据,需要数据中心来支撑,而一些城市没有专业的人才,也没有行业专家。再者,信息的安全问题也亟需引起重视。
“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解放思想,让民营企业站到舞台前端。其次要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再次要打破目前数据孤岛的状态,开放大量数据供大家使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智慧应用。”中国智慧城市如何“赶早集”,徐德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智慧改造助力城镇化
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交通堵塞、产能过剩等迫在眉睫的困境,中国亟须找到一条经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这方面,智慧中国首席战略官兼高级副总裁曹国辉所在的公司推出CSST项目,致力于建设智慧低碳新城。
CSST体系强调智慧城市建设要跟产业化进行结合,城镇化要真正实现人城结合,真正让城镇的硬环境、软文境和人文环境同步提升。在CSST体系里,建设一个成熟的智慧城市,首先要进行智慧单元和智慧行业的建设,然后再进行部分城区和城镇化建设试点。只有在这些工作完成的基础上,一个城市才能进行综合的智慧建设。
一个智慧城市应该宜业宜居宜商宜学宜游,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支持。城市的智慧化改造,一方面要系统,要将交通、城管、商业等纳入整体进行布局、建设,另一方面要掌握智慧化运营,通过有效的数据收集、处理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服务两方面的现代化。
智慧应用引导产业创新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五年来,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进步推动着智慧城市建设一步步走向纵深。智慧城市建设,除了倡导生活的安全、便利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相应的产业支撑。
产业支撑是智慧城市继续前进的动力。“很多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做出来了后,由于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慢慢地就变成了城市发展的累赘。因此,智慧应用要长期维持下去,就要将其产业化,形成一个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为了帮助智慧项目产业化,IBM大量采用了大数据技术。沈丽琴介绍,IBM把全球2000多个项目集中起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找到一些相关项目的共性,形成固定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