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电信业的下一代生产力行业资讯
世界杯虽然已落下帷幕,但大数据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精彩表现仍被业界津津乐道。
取代章鱼哥保罗,大数据成为新一代的“预言帝”。来看一下大数据在本届世界杯发挥的威力:谷歌使用来自实时体育比赛数据公司Opta Sports的数据,通过其云计算平台成功预测了世界杯16强比赛每场比赛的胜利者;百度大数据则成功预测德国夺冠。
在帮助无数彩票购买者赢钱的同时,大数据更是使得运营商在本届世界杯尝到了流量经营的甜头。世界杯举行期间,中国联通推出“你看世界杯,我免流量费,天天有大奖“促销活动,向用户提供非常优惠的定制视频流量包。
“通过大数据,中国联通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推出差异化的定制流量包,实现了流量收入的增长。”中国联通集团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耿向东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
两年前,《纽约时报》撰文“欢迎大数据的到来”。两年后,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医疗行业、交通行业、金融行业和零售行业,我们都能看到大数据的身影。
相对于这些行业,电信行业拥有更加丰富的用户数据:用户详细资料、用户上网日志、位置信息、访问记录、终端信息等。
“电信运营商详细记录了人在现代化社会的信息指纹。数据俨然成为电信业的下一个生产力。”一位来自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微软委托IDC进行的一项最新全球研究发现,全球通信和传媒行业有望在未来四年内从数据挖掘中获得超过2350亿美元的数据红利。
面对诱人的数据金矿,运营商准备好了吗?
拥抱大数据
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达到12.6亿户,3G用户累计达到4.71亿户,4G用户达到1397万户。
庞大数据体系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财富。然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些数据白白流失,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价值。
“运营商一直在努力地建设智能管道。然而,由于成本很高以及企业管理粗放的原因,数据没有得到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建设的经分等系统也存在技术短板,无法高效支撑数据转换为价值。”耿向东表示。
面对2350亿美元的数据红利,是继续做“数据的搬运工”还是改做“数据的加工者”?显然,后者成为运营商的选择。
来看一下全球主流运营商的动作。法国电信借助大数据改善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体验;NTT DoCoMo则收集用户详细信息,改善CRM系统和知识库能力,提升业务办理成功性;AT&T则将与用户相关的数据出售给政府和企业以获利。
而且,这一次,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步伐并没有被落下。耿向东告诉记者,中国联通已经把大数据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IT系统也确定了以“集中大数据为核心,顶层设计引领IT建设,服务下层,助力客户感知”为总体战略。
去年3月15日,中国联通推出第一个大数据应用系统——用户上网流量查询系统,解决数据时代用户的透明消费问题。耿向东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国联通又建设了集中化的大数据平台。
“这个平台集中了BSS、MSS、OSS三大系统以及信令系统的数据,各省分公司可以使用其中的数据做精细化营销。”耿向东告诉记者。
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需要,耿向东告诉记者,中国联通暂时没有将数据出售给第三方的计划。相对应的,中国电信的想法则大胆一些。
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唐珂介绍,中国电信的大数据战略是双轮驱动。第一是对内实现智慧运营,为用户提供精细化营销服务;第二是对外提供增值化业务,将数据提供给零售行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实现数据的二次营销。当然,前提是保护用户的隐私。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拥有最为庞大的用户群,其移动用户数达到7.9亿。从大云计划开始,中国移动就已经着手大数据的研究和实践。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项目经理何鸿凌介绍,中国移动大数据平台还在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形成的是集团一级和各省公司的1+31套系统,总的数据容量大约在10+PB。大数据应用则聚焦在客户洞察,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运营管理四个方面。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面对大数据带给电信业的数据红利,来自运营商的高层在不同的公开场合都曾表示,“面对OTT的冲击,大数据将给运营商带来全新的市场机遇。”
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对大多数运营商来说,想获得数据红利并不容易:海量数据得不到有效监管,形成一座座数据孤岛,企业中的技术平台互不相通。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机会,大型运营商做到了迅速反应,但是还没有一家运营商能够提供从服务到设备,端到端的所有服务。”微软电信事业部全球行业技术战略总监Rick Lievano指出。
运营商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数据与数据之间无法“对话”。
来看一组数据。中国移动,每分钟销售终端251部,每秒无线上网流量33GB,每天话单数据10TB,每秒发送短信2.4万条,每分钟800万次通话,每天信令数据100TB。
这些数据分散在BSS、MSS、OSS、信令系统和终端信息库中。然而,由于IT系统全部采用“烟囱式”架构,因此,数据之间无法形成合力。
“因此,运营商做大数据的前提是实现IT系统的集中化和一体化。”耿向东向记者表示。
他告诉记者,中国联通计划把所有IT核心的数据、网元侧的数据、互联网的数据,乃至与外部合作和关联企业或者第三方交换的数据,全部整合,形成能够反映企业全景、客户全景、所有产品/渠道的大数据平台。
此外,面对庞大的数据,运营商现有的系统还无法做到数据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大数据要求把分散在网络中各个环节的数据汇聚拼接出用户真正的全貌。然而现有的DPI的分析仅仅用作几张报表,无法清晰呈现用户的真正需求。”上述上海研究院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不过,在何鸿凌看来,这些技术难题都可以解决,用户隐私和数据所有权才是运营商乃至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首先,解决数据所有权,可以通过不同的商业模式,比如免费或让利和用户签订契约;第二,明确告知数据收集的内容和用途;第三,通过技术手段保证数据的隐私。”
三思而后行
欧洲通信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65.2%的欧洲电信运营商认为他们抓住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但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了做得更好,运营商对上马大规模大数据部署方案和其他新技术的运用有着迫切的需求。
但是,Rick指出,这正是战术引导战略的典型失误。并非所有有价值的数据都是“大数据”,也并非数据都具有战略意义。
2350亿美元数据红利的引诱下,所有的行业蠢蠢欲动。但其实他们也很迷茫。“大数据到来后,所有的技术方案提供商都找到我们,宣传他们的方案有多么优秀。但是,我甚至还没有弄清楚大数据到底是什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意义。”一位来自运营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人员向记者表示。
对此,Rick建议,推翻原有IT基础架构,引入大数据解决方案之前,运营商首先要想清楚:要达成什么商业目标?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这点上,Telstra和韩国SK电信提供了范本。Telstra大数据部署只有一个目标:提升客户满意度。而韩国SK电信的目标则是抓住先机,在室内定位服务(ILBS)方面收获新的业务增长点。“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运营商就可以更好地选择能满足其目标的大数据部署方案。”Rick指出。
赛迪顾问分析预测,中国电信行业大数据应用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长水平高于大数据整体市场增速,到2015年,电信业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3亿元。
对于国内大数据市场,耿向东也建议:“运营商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