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用大数据为引才用才把脉 行业资讯

2014-10-1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佚名
今年两会,“大数据”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势不可当。但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运用大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江苏省委人才办领风气之先,率先运作大数据

  今年两会,“大数据”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势不可当。但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运用大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江苏省委人才办领风气之先,率先运作大数据手段为地方引才用才画出路线图。江苏省中青年人才创业促进会会长赵永贤说:“大数据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对于人才管理领域来说,更是迎来了一个得以迈上新台阶的大好时机。”

  搭建人才大数据平台

  由江苏省中青年人才创业促进会、中国县域人才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2013)》,采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在江苏省有关部门提供的第三方海量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区域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报告数据库展示了江苏13个城市、48个县市大量、全面、翔实的参考资料,涉及488个一级指标数据、1525个二级指标数据、4758个三级指标数据,以及为生成这些数据而参与运算的海量基础数据。

  “报告在全国首次构建了县域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各地人才竞争力评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数据和模型参考。”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张颢瀚介绍,据此指标体系,各市县强项弱项一目了然。

  “自2012年起,我们开始有意搭建大数据平台,想方设法协调税务、工商、科技、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对各地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数据进行全面掌握。”江苏省人才办主任过利平说,“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对各地人才工作的全面客观掌握,摆脱了过去依靠地方提供数据产生的各种掣肘和弊端。”

  厘清人才发展长短板

  报告显示,江苏省13市人才综合竞争力前5名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8县(含县级市)人才综合竞争力前10名分别为: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宜兴、太仓、丹阳、扬中、靖江、溧阳。

  中国县域人才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桂昭明指出,此次南京获13个省辖市人才综合竞争力第一,主要靠高校数量优势带来的人才优势,但有些“关键指标”却不理想,比如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只有苏州的四成,甚至还远低于无锡和常州;科技孵化器场地面积不到苏州的一半,低于无锡、常州、南通。

  “这就导致南京的创新能力比较强,但由于缺少创业平台,对创业人才而言,南京的吸引力就不如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桂昭明告诉记者,“报告在全国首次构建了比较全面、科学、准确的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有利于国家和地方对人才竞争力状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为其他地方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根据报告结果显示,影响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是高端人才的数量、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人才专项投入、人才发展平台等方面,在评价排序中居于末尾的城市和县市,都在这些方面存在短板。“这也为各地人才事业发展指出了保持已有竞争优势、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改善提升竞争弱势、弥补人才竞争力短板的路径。”过利平说。

  确定引才用才针对性

  区域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使人才项目引进和发展质量的评价有据可依。不仅打破了原先“一审定终身”的认定模式,而且将人才发展实绩与人才项目升级资助动态结合。“大数据手段的运用,直接推动了市场竞争机制在使用、管理人才中作用的发挥。”过利平这样认为。

  桂昭明表示,人才流动的过程中,人才资源也会受到利益的激励和驱使:“从报告分析结果来看,对于高端人才来说,事业平台和产业环境是最吸引他的东西。”这一结论在国际上也有先例。例如,新加坡曾经推出“用最好的工作条件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的“三最”政策,使该国迅速发展成为国际一流人才的集聚高地。

  “报告为江苏各从事组织人事人才工作的领导者、实践者提供了各地人才竞争力的指标数据,有利于各地对其人才竞争力状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桂昭明说,报告也解答了一些现实课题,比如为何有的城市高薪也引不来人才?为何有的城市让人才趋之若鹜?为何有的城市引才留不住?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实用工具,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通讯说,“每一个人才工作者、领导者都应该从对大数据的认识中,抓住工作重点,把握工作规律,提升人才工作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