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时评:兼论大数据价值“是与非”行业资讯
在不断更迭的新型移动设备和与之匹配的各类社交或工具类App的带动下,用户生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此也衍生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虽然这些数据以碎片形态展现,但是其蕴含的商业价值却无穷无尽。
IDC圈10月15日报道,在不断更迭的新型移动设备和与之匹配的各类社交或工具类App的带动下,用户生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此也衍生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虽然这些数据以碎片形态展现,但是其蕴含的商业价值却无穷无尽。比如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用户的购物喜好,消费倾向等,并藉此向用户推荐产品或者服务。最常见的例子是,我们在浏览一些网页的时候,该网页的侧边栏会有一个显示区域展示我们近期的搜索结果,并推荐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以利于我们挑选。这些实际上就都是大数据分析带来的好处。
虽然大数据并非固定资产,其价值现在也很难用货币估值进行衡量。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新经济环境下,未来大数据也将和专利以及商标版权一样,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据外电报道,费城联邦储备银行经济学家伦纳德•纳卡穆拉(Leonard Nakamura)就曾表示,企业拥有的数据,以及专利、商标和版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超过8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1264亿元),相当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之和。
IDC圈评论员认为,大数据所蕴含的价值非常之大,比如超市可以通过记录用户日常的购物行为,或者信用卡消费历史,通过筛选预测购物趋势。然后由此决定采购方向,或者向厂商出售这些不含有用户隐私的分析,以便让厂商能够有针对性的生产产品并组织营销活动。有消息称,国外超市管理公司Kroger每年由此获得的营收接近1亿美元。
由于蕴含的巨大利益,企业对于大数据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已然成为趋势,而市场显然也接受了大数据作为一种资产的性质。比如,虽然很多上市公司的业务并没有在披露的信息或财务报表中进行体现,但投资者却依旧对其市值充满信心。以Facebook、eBay和谷歌为例,这些互联网巨头的资产净值在1250 亿美元,但它们的市值却高达6600亿美元。两个数据之间差距高达数倍。这主要是由于无形资产占比较高所致,比如搜索算法、专利和数据等。
不过,虽然大数据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目前对于企业来说,实现大数据的有效收集,管理以及分析,还存在一些障碍。比如员工收集数据需要时间,那么这部分时间在财务上究竟应该算作成本还是投资?另外由于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然,企业还必须花费精力评估界定数据的时效性,判断其增长前景,记录和报告数据价值的变化。因为和任何资产一样,大数据本身也有自己的时效衰减周期。比如女性用户对于高端消费品,或者数码类产品的选购,其行为习惯都会随着技术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收集到的数据无法根据这些趋势进行调整,那么其价值将会“归零”。
市场研究公司Needham & Co分析师劳拉•马丁(Laura Martin)说,“如果不能用来创收,数据就没有价值。”随着用户兴趣的改变,用户信息就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价值。这使得数据成为一种易变质的商品,要对它估值更加困难。 除此之外,由于对数据价值的衡量缺乏统一的标准,所以目前对大数据的利用也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如上所述,互联网巨头的市值在数据等无形资产的带动下,远高于资产净值,而且消费者对此也认可。但这种认可目前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盲目的臆断,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形成新的经济泡沫。这一点非常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