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SAN存储数据存储和远程容灾方案存储与灾备
2013-02-19 来源:机房360 编辑:佚名
SAN存储设备提供了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share服务,他的一些重要的特点是:非常大的存储容量、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比较好的可用性,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SAN存储的高性能存储方案
(一)设计原则
1、先进性
存储系统采用的技术必须是先进而成熟的。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保护客户的投资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并且这种技术和产品必须被业界公认为成熟且有发展前途的。
2、实用性
建设网络系统的目的是要解决企业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提供现代化的管理,因此,设计方案的出发点就是要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3、经济性
设计方案不但要考虑采用技术的先进、可靠,而且还必须考虑用户的经济负担。因此,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4、高可管理性与高可靠性
由于整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采取集中式的存储策略,所以存储系统必须具备很高的可管理性。另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多变的,设计方案必须是强健的,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调整,以满足外部环境的变化。
5、高可扩充性与升级能力
设计方案必须能够适应企业网络系统发展的需要,具备高可扩充性与升级能力。存储系统必须是可以扩充的,必须具备较高的扩展能力,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对存储局域网络进行升级。
6、开放性与标准化
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技术和选用的产品都必须是业界公认的主流,而且必须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二)SAN数据存储方案
在企业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从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保护已有的投资,选择了基于SAN存储架构的数据存储方案,
方案中使用光纤通道交换机、本地磁盘阵列、备份磁带库及远程容灾磁盘阵列组成SAN存储系统,其高可扩容性将使企业将来能够具有很高的存储能力,为异种操作系统和磁盘系统提供支持,为异地容灾备份提供无缝支持,并且可以将已有的投资与长期的存储解决方案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可扩展、易管理、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可预见的存储需要的网络存储环境。
(三)SAN数据容灾方案
异地远程数据容灾方案的容灾地点选择在距离本地不小于20km的范围内,采用与本地磁盘阵列相同的配置,通过光纤以双冗余方式接入到SAN网络中,实现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实时同步复制。在本地数据及整个应用系统出现灾难时,系统至少在异地保存有一份可用的关键业务的镜像数据。该数据是本地生产数据的完全实时拷贝。
对于企业网来说,建立的数据容灾系统由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组成,
其中,主数据中心采用高可靠性集群解决方案设计,备份数据中心与主数据中心通过光纤相连接。主数据中心系统配置主机包括两台或多台服务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器,通过安装HA软件组成多机高可靠性环境。数据存储在主数据中心存储磁盘阵列中。
同时,在异地备份数据中心配置相同结构的存储磁盘阵列和一台或多台备份服务器。通过专用的灾难恢复软件可以自动实现主数据中心存储数据与备份数据中心数据的实时完全备份。在主数据中心,按照用户要求,还可以配置磁带备份服务器,用来安装备份软件和磁带库。备份服务器直接连接到存储阵列和磁带库,控制系统的日常数据的磁带备份。
其中,光传输设备作为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传输设备;两个数据中心利用光传输设备通过光纤组成光自愈环(用来提供高性能、全冗余、无切换间隙、路由迂回的无阻塞通道),光自愈环可提供总共高达80G(保护)和160G(非保护)的通信带宽。通过高性能的骨干为两个数据中心提供高带宽、高可靠的网络连接。
备份数据中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与主数据中心相似的网络、通信设置;
(2)具备业务应用运行的基本系统配置;
(3)具备稳定、高效的电信通路连接主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实时备份;
(4)具备日常维护条件;
(5)与主数据中心相距足够安全的距离。
(四)方案特点
本设计方案是基于模块化、可扩展、无单点故障的SAN解决方案,具有容灾和业务连续性等特性。它对企业的业务系统能够提供无缝的异地容灾备份解决方案,为企业业务系统高效、高可靠性的双磁盘阵列系统远程容灾备份方案提供良好的高可用性支持。具体而言,本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
(1)方案投资不高,原有的设备得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基于网络的数据存储服务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业务数据实现了有效的汇集和管理,实现了性能和价格的最优组合。
(1)SAN存储系统扩展性好、升级能力强,投资保护性好。
(2)实现了存储系统支持数据集中式管理,相关业务系统或全部的应用系统存储系统合并为统一的存储系统。
(3)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支持多种系统平台的接入,亦即实现跨平台操作。
(4)异构环境数据共享,即不同的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实现相关数据的共享,同时支持主流第三方厂家存储设备的接入。
(5)提供包括存储介质、接口设备及连接链路的冗余支持。
(6)向网络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时,同时对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网络的速度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7)采用本地磁带备份与远程容灾措施,按其重要程度确定数据备份等级,配置数据备份与容灾策略,采用先进数据容灾和灾难恢复技术,保证了信息系统可靠性和数据重要性。
1、先进性
存储系统采用的技术必须是先进而成熟的。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保护客户的投资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并且这种技术和产品必须被业界公认为成熟且有发展前途的。
2、实用性
建设网络系统的目的是要解决企业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提供现代化的管理,因此,设计方案的出发点就是要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3、经济性
设计方案不但要考虑采用技术的先进、可靠,而且还必须考虑用户的经济负担。因此,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4、高可管理性与高可靠性
由于整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采取集中式的存储策略,所以存储系统必须具备很高的可管理性。另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多变的,设计方案必须是强健的,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调整,以满足外部环境的变化。
5、高可扩充性与升级能力
设计方案必须能够适应企业网络系统发展的需要,具备高可扩充性与升级能力。存储系统必须是可以扩充的,必须具备较高的扩展能力,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对存储局域网络进行升级。
6、开放性与标准化
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技术和选用的产品都必须是业界公认的主流,而且必须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二)SAN数据存储方案
在企业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从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保护已有的投资,选择了基于SAN存储架构的数据存储方案,
方案中使用光纤通道交换机、本地磁盘阵列、备份磁带库及远程容灾磁盘阵列组成SAN存储系统,其高可扩容性将使企业将来能够具有很高的存储能力,为异种操作系统和磁盘系统提供支持,为异地容灾备份提供无缝支持,并且可以将已有的投资与长期的存储解决方案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可扩展、易管理、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可预见的存储需要的网络存储环境。
(三)SAN数据容灾方案
异地远程数据容灾方案的容灾地点选择在距离本地不小于20km的范围内,采用与本地磁盘阵列相同的配置,通过光纤以双冗余方式接入到SAN网络中,实现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实时同步复制。在本地数据及整个应用系统出现灾难时,系统至少在异地保存有一份可用的关键业务的镜像数据。该数据是本地生产数据的完全实时拷贝。
对于企业网来说,建立的数据容灾系统由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组成,
其中,主数据中心采用高可靠性集群解决方案设计,备份数据中心与主数据中心通过光纤相连接。主数据中心系统配置主机包括两台或多台服务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器,通过安装HA软件组成多机高可靠性环境。数据存储在主数据中心存储磁盘阵列中。
同时,在异地备份数据中心配置相同结构的存储磁盘阵列和一台或多台备份服务器。通过专用的灾难恢复软件可以自动实现主数据中心存储数据与备份数据中心数据的实时完全备份。在主数据中心,按照用户要求,还可以配置磁带备份服务器,用来安装备份软件和磁带库。备份服务器直接连接到存储阵列和磁带库,控制系统的日常数据的磁带备份。
其中,光传输设备作为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传输设备;两个数据中心利用光传输设备通过光纤组成光自愈环(用来提供高性能、全冗余、无切换间隙、路由迂回的无阻塞通道),光自愈环可提供总共高达80G(保护)和160G(非保护)的通信带宽。通过高性能的骨干为两个数据中心提供高带宽、高可靠的网络连接。
备份数据中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与主数据中心相似的网络、通信设置;
(2)具备业务应用运行的基本系统配置;
(3)具备稳定、高效的电信通路连接主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实时备份;
(4)具备日常维护条件;
(5)与主数据中心相距足够安全的距离。
(四)方案特点
本设计方案是基于模块化、可扩展、无单点故障的SAN解决方案,具有容灾和业务连续性等特性。它对企业的业务系统能够提供无缝的异地容灾备份解决方案,为企业业务系统高效、高可靠性的双磁盘阵列系统远程容灾备份方案提供良好的高可用性支持。具体而言,本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
(1)方案投资不高,原有的设备得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基于网络的数据存储服务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业务数据实现了有效的汇集和管理,实现了性能和价格的最优组合。
(1)SAN存储系统扩展性好、升级能力强,投资保护性好。
(2)实现了存储系统支持数据集中式管理,相关业务系统或全部的应用系统存储系统合并为统一的存储系统。
(3)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支持多种系统平台的接入,亦即实现跨平台操作。
(4)异构环境数据共享,即不同的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实现相关数据的共享,同时支持主流第三方厂家存储设备的接入。
(5)提供包括存储介质、接口设备及连接链路的冗余支持。
(6)向网络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时,同时对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网络的速度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7)采用本地磁带备份与远程容灾措施,按其重要程度确定数据备份等级,配置数据备份与容灾策略,采用先进数据容灾和灾难恢复技术,保证了信息系统可靠性和数据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