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虚拟化方案可以促进改变技术存储与灾备
随着云计算话题的火爆,不少用户将目光瞄向了存储虚拟化。相比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可以实现更大程度利用已有资源。用户很难将一个很大的应用,比如需要16颗物理服务器内核的应用,运行在两台8核物理服务器上,而云存储则可以将一个需要大容量存储的应用,分布在多台存储上实现,而且可以获取更高的性能。
一些存储虚拟化方案还可以使原本不支持某项技术的磁盘阵列支持最新的技术,比如自动精简配置和重复数据删除,大部分供应商上在08年以后才在其存储产品上实现的功能,而通过虚拟化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在更早的磁盘阵列上。自动分层技术亦是如此,虚拟化以后磁盘种类会多出很多,自动分层技术会更有实用意义。
不过在部署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之前,还是十分有必要回顾下当前的实际环境,在许多环境下,存储虚拟化和整合只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景,亦可以实现,但绝不是最佳性价比、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的范例。
存储虚拟化按实现层次分可分为基于主机层,基于SAN交换层和基于磁盘阵列控制器层。其中,基于主机层的虚拟化方式仅在特定操作系统下才能实现,而且主机数量越多,实施和管理成本也会越高,而且会对主机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其好处在于具备硬件无关性,对现网环境的影响有限。目前这种实现方式在国内应用的较为有限。
基于交换机层的虚拟化支持其他厂商的存储产品,而且横向扩展方式便于日后的扩展,不过由于在主机和存储层之间额外增加了虚拟层,对现网的环境影响较大。这类产品以IBM的SVC为代表。
基于磁盘阵列控制器层的虚拟化方式可支持其它厂商的存储产品,可提供高访问性能及提供高可用/可靠性,并可对整合后的盘阵产品提供基于控制器的虚拟化能力。其问题亦在于对现网环境的影响。这类产品以HDS的USP-V和富士通的ETERNUS-V为代表。
可以看到,存储虚拟化整合方案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用户现有的IT环境。实施中也会牵涉到大量的数据迁移工作,并且在日后的维护中都会出现很多扯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其实对于数据量不是太大,而且数据增长并不是太过迅猛的IT方式。用传统的大型存储系统进行整合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举例来说,用户已有的数据总量在100TB~300TB之间,并且每年的数据增长量在50%以内。这时一台大型存储系统,比如富士通目前最高端的磁盘阵列可以扩展至2,760块磁盘完全可以实现高效的存储整合,以后每年数据量的增长也可以通过单块磁盘容量的升级实现。这种方案同样涉及到数据迁移的问题,但这种迁移一般都由磁盘阵列供应商在建设时完成,风险和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该方案较之于将旧设备利旧,用虚拟化整合的方式而言,还免去了已有设备的维护成本。(这种隐形成本开销在每年单台设备采购价格20%以上)
从容灾角度讲,如果考虑在主站点和备用站点都采用大型存储集中整合的方式,还可以降低容灾成本--一般磁盘阵列供应商自有的容灾产品价格会略低于第三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