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8强 华为如何脱缰而出?存储与灾备
根据Gartner最新发布数据显示:华为存储全球发货套数及容量超越Fujitsu和Oracle,排名第7。全球销售收入超越Oracle,排名第8。因此,华为存储收入增长率已实现连续五个季度全球第一。
而在中国市场,中国区发货套数持续保持前三的分别是Huawei,、Dell、HP;中国区发货容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Huawei、EMC、IBM;中国区销售收入排名前三的分别是EMC, Huawei,IBM。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华为存储在2013年可以说是进步神速。当然,进步自然有原因,企业网D1Net认为:更快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品线、重点突破的行业以及更强大的市场是华为能快步向前的原因。
一、更快的技术创新
华为的技术创新一直领先,在存储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如RAID2.0+技术,智能融合技术的理解等方面,尤其值得借鉴。
华为首创的RAID2.0+技术,不仅实现了双层虚拟化,底层的全虚拟化资源池将数据恢复速度提升20倍,并降低硬盘失效率;上层虚拟化通过细粒度管理和Smart系列软件将资源利用效率提升3倍。智能矩阵架构和RAID2.0+的完美结合使OceanStor 18000系列更加安全可靠,并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以及效率。
华为的智能融合,包含两层理解。第一层理解是智能,包括智能弹性架构、智能数据布局和智能管理调度:
智能弹性架构:华为存储在产品架构上都将支持分布式弹性架构,可以根据业务的发展智能扩展,容量、性能线性增加,存储产品伴随业务成长而成长;
智能数据布局: 在产品底层数据布局上采取两层虚拟化技术,不再是基于物理磁盘的RAID组,而是采用更小粒度的逻辑磁盘单位形成数据保护单元和资源调度单元,从而具备更快的重构速度,以及对主机虚拟化环境下更灵活的QoS支撑;
智能管理调度:在管理调度上将管理调度模块内置到存储产品中,从而具备更直接的系统感知能力,并将展现模块轻量化,支持Web化和移动化,便于随时随处访问和管理。
第二层理解是融合,指的是多接口融合、高中低产品端功能融合以及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融合等:
多接口融合:华为努力在一套存储产品内融合支持SAN、NAS乃至Object等多种接口和多种功能,从而更容易地满足上层多业务承载的需要,降低了客户规划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风险。
高中低端融合:华为存储将高端多控的技术延伸到中低端设备,使得中低端产品共享高端产品的增值特性,并具备从双控向多控平滑演进的能力,高中低端产品间不再是楚河汉界。
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合:华为存储将以往按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划分的主存、分析、归档等多个产品合一化,在一套存储产品内支持存储、分析、归档等多个单元,数据在多个单元间自动调度流动,降低大数据场景下的管理压力,促进即时决策,提高数据价值的发挥。
在华为看来,更大范围的融合:能突破存储产品本身的融合范畴,借助华为很强的宽产品线优势,把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有效地融合起来,提供更高集成度、更易于管理和使用的一体化产品;也可以把多个部件产品整合起来,形成符合客户需求的E2E的解决方案。
二、完善的产品线
华为2012年发布了中国首款全自研高端存储产品--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系统,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系统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存储产品线上得到了完善,无论是低端存储、中端存储以及应对大数据推出的OceanStor 9000系列产品,能给政企客户带来更多、更完整的选择。
据华为IT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维琦介绍:“华为高端存储销售超过121套,在销售高端存储的同时,也极大带动了其它产品线的销售。”
三、重点突破的行业
华为在行业拓展方面的能力一直可圈可点,在电力、医疗、电商、金融、广电等行业扎根很深。
四、强大的市场
华为以前不是个喜欢宣传的企业,近几年加强了市场方面的宣传工作,除了媒体本身的宣传外,还与各中立的调研机构、中立的测评部门保持了粘度较大的合作。这些机构的宣传与结论,给最终用户选择华为公司的产品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比如,最近,标准性能评估机构SPEC的SPECsfs2008基准测试发布结果,对华为存储的各项性能指标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华为OceanStor 9000仅使用100个节点,在NFS网络共享协议环境下的性能值就达到了惊人的5,030,264 OPS,成为业界第一。同时,OceanStor 9000的横向扩展架构保证了系统的线性扩展能力,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新节点,容量和性能即可线性增长,无需担心性能与容量之间的权衡问题。本次同时发布了OceanStor 9000的10节点、20节点、40节点性能评测结果,充分体现了OceanStor 9000的横向扩展和性能线性增长的优异特性。”
总结:
其实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并不关心谁的市场占有率更高,谁的销售收入最大,但对大家共同关注的是性能、性能价格比以及能耗,这是存储产品成功的关键。
当然,厂商才是产品开发的关键要素,只有真正理解了最终用户的需求,才有可能在存储中脱缰而出。